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12-15 11:30时下,乡村盛行攀比之风:比房子,谁家房子修建得更气派;比彩礼,谁家姑娘出嫁收的彩礼更多;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这一系列不良风气、陈规陋习与文明新风格格不入,没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精神力量,成为了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只“拦路虎”,掣肘了致富、阻碍了群众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步伐。
我们应该看到,脱贫攻坚极大地改善了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基础设施,丰富了贫困群众的物质生活,诸多不良风俗习惯已得到改变。然而,一些陈规陋习和落后思想并没有“断根”,不仅影响着脱贫成果巩固,而且制约着乡村振兴。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让更好的精神注入乡村,推动先进文化浸润乡村、塑造乡村。
建章立制,为乡村陋习的革除奠定制度基础。要真正破除农村陋习,让乡村处处吹拂文明新风,就必须发挥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制度,让村民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探索操作性强的奖励、处罚办法,大力评选奖励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氛围,引领村民自觉勇敢地破除陋习,努力倡导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让美丽乡村不只有“面子”的光鲜,更有“里子”的温润。
宣传入心,为乡村陋习的革除赢得舆论力量。农民群众是文明乡风建设的主体,要深入教育宣传和发动群众来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用好乡村道德讲堂、文化课堂、“云岭先锋夜校”等平台,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文化惠民活动,比如故事宣讲进乡村、全民阅读进乡村、“文艺轻骑兵”进村宣传等,注重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寓教于事,把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观念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行为习惯和准则。同时,不断加强文化引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等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讲文明、树新风、破陋习,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促进农村文明新风的形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上的丰盈,更应是精神上的富足,让老百姓告别“精神贫穷”,摆脱乡村陋习的困扰,美好的生活才能迎面走来,脱贫攻坚硕果方能得到巩固。
作者 余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