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场中共云南省委新闻发布会,传递这些重要信息!

 2020-12-21 17:23  来源:昭通市昭阳区人民政府


中共云南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于2020年12月9日至10日在昆明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次全会
是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即将与全国一道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
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事关全省长远发展
意义十分重大

12月21日上午,中共云南省委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作主发布,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赵嘉 摄
这场发布会
干货满满!信息量很大!
小布已经梳理好了
一起来看


全会充分肯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来省委常委会的工作

一致认为,省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夺取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全会深入分析了我省面临的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要充分认识“两个大局”的发展大势和基本特征,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清醒认识并牢牢抓住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谋划云南未来发展蓝图。


审议通过了《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深入分析了我省面临的发展环境,清晰展望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建议》已于12月18日通过《云南日报》等媒体全文发布。

全会明确提出了抓好贯彻落实的工作要求
全会结束时
省委书记阮成发作了讲话

阮成发强调,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艰苦奋斗,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业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切实把全会精神和《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核心要义是保护,“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要义是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国发展大局,整体理解把握,系统谋划推进,全面贯彻落实;







要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和省情特征,锚定2035年我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不懈努力;

要找准云南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发展定位,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要立足欠发达基本省情,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保持“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定力,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全面加快数字化发展,继续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孔当村群众在草果基地分拣草果 周灿 摄

要提高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让各级干部真正面向现代化、适应现代化、建设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建议》提出,云南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全面迈进。

《建议》分三大板块,由17个部分70条构成。

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导语和第一、第二部分。

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清醒认识并牢牢抓住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谋划云南未来发展蓝图,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三部分至第十六部分。

明确了从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到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创新型云南、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深化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再到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建设平安云南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并作出工作部署。第三板块为结尾

主要阐述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进法治云南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等内容。

“十三五”时期是云南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面对我省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全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政治生态持续净化,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

昭通靖安新区 李安林 摄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省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民生补短板实现历史性突破,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

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群众的新生活(资料图) 陈飞 摄

取得以上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嘱托,不负韶华、奋力拼搏的结果!

《建议》科学分析了云南面临的形势,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谋划云南未来发展蓝图,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云南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8个方面奋斗目标:

《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这就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建议》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就是:

《建议》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傈僳族同胞欢度阔时节 周灿 摄

要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要加快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强化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加强开放合作机制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找准深度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切入点,精准补齐短板拓展投资空间,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要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创新型云南。

要壮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建设“数字云南”,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云南大健康大生物产业产品 杨峥 摄

要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兴水润滇”工程,加快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建设,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资料图 杨峥 摄

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 张彤 摄

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政策措施总体稳定,扎实做好脱贫地区后续帮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

楚雄彝族自治州紫溪彝村板凳山民族小学 陈飞 摄

要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提高高原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保山昌宁田园风光 吴再忠 摄

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进山区综合开发。

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

要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就业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大理洱源郑家庄各民族其乐融融 陈飞 摄

要建设平安云南,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全力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建议》充分体现时代新变化,符合实践新要求,反映人民新期待,是对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系统部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事关云南全局工作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云南擘画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发展定位、指明了发展路径,是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纲”和“魂”,是云南发展的根本遵循。

《建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灵魂和主线,统领全篇、贯穿全篇,充分体现到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目标任务等方方面面,谋划操作性强的工作抓手和举措,用一个个发展目标、一项项工作任务,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建议》把新发展阶段与“四个突出特点”联系起来,深刻认识把握新发展阶段云南面临的新特征新要求,从新发展阶段看未来,既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找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又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一系列重大思路和举措,切实谋划好云南未来发展蓝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云南既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也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点,完全可以也必须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这是云南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也是云南今后发展的出路和机遇所系。

《建议》深入分析云南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找准云南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提出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和重要支撑点,并从产业、互联互通、国际物流、国际贸易、金融开放、科技等领域作出部署,全面提升云南在国内国际“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

“十四五”时期是云南发展的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建议》坚持以辩证思维看待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保持“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定力,既着力把握欠发达基本省情,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找准制约我省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又着力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的奋斗目标,提出云南“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做到心中有蓝图、有方向、有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把握省情特点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思路,作出一系列部署。实践证明,这些部署,符合中央精神,切合云南实际,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一致行动。《建议》注重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一以贯之坚持已形成的好思路,保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与时俱进提出改革性、创新性的思路和举措,做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资料图 张成 摄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答记者问

人民日报记者:

     此次全会已明确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目标,云南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确保“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中共云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省委新闻发言人 刘立志:

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建议》,坚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党中央要求、立足云南实际、回应人民期盼,清晰展望到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为编制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指导“十四五”时期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为抓好《建议》的贯彻落实,我们将重点采取以下6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第二,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一体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完善任务分工、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监督问责等制度,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第三,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四,科学编制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全面落实省委全会部署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实化政策举措,科学编制好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配套编制好各部门各行业专项规划,健全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

