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12-28 14:20每个人都有家乡情结,不论出生于乡村或者城市。
我的家乡在镇雄县以勒镇团树村瓦房村民小组,我自12岁起离开家乡到大湾镇读中学,每个月回家一次,而每次离开家乡都有些恋恋不舍。学校放假或参加工作逢假日回乡探亲,渐渐感受到家乡几十年来的变化,特别是党中央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最明显的当然是基础设施建设,差不多纵贯全村长达14公里、宽6米、有中间黄线的柏油路早在2016年秋天就完工了。这条路在卫星地图上能很清晰地看到,称为“埂楠段”,即是从相邻茶木村到以勒镇的主公路埂上村民小组分岔处开始到团树村楠木窝村民小组,实际上延伸到岩脚村民小组,与威信县水田镇河坝村小河村民小组隔河相望。在一个名叫渡口的地方,建了一座大桥横跨赤水河,通达威信县。
从通村主公路到瓦房村民小组的一段约250米长的小路则属于砂石路,是20世纪80年代村民投工投劳修筑的。记得我从学校回家度假时还参加修路,做了两天工。开始是泥路,后来铺了点砂石,到现在已经有了30年的历史,坑坑洼洼,比较难走,自从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后,已铺成3.5米宽的水泥路了。
公路修好了,在外工作或外出打工的人买了小汽车欢快地跑在归家的路上。而很多年轻人陆续把小洋房建在公路沿线,老村庄所在地的房屋就显得落后了。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我,读中学时,假期间是在家里点着煤油灯温习功课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借助大湾镇玉田村赤水河边的一座小水电站有了电灯。因电源不足,经常停电,电费每度1.4元,后来有所下降,降到每度0.87元。2017年,农村电网改造完成,电费下降到每度0.36元,家家户户都通动力电,用上了电磁炉、电饭煲,磨面、磨浆都用电力。安全饮水方面,村里人因自然生态比较好,历来饮用后山泉水,政府补助钱修了几口蓄水窖,即使是冬春旱季也能保证供水。手机信号和电视信号是非常好,村小学和村卫生室都有网络宽带。
我当年读村小学时,石木结构教学楼早已成为历史,变成四层漂亮的教学楼,还有崭新的教师办公楼。2020年夏季,我回乡探亲,与几个正在上大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还未开学的侄子到小学校园里的水泥球场打篮球,愉快地重温少年时光,感觉真是今非昔比。
我回家看望母亲,陪她拉家常,听她说话。母亲说,现在的世道越来越好了,不仅不要农民交农业税,还倒拿钱给农民作为种地补助金;搞电网改造,电费每度3角。大公路修得那样好,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多活些年多看到些好市景。
家乡这么多年还有一个非视觉的大变化,是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让孩子们普遍读完初中,很大一部分孩子有机会读高中,以致于总人口189人的村民小组,相继考取大学的就有24人,读研究生的有3人,还有1名军事院校生。其中,已在行政、事业和国企单位工作的有15人,在民营企业工作的3人,6人在校就读。昭通市水利局结对帮扶的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仅有3户无安全住房。2020年上半年,完成了拆除重建,所有农户住房都达到了脱贫标准。每年春节,出外务工或上学的人大都回来与家人团圆。春节期间,人们成群结对到屋背后的背儿岩游玩,各种衣着入时的青年男女来来往往,山坳上充满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背儿岩和前面的茶山俨然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唯一有点让人忧虑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读书或其他途径离开家乡到外地居住,乡村只剩下少数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未免显得有些冷清。
(作者:艾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