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甘做一头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2021-01-26 11:11  来源:昭通新闻网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他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座右铭。

新时代孺子牛精神其实就是为民服务精神,从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深入人心,为民服务孺子牛的精神历久弥新。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总结在严峻形势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从疫情防控的战场,到脱贫攻坚的现场,无数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创造了一件件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时代壮歌。在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昭通方队也不甘落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带领全市人民群众爬坡过坎,朝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奋进,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中国梦的昭通篇章。

全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昭通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的地级市。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展开了一场干部带头、全民参与、攻坚克难的脱贫攻坚大会战。在这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伟大战役中,许许多多干部甘做无名英雄,其中有200多对“父子兵”、1200多对“夫妻档”齐上阵,涌现出了“云岭楷模”王秋婷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不辞辛劳日夜奋战脱贫攻坚一线,有的还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到去年11月,昭通市10个贫困县(区)全部按时脱贫摘帽!干部的精心换来了贫困户的精准,干部的脱皮换来了群众的脱贫,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进入新时代,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一头头孺子牛甘于平凡,辛勤耕耘,乐于奉献,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扎下为人民服务的深根,开出让人民开心的花朵,结出令人民满意的果实。

申正勇

审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时政 孺子牛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