第五,凝聚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强大力量。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完善协调各方工作机制,全面调动各行业各方面劳动者、企业家、科技人才和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汇聚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第六,建立健全规划落实的督查考核评估机制。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机制,提升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约束力;完善规划实施督查考核机制,建立与规划目标任务高度衔接协同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考评体系等,充分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建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新华社记者:

云南脱贫攻坚已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下一步,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黄云波: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举全省之力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8502个贫困村出列,88个贫困县摘帽,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我们正在按照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与有关部门一道,继续推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松懈、不松劲、不停歇,把省委、省政府安排的“百日巩固行动”抓紧抓实,以高质量的脱贫成效,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实账、交总账”。我们认真总结脱贫攻坚原创性的制度机制,独特性的创新举措,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正在多渠道、多方式宣传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精神力量,表彰涌现出的先进模范,激励各级干部和社会人士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中继续奋斗、担当奉献。我们正从规划计划、政策举措、工作机制、落实体系等方面进行梳理整理,确保在国家顶层设计下,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效衔接、无缝对接、落实顺畅。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云南在“十四五”规划中,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拉玛·兴高: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示范区建设。

一是规划引领,精心谋划。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将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结合起来,广泛吸收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精心编制实施示范区建设“十四五”规划、兴边富民工程“十四五”规划、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规划、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部门规划、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建设规划等,明确重点任务、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改革措施,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是围绕主线,突出示范。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自觉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研究、谋划、推进示范区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建设维护核心坚定省,在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方面作出示范;建设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作出示范;建设高质量跨越发展省,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方面作出示范;建设乡村振兴样板省,在建设各民族美丽家园方面作出示范;建设民族文化繁荣省,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作出示范;建设绿水青山最美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作出示范;建设奋斗共享幸福省,在各民族共创共享美好生活方面作出示范;建设和谐稳定平安省,在增强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方面作出示范。

三是工程支撑,重点突破。推动示范区建设实体化、工程化、项目化、大众化,继续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散居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推动373个沿边行政村经济发展现代化、社会事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治理效能现代化、边境防控现代化、思想观念现代化。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大力挖掘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创造创作有利于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文化产品和作品。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等,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开展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推进“五进”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是提高标准,争创一流。坚持“示范”是个工作标准问题,不断提升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标准。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阵地,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示范单位,实现全省16个州(市)都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争取25个边境县(市)、29个民族自治县全部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打造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形成我省全域创建格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十三五”期间,云南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十四五”规划中,云南将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兰骏:

“十四五”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可以概括为“一个筑牢”、“三个全面”:

第一个方面,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切实维护生态安全。重点围绕构建“三屏两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统筹推进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持续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深入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态文明体制等任务规划布局。

第二个方面,全面改善环境质量。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系统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全省环境质量。具体从持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大水源地保护和污水治理力度、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提升固体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和处置水平等任务推动落实。

第三个方面,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一是推动生产绿色转型,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结构绿色转型;二是推动生活绿色转变,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具体从全力推动低碳发展绿色新动能、大力推进绿色生活、积极削减排放和增加碳汇、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支撑体系等工作推动落实。

第四个方面,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落实能源、水、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具体从实施全民节水行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推动能源节约等工作任务推动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建议》的精神,按照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部署,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为目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科学编制好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水、气、土等专项规划,明确“十四五”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举措,为未来一段时期工作提供依据,切实守护好云南的蓝天白云和青山碧水,为云南绿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日报记者:


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目前,旅游市场通过重拳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智慧旅游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请问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提升品质,促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举措?


云南省文化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曾艳:

近年来,云南深入实施“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全省旅游市场秩序根本好转,“一部手机游云南”成为智慧旅游新标杆。当前,随着文化和旅游消费新需求的出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我们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紧迫问题。现阶段,品质提升成为全省文旅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着力推动“三个体系”构建。

一是构建全域文旅融合发展体系。倡导“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理念,借力全省快速形成的立体化交通网络,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供给品质,培育打造一批新的品牌旅游目的地。遵循“改革创新、示范引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原则,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把以非遗、文物、世界遗产等为代表的多彩民族文化和厚重历史文化,以及以红军长征精神、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精神、西畴精神、善洲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元素,深度嵌入到旅游开发建设、旅游宣传营销、旅游活动组织等各个领域,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文旅产品内涵,充分彰显文化价值,体现文化自信。

