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报客户端
2021-01-19 17:43特殊的时间节点
总会在人们心头
荡漾起温暖的涟漪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为云南发展确立了“三大战略定位”,其中之一是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0年1月19日至21日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谆谆嘱托
殷殷期望
行程之间见深情
2015年以来
云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列为“十三五”期间五大奋斗目标之一。
2020年12月
云南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向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全面迈进。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亲相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云岭大地常开长盛。
牢记嘱托
回应期许
不负使命著华章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积极建设、主动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巩固、锐意进取。省委、省政府深思熟虑,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2020年11月14日,省扶贫办向新华社发布消息:怒族、傈僳族近日实现整族脱贫,至此,云南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实现整族脱贫。
从步行一个月、骑马半个多月、开车5个小时,到如今乘坐高铁2个小时到达,昆明至大理的交通大大提速,“一日千里”切实成为沿线1300多万各族群众的美好出行体验。截至2020年11月底,4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
▷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投入资金303.98亿元实施3轮示范区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同时,施行“地方主导、区域协作、央企结对、对口帮扶”的扶贫开发模式,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迈上了跨越发展的轨道。
▷全力推进路网、航空网建设,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10个,8个民族自治州中有7个州35个县通高速公路、58个县全部通高等级公路。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都已实现100%通硬化路、100%通邮。
▷持续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实施两轮“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沿边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4974元增加到2019年的9817元,年均增长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不懈努力,硕果累累
2015年至2019年
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9.5%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民生改善作为事关全局的硬任务,强化问题导向,解决民生难题,不断增强各民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刀正华的第一张全家福,是他们家1998年从大山里搬到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后不久拍摄的。而刀正华最新的一张全家福,拍摄于2020年5月20日。时隔22年,当初在妈妈怀里抱着的小女儿,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身后的二层小楼,是一家人如今的新居。屋内电视、音箱、电冰箱一应俱全。“这些年,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作为直过民族的一员,刀正华说。
进入景洪市嘎洒镇沙药村委会曼迈一组,只见一栋栋琉璃瓦顶的干栏式楼房,星罗棋布地点缀在成荫的绿树间,进村入户的水泥路两边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村民房前屋后花繁叶茂,好一个令人陶醉其间的美丽花园村寨!2018年,这里通过国家危房改造的补贴政策,全村人搬进了新盖的楼房中,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了。2019年底,还成功创建成为了民族团结示范村。
读政策
▷稳步推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持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力开展不通汉语劳动力培训。
▷积极实施培训就业工程,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全面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四重保障”。
▷把民族地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战场,支持“直过民族”地区完成易地搬迁;统筹危房改造与人居环境改善。
▷不断加大民族地区农村低保资金和临时救助资金等保障力度。
一个地区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既植根于物质基础,也维系于精神文化。多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引领作用,在确保各族群众全面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的同时,促进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
在洱源县郑家庄村,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125户群众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图自民族时报
在普洱市,“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升级为“县际互帮”,成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写照。
▷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方面
积极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和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扶持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带头人,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努力将中华文化内化为各民族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
▷在增进各民族情感交流方面
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
▷在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方面
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用法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
▷在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方面
打造尊重特色、包容多样、共融共治的社区民族工作平台,“民族工作大家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日益浓厚。
一个个温暖故事
呈现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
真实写照
一项项惠民政策
诠释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
深刻内涵
……
如今
云南再次发出了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动员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深化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措施,扎实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创建水平……
而今迈步从头越
继续奋斗
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