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12-03 17:14气候温和,绿意盎然,云南的冬天从来不寂寞。当下正是候鸟南迁时,云南又进入观鸟佳季。除了滇池之畔的红嘴鸥,其他的候鸟也不断出现在云南的天空中。11月初,保山青华海湿地记录到短趾雕等近10种珍稀鸟类活动,在这个湿地起居的鸟类增至274种,其中不乏重点保护对象。
作为东道主,云南人有理由厚待这些远方来客,为它们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近段时间,有关“昆明要对西山山体进行亮化”的消息见诸报端,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原因是担心人造光源干扰鸟类对外界的感觉,影响它们的生存。
看到两种不同意见交锋,我们应当感到欣慰。这表明,爱护动物的理念已经深入云南人的思维,人们越来越习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审视公共政策和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调整、改善并适应环境,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在动态平衡中互促互进。对于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云南来说,这种理念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各级政府科学、依法决策,更好地统筹好环保与发展的关系,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明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将在昆明召开,这次大会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对云南和昆明来说,更是提升形象、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时机。作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云南应当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实实在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既是向大会献礼,更是为子孙后代谋福。
作者 陈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