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12-19 15:04松梁村位于巧家县白鹤滩镇东北部,距镇政府60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属高寒贫困山区村。2015年9月,根据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巧家县发改局挂钩扶贫松梁村。5年来,县发改局切实履行挂钩帮扶单位职责,坚持尽锐出战、尽智竭力、尽其所能、尽心尽力“四尽”原则,与松梁村干部群众砥砺奋进,共战贫困。
进农户、问农事、话脱贫
大手握小手
尽锐出战,精准派人动真格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要做好一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尽快实现角色转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全面了解掌握村情贫情,坚定脱贫信心,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谈到刚驻村时的情况,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林贵强这样说到。到松梁驻村后,林贵强与其他工作队员一起,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不分早晚,迅速展开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驻村工作队长林贵强与村民一起共同埋下饮水管
挂钩扶贫松梁村以来,巧家县发改局结合松梁村情和单位干部实际,精心挑选,选派了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工作扎实的科级领导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长,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驻村工作队。单位职工尽锐出战,以“一帮多”的形式包保到户,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包干到人全覆盖。在维持帮扶力量大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干部职工的实际情况作了动态调整,确保帮扶力量只增强、不减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全程参与脱贫攻坚战,干部职工包保到户、责任到人;单位工作围绕中心,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战,选人派人精挑细选,精锐尽出。
尽智竭力,精准施策出实招
焦点不散,靶心不变。“今年猪肉价格不错,我卖两头猪就是万元户了。”在脱贫确认书上签字时,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自方果断地按下红手印说道。今年42岁的杨自方,前几年因缺技术,两个儿子均在读书而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自方也曾外出务工,因没有文化也没有技术,挣不到钱,生活越来越困难。精准扶贫后,包保干部为他量身打造,通过小额信贷和技术指导成为养猪专业户,自此他有了稳定增收的渠道。
建档立卡群众在脱贫确认书上按下手印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为切实做到脱贫措施精准,主要领导带领包保干部多次到老党员、群众代表、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问计于民;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共同研究,群策群力。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原则,理清了松梁村的脱贫攻坚基本思路,突出支持重点,把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改善等作为重点内容,对标对表逐户研判,一户一策编制脱贫攻坚村级路线图,坚决做到扶贫措施精准。
尽其所能,精准推进下实功
饮水安全有保障,是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的一个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条件。谈到水,松梁村党总支书记何志福深深感到历年来的艰辛和不易。他介绍,以前,在松梁村这个山梁上,祖祖辈辈只能“守着大药山,望着金江水,喝死水塘子水”,植被脆弱,产业薄弱,全村脱贫致富能力弱,水可以说得上是松梁村脱贫出列最坚硬的壁垒。“要让松梁村家家户户都通上自来水。”这是县发改局局长张顺良在松梁村脱贫攻坚研判会上提出的目标。对于何志福来说,这个目标似乎有些“宏大”,同时也是他多年的“心愿”。
说干就干。定下目标后,包保单位尽其所能,多方协调,最大限度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与松梁干部群众一起,从上山找水源到取样送检,从资金协调到管线施工,每一步都记录着苦干实干的精神。2019年7月29日,是松梁村群众永远也不可能忘记的日子,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全村400余户群众告别了吃“望天水”的历史。
尽心尽力,精准脱贫见实效
思路一变天地宽,幸福家园卯家湾。今年1月13日,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搬迁户陈发才住进了安置房。辽阔平坦的昭鲁坝子,宽敞明亮的电梯房,来自大山深处的陈发才掩饰不住兴奋和感动,他说:“从来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要搬离生活了几代人的故土,需要勇气;要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生活,必有顾虑。怎样动员搬迁、怎样宣传政策、怎样打消他们的顾虑?无数次“搬或不搬”的“大讨论”、无数次搬迁政策的“大宣传”、无数次搬迁群众的“大走访”,最终,按照应搬尽搬的原则,松梁村最终确定易地扶贫搬迁户67户,其中45户跨县搬迁至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
送易迁户到鲁甸卯家湾
5年来,在松梁随时都可以看到包保干部们进农户、聊家常、问农事,入田间、干农活、听民意的场景。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勤劳勇敢的松梁群众苦干实干,挂包单位和众多基层干部不辱使命担当,不畏前路辛苦,始终保持干劲。县发改局广大干部职工将继续发扬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淬炼出的宝贵精神,牢记“挂包帮”的初心使命,不忘“共奋进”的深情厚谊,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共同奋斗美好未来。
(通讯员 杨银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