二是构建文旅新产品供给体系。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需求导向,聚焦文旅新项目建设、新产品开发和新业态培育,推动“一流资源”转化为“一流产品”、形成“一流产业”,提供“一流服务”,打造“一流品牌”,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依托全省高品质文旅资源,结合国内外文旅市场新需求,高水平策划包装一批省级重大文旅项目,纳入全省产业发展“双十”“双百”工程统筹推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坚决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加快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尽快落地一批“藏在山间、隐没林中、外观古朴、内部高端、设施现代、服务一流”的半山酒店,布局一批文旅融合、度假康养、研学科考、户外运动、乡村休闲新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管理运营品牌,提供专业化一站式高品质服务,开创文旅产品供给和运营服务的全新模式。

三是构建优质文旅服务供给体系。加大公共服务补短板力度,推进“三馆一站一中心”和智慧景区、旅游厕所、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自驾车露营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进景区、进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组织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戏曲进乡村”“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文艺演出等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和惠民演出。巩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成果,创新文旅市场监管手段,完善游客投诉快速处置和“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不断提高涉旅案件处置质量和效率。完善旅游诚信体系,开展文明旅游活动,着力提升服务品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文旅新风尚,为游客提供安全、方便、快捷、放心、舒心的文旅市场环境。



香港大公文汇记者:



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作为商务部门,如何在强化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发力,加快推进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寇杰:

省商务厅将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当先锋、挑重担,坚持以辐射中心建设统领商务工作,做实经贸合作,做强开放平台,加快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促进贸易畅通,加快经贸中心建设。打造商品互通的“硬通道”,建设标准互联的“软通道”,促进贸易与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优化贸易方式和进出口结构,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大力发展“互联网+边境贸易”,抓好边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提高边境贸易组织化程度,提升边境贸易综合竞争力。聚集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加工贸易、边民互市、服务贸易新增长点,加快贸易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要素吸引聚集、营商环境打造、市场活力激发,实现国内外经济循环流转和区域内贸易关联畅通,围绕南亚东南亚国家加强经贸联系、提升贸易比重、优化贸易结构、激发贸易潜力,推动形成区域性经济贸易中心。

二是加快改革创新,提高平台支撑能力。高标准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强力推进106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53项省改革试点任务落实。围绕辐射中心制度创新需求,在“八个跨境”(跨境贸易、跨境电商、跨境产能合作、跨境金融、跨境人力资源合作、跨境园区建设、跨境物流和跨境旅游)方面先行先试并加快形成实践成果,推动形成贸易投资便利、交通物流通达、要素自由流动、金融服务创新完善、监管安全高效、生态环境质量一流、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良好局面。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跨合区、边合区等开放平台联动发展,发挥园区政策及区位优势,吸引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资本、促进双向投资。创新南博会、商洽会会展功能,将“永不落幕的南博会”打造成为重要招商引资平台和双向特色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三是创新机制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成效。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扩大双向开放。积极服务和参与各项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推动辐射中心建设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以经贸合作机制建设为抓手,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访缅成果涉及云南事项,着力探索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建立促进自由贸易的合作新模式。发挥云南“东引西联”的独特优势,对内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对外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中越、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提升我省展会、论坛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成为国内国际深化合作的桥梁纽带。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及生效后的重大机遇,加快推动区域内部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合作共建国际产能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以中老铁路2021年建成通车为契机,积极主动衔接,扩大和中南半岛的开放合作,力争经贸合作实现重大突破,形成强大示范效应。



云南日报记者:

省委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云南要找准深度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的切入点,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那么在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壮大支柱产业方面有何考虑?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李灿和

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建议》,围绕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对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是“十四五”时期我省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根本遵循。

第一,准确把握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的切入点。找准切入点,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我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实践基础。

一是有利于把我省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发达省市和周边国家生产要素在我省集聚,对内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的经济合作,对外促进与南亚东南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

二是有利于将我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云南是资源型产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大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中,要求我们加快向资源强省转变,拉长资源产业、基础原材料工业的链条,为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作出云南贡献,以此塑造在全国全球的竞争优势。

三是有利于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动力源。云南是天然的旅游天堂、休闲胜境、健康福地,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服务业占GDP的比重2018年达到53.2%。云南与全国和南亚东南亚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加速畅通,推动服务业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动力源。

第二,准确把握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要求。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按照“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一是突出优势,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建成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石油炼化基地以及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推进绿色能源战略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建设世界一流“中国铝谷”,打造绿色硅精深加工基地,推动绿色制造强省建设。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聚焦种子端、电商端,坚持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发展要求,建好农业“第一车间”,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绿色食品迈向价值链高端。

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建设,创建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二是壮大支柱产业。打造先进制造、旅游文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健康服务五个万亿级产业和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金融服务、房地产、烟草八个千亿级产业,形成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

三是抢抓数字经济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数字云南”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发展;瞄准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全面落实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

一是将《建议》决策部署体现到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制定中,落实到产业发展具体项目上,采取务实举措,推动目标、任务落地。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发展产业中发挥关键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按照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措施,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百”工程,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和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主动调整、引领调整。




来源:云南发布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云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