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脱贫纪事|一路艰辛一路歌

 2020-12-16 14:58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年3月1日,山乡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鲁甸县教育体育局安排顾文聪、武绍卫、曹彬和笔者4人到水磨镇黑鲁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一进村,我们看到一条灰尘扑扑的水泥路上,到处是泥砂、公分石、塑料袋、饮料瓶等,一座座小砖房之间,夹杂着不少破破烂烂的小瓦房。入组的路还是土路,坑洼不平,偶有车辆穿过,到处尘土飞扬,路边人家的门口,大都堆着一堆堆粪土,有的还淌着肮脏的粪水……

看到这些,我们心情都很沉重。

到了村委会,二三十个村民正聚集在办事大厅吵吵嚷嚷,要求村“两委”的同志帮助解决三个小组的林地纠纷问题,村干部认真听取了各小组代表的意见建议,并请当年参与分林地的老人出面作证,请林业部门的同志带领大家到山上,最终有效解决了三个小组的林地纠纷问题。我们都在心里暗暗为他们点赞。

解决了群众纠纷,村党总支书记一脸歉意地说:“实在不好意思,迎接几位老师的竟然是这种场面。”我们都笑着说:“这才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嘛!”接下来,我们认真听取了村、组干部对全村的情况介绍,搞清了本村脱贫攻坚存在的主要问题:五个小组缺水;老旧危房还很多;人居环境令人堪忧;还有不少青壮年劳动力没外出务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重道远,一些群众搬迁意愿摇摆不定。

到黑鲁的第二天,我们便和镇、村、组干部一道投入到本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去。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村里刚建设的漂亮的石头地安置点里入住的人很少,该安置点共安置103户494人,当时入住的仅有20多户,通过与村、组干部和群众交流,终于弄清该安置点群众入住率不高是因饮水极不正常,生活不方便,有时三五天甚至七八天一滴水都没有,老百姓都说,只要饮水正常,我们马上搬迁入住。为了让老百姓尽快搬迁入住,我们和镇、村干部及时与负责该安置点饮水工程的相关负责人和施工老板联系,多次到水源点和蓄水池边去查找原因,通过认真检查,终于发现,该水源点水量太小,用抽水机抽到蓄水池要好几天才能抽满,而抽一次用不了几天。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镇里传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全村管引工程将在村里实施,从十几公里外的黄泥寨村引水过来供黑鲁村饮用。为使该工程顺利实施,我们积极组织干部多次到施工一线与施工方勘测施工线路、协调群众土地,督促施工方加快工期,监督施工质量,通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全村的人畜饮水工程终于顺利完成,白花花的山泉水流进千家万户、流进安置点,有了水,安置点103户群众全都搬迁入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黑鲁村除了搬迁石头地安置点103户,还有29户129人将搬迁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这些群众原在居住地生存条件很差,交通闭塞,房屋破旧,土地贫瘠,广种薄收,若不搬迁难以脱贫。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多次组织有搬迁意愿的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当时有部分群众思想很保守,搬迁意愿摇摆不定,他们担心搬迁出去到哪里去挣钱?生病了到哪里看病?孩子到哪里读书?为了打消群众这些顾虑,我们便和村、组干部认真宣传党的易迁政策,向群众宣传卯家湾“不是建一个安置区,而是建一座新城”。大家不必担心将来打工、看病、上学等等问题,通过多次的宣传动员,29户均写了申请书,签订了易迁协议。正当临近搬迁之际,挂包干部向我们反映了一个问题:罗登龙、苏明礼几户说啥都不搬了,原因是怕搬出去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将来日子难过。得知这一情况,我们立马和挂包干部一道进村入户做思想工作,并用私车拉他们到卯家湾参观安置点的住房、产业区、学校、医院等建设情况,通过实地参观体验,罗登龙、苏明礼等人均表示愿意搬迁,他们回来后还向其他群众大力宣传,罗登龙说:“能搬到这么好的地方去生活,真是糠箩跳进米箩啊!”

