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回望赤水河

 2020-12-20 13:0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我的书桌上摆着一本《金色赤水河》。

书很精致,图文并茂,四条木船,在夕阳的映照下,从河的远处向近处徐徐驶来。船里盛着什么呢?是昨天的沉淀,是今天的奋斗,还是明天的憧憬。我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来形容。这时,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一句诗“满载一船星辉”从我的脑海里冒出来,很契合眼前的画面,赤水河上闪耀的,正是一片亮丽的金色。

封面照片是贵州的一位朋友多年前在赤水河边拍摄的,画面写满了赤水河资源的富有与前进的姿态。你看,河水恣意散漫,流得洋洋洒洒;河的两岸,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书的内容,主要述及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四市的媒体记者在2020年夏天,顶着烈日的炙烤,沿着赤水河两岸,追逐着赤水河的浪花,饱览两山的秀色,品尝着河水与红壤带来的酱香,吟诵着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壮美诗篇,拣拾着河两岸数百万群众守护河道、发展产业、脱贫攻坚、斩断穷根、奔向小康的动人故事。

翻开扉页,对这条河的阅读实际上就开始了。

2020年8月13日,早上,昭通城大雨滂沱,路面积水深没脚背,南大街、凤霞路、迎丰路等地势低一点的街道,已成了一片汪洋,上班族的车辆就像是在大海中破浪前行的船,走得小心翼翼,大家握着方向盘,持着低速挡,生怕油门一熄火,就搁浅在路上,平时只需要20分钟就走完的路,那天早上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这似乎预示着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采访。

“感恩红色·走进赤水”的采访活动,原定当天9时出发,当采访团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到报社集中完毕,已经近10时了。大家没有退缩,冒着大雨,仍然信心满满,向着既定的目标进发。

采访的第一站,是赤水河源。赤水河源头位于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长槽沟,那里距镇雄县城还有20多公里的山路。昭通日报社的9名记者与毕节日报、遵义日报的同仁在镇雄县城会合,已是13时50分,随便吃了点中餐,就在当地同行的陪同下,向赤水河源进发。天并没有放晴的意思,越走近银厂村,雨越下越大,这更像是对我们三省四市媒体人的一次考验。车窗外的雨幕织得很密,挡住了前行的视线,师傅只能全神贯注,借助急促的雨刮器划开雨幕的间隙,找到前行的路,而平时话匣子一直不停的记者们,这时都好像睡着了,没有声响。压抑的氛围,让我这个带队的心里特别难受,这会是一次什么样的旅程呢?

出人意料,车到银厂村长槽沟村民小组停车场的时候,雨突然停了。

我们一行人很兴奋。除了镇雄的同行和担任此次赤水河生态文明建设采访策划的汪舒老师,其他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赤水河源头。

雨刚停,雾还没有完全散开,山还藏在雾里,究竟有多高,看不清楚。河边,一条清流欢快地流着,河宽两三米,远不是想象中的赤水河模样。溯流,沿水泥路向前走,有石梯通向山上,拾级而上。忽然,一条挂在山间的瀑布闯入眼帘,镇雄的同仁说,赤水河源头到了。大家顿时兴奋起来,迅速拿出相机、手机,对着这道瀑布就是一轮狂轰滥炸。在这里举行一个标志性的仪式是必须的,因为28年前,来自贵州习水的13名先行者,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经历千辛万苦,重重溯源,才把赤水河源碑镌刻在这里,把赤水河的长度定格在523公里。好不容易才把大家集中起来,把“感恩红色·走进赤水”三省四市媒体赤水行的旗帜插在赤水河源头,留下历史的瞬间。

也是从那一刻起,对赤水河的兴奋一直写在记者们的脸上。

因为时间的限制,对赤水河源头镇雄县的采访与讲述并不多,第二天走进赤水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扎西河,故事就多起来了。因为,红军长征进入云南后在这里连续召开了三个会议,史称“扎西会议”,完成了“博洛”交权,扩红3000人,作出了回师东进、二渡赤水的重要决定,对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和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85年后的今天,革命老区威信县在脱贫攻坚、绿色产业、交通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顺河而下,我们到了“鸡鸣三省”。三省交界之处,风光如画,上游流下来的赤水河汇合了渭河后又向下流去,形成一个巨大的“Y”字形,把相连的土地一分为三,分属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管辖,据说鸡一啼鸣,三省皆闻。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观,引得三个省都兴趣浓郁。主要的焦点围绕“鸡鸣三省”来展开,遵义会议召开后,红军实现了伟大的转折,毛泽东进入中央政治局任常委,参与军事领导。遵义会议未完成权力交接,直到1935年2月5日,洛甫才从博古手中接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挑子”,完成党中央领导权的真正交接。但交权的地方在哪里,周恩来曾回忆说:“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叫‘鸡鸣三省’的地方,住了一天,把博古换下来了,张闻天当总书记,我印象很深。”为此,就有了一个“鸡鸣三省”会议的说法,贵州、四川两省都说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开的,而云南省的党史专家则认为是扎西会议(花房子会议)上交的权。这个官司一直打到最高层,但至今也没有定论。不过,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却以“鸡鸣三省”为噱头,各显其能,把旅游弄得风生水起。作为媒体人,我们一同联合采访,对这个悬而未决的事情,暂行搁置,还是交给党史专家去研判吧。

