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1-18 09:25地名是一个极具地理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每个地名都经历了几个时代、甚至是若干个时代的人们、日积月累地开发和经营、长久保护和坚守,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可以说,地名是一个地方人文活动的结晶。地名也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具象,却又真真实实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地名对外是一个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内体现的是一定区域内的文化生活。地名不仅具有行政区划的意义,还具有文化的意义。
根据地名的含义和功能,可以窥探到不同时代的人们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痕迹,以及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人文活动越活跃,留下的生活痕迹越丰富,那么,文明积淀也就越深厚。在古代,昭阳区境内市场类的地名比较多,这与本地的产业和运输业有着根本的联系。产业兴盛产品就丰富,交易频繁运输业也就发达,从而人口就多,且流动性比较大。这就带动了本地的客马店、餐饮、草料店等服务行业。在古代的昭阳区境内,有许多条道路通往昆明、四川、重庆和贵州等方向,所以,在昭鲁坝区,间隔三五里,就有一个集市;在通往外面的道路上,间隔三五十里,就有一个片区,聚集着许多客马店。
地名体现了一个地方若干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朱提就是其中之一。朱提是一个用产品命名的地方,这个名字为昭通打出一张“老字号”的招牌。朱提银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通兑货币,朱提银与其他地方的白银兑换比为1:1.58。昭通也因为朱提银这张名片而在中国历史上赢得了高品质、高品位、硬品牌的广告效应。司马迁称赞昭通的富饶和区位优势为:“咽喉西蜀,锁钥南滇”,这是有充分根据的论断。朱提是用汉字对彝族语言的特殊注音,记载下来的彝语地名。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说,朱提这个地名有多悠久,彝汉民族的往来就有多久远,朱提与中原的往来就有多深远。这也佐证了中华各个古老民族之间自古就有交往,并且进行文化和商品的交流,从而形成今天水乳交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每个地名,都是人文活动的见证,都具有代表性,是当时、当地,发生的人文活动结果。
通过地名研究,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人文信息,也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农业、工业、矿业、商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地名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昭阳区从远古走来,有过很多个名字,如朱提、乌蒙和昭通等。每个地名都记载着无数代人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一个个古老的名字里面都隐藏着许许多多波澜壮阔的历史演进。地名是一个个社会群体辛勤经营的地方,也是这个地方人们的文化生活传承下来的历史记忆。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祖国的西南地区,是这里的原著民族。聪慧而勤劳的彝族人民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其中以金银铜的开采尤为著名。昭通是彝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富饶而广袤的土地上,用彝语命名的地方很多,为现代的人们留下了丰富而翔实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这些信息为服务现代经济、研究民族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作用。
通过地名研究,可以了解到一个民族的部分文化生活状况。如:土城,民间叫作“天梯土城”,《彝汉字典》中记载得有一个条目,彝语读音为:姆土福城,意思是擎天铁柱。在《乌蒙彝族指路书》中,还记载得有一个典故,叫作“濮人铁柱”传说至今。含意加上典故和民间称谓,充分佐证土城就是姆土福城,其折射出的内涵就是彝族人的一些文化生活。经过考证,“姆土福城”是彝族祭祀灵魂的地方。彝族人认为:人的灵魂是从天上沿着这根铁柱下来而投生成人,当人的生命终结后,灵魂就顺着这根铁柱攀爬上天与祖先汇合。每当彝族过年时,各个地方的彝族人,以家族为单位组织起来,全都汇聚在“姆土福城”,迎接自己祖先的灵魂到家中,参与在世的人们一起过年。过完年后又把祖先的灵魂,送到“姆土福城”,顺着铁柱上天去,继续保佑自己的族人安康和幸福。如果有人去世了,后人就要通过撰写《指路经》,倒叙式地回顾逝者生平的得与失,重温祖先的光辉历程,指引逝者的灵魂,以逆行的方式从死亡地到出生地、再沿着祖先的生活轨迹,一站站地回到“姆土福城”,顺着铁柱上天去,同以前去世祖先的灵魂汇合,共同保佑族人。在姆土福城祭祀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在这儿要吃喝要住宿,也带来了各个地方特产和文化作交流。客观上,带动了旁边姆噜(城市)的经济,可以说:姆噜(城市)是因为祭祀而繁华的城市。在汉语中称作:天梯土城,意思是登天的梯子。这个地名是彝族语言和汉族语言混合称呼的地名。虽然用不同的语言称呼,但是,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涵。很多地名是一个民族语言命名,也有两个民族语言共同命名。昭阳区就有很多地名是彝汉语共同命名,或者是彝语和苗语共同命名等,展示的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尊重、互为补充的深厚情谊。不同民族语言共同命名的地名,是民族平等相处、和谐共居、团结互助、同生存、齐发展的象征。这种现象展示了昭阳区是多个民族共同开发、共同生活、共同坚守的和谐家园。
一个经典的地名,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凝聚力,还有利于培养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如:兹兹普乌,是人文始祖阿普笃慕主持六个儿子分支的地方,彝族经书中称之为六祖分支。六祖赶着马帮,驮着朱提银和堂锒器从这里出发,向四面八方发展,到达过全国各地,也遍走东南亚和西亚,然后又交易回本地所需的食盐和粮食,以及丝绸与布匹等生活物资。兹兹普乌在彝族人的精神世界里,是向外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团结族人的向心力,因为这儿是出发时的地方,也是精神回归的方向。兹兹普乌是每个灵魂最终归宿的地方,也是每个人在有生之年特别向往的精神家园。
研究地名之变迁,可探知社会的变革。通过地名的研究,可以窥视到一个地方的人们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交流和交融的过程。如乌蒙改为昭通,是民族区域土司制统一为中央王朝封建制,由彝族语言约定俗成的地名,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命名。这对一个地方,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都有着深远的政治和文化意义。这是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而推行的社会变革和地名革新。
地名不仅记载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也积淀着一个民族的炽热情感。故乡的名字,是一个人、一个民族无数代人的精神家园。要保护好、坚守好每个地名,这是一个地方、一个族群文化的脉络,历史的延续,也是当代人,尊重历史、珍爱前人劳动成果的具体表现。一个人不管走得有多远,国家的名字、民族的名字和故乡的名字,永远不会忘记,甚至经历几代人,也还在继续传承。地名,不仅是历史的记忆,也是文化的传承,还沉淀着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民族的家国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