2019年12月20日,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仪式正式启动,水磨镇黑鲁村29户搬迁群众在我们和村、组干部的带领下迎来了乔迁之喜。黑鲁村冲子村民小组的易迁户朱家荣激动地说:“卯家湾新城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就业机会多,娃娃读书又方便,感谢党的好政策圆了我们的安居梦,也感谢我们村的驻村干部和镇、村、组干部啊!”

易地扶贫搬迁只是黑鲁村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在驻村的日子里,在县政府副县长高涛的带领下,在市督导员张正洪同志的精心指导下,我们每天起早摸黑,组织教体局的70余名挂包干部首先做好收入清、住房清、教育清、医疗清、就业清、产业清、饮水清、项目清、家底清“九清”工作。白天,我们走村串户,深入各家各户调查。晚上,我们集中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挨家挨户研判,认真查找各家各户存在的问题,并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每天晚上,我们都工作到12点才休息。有几天晚上,水磨镇副镇长段飞带领我们通宵加班,从晚上8点一直干到次日早上7点才去休息。通过大家的艰苦努力、克难攻坚,我们终于摸清了全村924户3789人方方面面的情况。

“九清”工作做好了,我们攻坚的努力方向也更加明确了。首先,我们分组开展房屋排危和拆除重建工作。经排查,全村还有一百多户人家还住在老旧危房里,这些农户中有不少人家不愿意拆旧建新,我们便和镇、村、组干部一道深入各家各户做思想工作,并安排挖掘机随时待命,做好一家拆除一家,同时立马申报重建项目。于是整个村庄到处机器隆隆、尘土飞扬、人声鼎沸,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经过几个月艰苦努力,全村基本消除了危房,群众的一座座安全漂亮的小洋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群众住房解决了,人居环境整治又成了我们的工作重点。为切实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充分调动镇、村、组干部以及驻村队员和挂钩包保干部的力量助推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大家入户走访的同时,耐心说服群众加强对散养家畜、家禽的管理,对村内道路、沟渠等公共场所进行整治,提升村庄的整体清洁和整洁水平,特别指导群众整理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帮助他们操家理务,房前屋后杂物柴火堆放有序,人居环境和家庭环境美化靓化,生产生活用品排放有序。充分利用好公共服务岗人员和生态护林员,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从中树立一些做得好的先进典型,从根本上扭转村民不讲究卫生、不重视人居环境的恶习、陋习,确保实现家庭环境整洁卫生,努力提升贫困群众精神面貌。通过大力整治,全村路域、外部环境、家庭和个人卫生发生了质的飞跃。

驻村期间,在市、县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驻村扶贫干部全力以赴抓好黑鲁村的村级经济产业、劳动力转移、村路修筑、雪椒与马铃薯等种植,抓好农民工技术培训,做好控辍保学、扫黑除恶等工作。为了缓解紧张的工作,在工作之余,我们常常写写打油诗自娱自乐,一是缓解工作压力,二是鼓舞同志们的士气。在大家相互鼓励、相互交流下,全村的扶贫干部精神振奋,说干就干,全力推动了本村的脱贫进度。有个驻村工作队员说:“脱贫工作肯定是艰巨的,困难肯定是有的,如果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扶贫干部来整啥子。与其坐在村委会唉声叹气,不如到贫困户家里实地查看,实地想办法……”

2020年,通过全体扶贫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艰苦努力,黑鲁村达到了脱贫出列的七条标准:贫困发生率为0;通硬化路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通动力电;通广播电视100%;网络宽带覆盖到行政村、学校、卫生室;建有标准卫生室1个;有公共服务活动场所3个。全村4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收入、住房、教育、医疗、饮水等五个方面均达标,顺利脱贫。顺利通过了国家、省、市、县的各级考核评估和普查验收。

如今,当你再次踏上这片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时,你一定会百感交集,你一定会深深地感受到昔日的黑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泥泞的土路、低矮的瓦房、破旧的小学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美丽的小洋房、洋溢着新时代气息的安置点、宽敞漂亮楼房矗立的学校,真是翻天覆地慨而慷啊!

(作者:曾 颢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崔鹏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崔鹏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