赤水河在云南境内流了95公里,流入贵州,似乎流得更欢。贵州段的赤水河,是这次集中采访的重头戏。赤水河在贵州省先后流经七星关、金沙、遵义、仁怀、习水、赤水,辐射大方、桐梓、红花岗等县(区)。时间是有限的,我们的行程是每天一个县(市、区),打一枪换个地方。大家开始忙碌起来,按照采访安排,后方等稿上版,前方只有即采即写,跟打仗一样。当天“买菜”“现蒸热卖”,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每天忙到次日凌晨是常事。第二天拂晓起来,用冷水洗一下脸,又继续战斗。

茅台、土城、二郎、太平渡口是我们这次采访的重点,红军在这里四渡赤水,来来回回,发生的故事很多,这个区域又是世界酱香白酒的主产地,因为这个缘故,赤水河成了美酒河。从茅台镇走下去,酒厂林立。采访团每天到酒企采访,到河边看群众是怎样保护赤水河的,沿着最美旅游公路,听群众讲述着他们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虽然是35℃左右的高温,但挡不住记者们前行的脚步。一篇又一篇沾满泥土、饱含温度的稿件就从赤水河边发向四面八方,传递着赤水河昨天的故事与今天的变化。

历金沙,过遵义,宿茅台,经土城,时间过得很快。8月23日,我们跨越丙安古镇,品尝了盐咸醋酸,从赤水踏进古蔺,来到了本次采访的最后一段,对四川省泸州市境内的赤水河进行采访。泸州如火,赤水更宽。太平镇的老街依然,二郎渡的河谷更幽,习酒和郎酒像两个亲兄弟,在赤水河两岸对酒当歌,喝得如痴如醉,也把酱香白酒的芳香飘扬四海。古蔺县政协的郭毅老师是个红军通,红军四渡赤水过古蔺的故事,他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而叙永和合江,当地的群众则是用柑橘、荔枝产业诠释了如何让鱼上岸河上山的道理。是的,我们一路走来,见证了赤水河是一条生态的河流,一条没有污染的河流。十年禁渔,河边没有一家化工厂,河上没有一座水电站,对历史上遗留的矿渣进行整治,对村庄的面源污染进行清除,对城乡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对生活垃圾进行热解填埋,赤水河两岸的600万各族人民,响应把赤水河建成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的号召,付出了最大的牺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绿水青山在赤水河边重现,生态文明之花在赤水河流域盛开。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在土城渡口,一个当年带领考察团千里探寻赤水河的先行者谭智勇,他给我们介绍了他眼中的赤水河。他不愧为赤水河的儿子,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赤水河宣传、保护与开发的诺言。吴公岩的绝壁上,由他发起镌刻的“美酒河”三个大字今年秋天重新修饰后,格外醒目。他通过相关渠道奔走呼吁,把三省四市串联起来,相互协作,共同推进赤水河的保护,动员和组织中下游酒业对赤水河上游的镇雄县、威信县的生态保护进行补偿,实现全域保护,这些都盛满了他对赤水河的赤子之情。

赤水河是一条英雄的河。因为红军在这里四渡赤水,把红色的基因浸润在乌蒙大地与黔山蜀水。赤水河边,旅游公路、高速公路先后修通,川盐入蜀与河边驿站,终因现代交通的发展而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但有些东西是会代代相传永不褪色的。只要每一个从赤水河边走过的人都会记住,虽然只是10多天,但1935年的那些红色记忆:遵义会议、扎西会议、四渡赤水、土城战斗、娄山关大捷、苟坝会议、乌蒙回旋战以及目前没有定论的“博洛”交权地点,都会在人们的心里重现,那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源泉,是我们走在新征程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其人生的高度和广度,一条河的流向决定了它流淌的长度与宽度。

8月26日,当我们来到合江口,走完赤水河523公里的旅程,看到赤水河轻盈的身姿完成对万里长江的最后一跃,把亘古以来对大海的向往和夙愿在这里作一个完美的交代。

一条河,只有你去走了,真正走进它的内心了,你才可能触摸到它的脉搏,或许,到那时候,说它流经的长度与宽度,才真的有些意思了。

这条赤水河一直流淌在人们心中。回望赤水河,从上游到下游,层林尽染、美酒飘香,回眸15个日日夜夜,我们对赤水河的品尝,也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感谢三省四市的21名记者,和我一道用心用情完成了对赤水河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采访。当8月27日回到昭通,车上的路码表显示,我们此次采访行程3300公里。据不完全统计,这15天,大家完成了130多篇报道。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在昭通召开之际,我们从中选取了79篇,汇编成了这本《金色赤水河》,旨在让更多的朋友走进赤水河、了解赤水河、关心赤水河,共同参与到赤水河流域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让赤水河造福百姓,惠及后人。

时间不息,水流不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有了赤水河两岸人民的倾心呵护,古老而年轻的赤水河会永远干净地流下去。

期待再一次走进赤水河。

(作者 曹阜金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赤水河 环保督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