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夏元聪:不等不靠 独手“修”出一条脱贫路

 2020-11-20 09:53  来源:昆明信息港

开栏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充分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显著改善,生动体现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昆明信息港推出“云南的小康模样”主题系列活动 ,聚焦云岭大地的小康故事。首期节目带大家走进东川区,去看残疾夫妻夏元聪和耿文芬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的故事。

清晨,几束阳光漏进拖布卡镇的菜市场,耿文芬从铺子里端出五屉包子,红糖的香味渐渐飘散开来。

当地人很喜欢来买耿文芬做的红糖包子。记者袁鸿凯/摄

蒸屉一打开,热气在冬日晨光中上升翻腾,人群慢慢围过来,抢着要买新出笼的红糖包子。耿文芬因为小时候生病用药不当,双耳失聪,只能看唇语。丈夫夏元聪偶尔在一旁帮着沟通,他左袖管空空垂着,右手在忙着递塑料袋。

转眼间,包子一扫而光。夏元聪退后几步,掏出手机照下了这热闹的一幕。

夏元聪很少有时间来帮妻子,他在镇上开了个家电维修店,还在三十多公里外的大树脚村担任着大小职务,两口子各忙一端,日子是越过越好。

一晚上赚4块钱,穷到连袜子都不敢买

1989年,夏元聪拎着从亲戚那用40块钱换来的腊肉,去耿文芬家订婚。

他是拖布卡镇大树脚村人,前一年在帮别人舂墙时,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村里谈不上什么医疗条件,草药医生看后用夹板胡乱固定一通,导致左臂淤血坏死。正规的医院在东川,需要足足走上两天。等到了那儿医生一看,只能截肢。家里人担心他娶不到媳妇,急忙张罗起来。

“别人订婚都拿几百块钱,我没钱只拿得出40块钱的腊肉。”夏元聪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说。从此,两个人开始搭伙过日子。

1993年,夏元聪被东川残联推荐到昆明济世之家学习维修家电,一年后,有人向他提出在昆明工作,月薪500块。但夏元聪还是拒绝了,还是要回到拖布卡,“因为家在这啊,只要能做事在哪都一样。”

夏元聪带人前往他的修理店。记者袁鸿凯/摄

夏元聪在镇上租了个小铺子,一家人从江边的大树脚村搬到山上。

九十年代,农村刚刚兴起家电,卡带式录音机每家都有,村里不通电,大家就往回背电池,偶尔卡带了、不出声了,就叫夏元聪上门来修。

“一年要修‘几火车’,太多了。”录音机不好修,夏元聪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从吃完晚饭修到第二天天亮,最后收得4块钱。“那个时候钱也值钱,4块钱就苦一夜。”

夏元聪正在修理家用电器。记者袁鸿凯/摄

家里两个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用夏元聪的话来说,“穷到连一两块钱的袜子都不敢买。”

光靠修理赚的钱不足以养活一家人,夏元聪还在村里包了十多亩大棚,种番茄、辣椒、黄瓜,什么能卖钱就种什么。晚上9点把菜拉到东川去卖,凌晨4点就有人来收购,天亮才能回来。“那时候苦,真的苦。”

耿文芬也没闲着,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做些小生意。卖过菜,卖过洋芋粑粑、凉粉。后来从一位老人那学来做包子的手艺,2003年在拖布卡开了一个包子铺。

耿文芬做的红糖包子在当地小有名气,夏元聪评价:只要蒸笼一打开,基本不会剩。老面蒸出来的包子松软、饱满,掰开以后香甜的红糖几乎要流出来。每天买包子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最好的时候能卖两、三千个。

新鲜出炉的红糖包子。记者袁鸿凯/摄

一个搞维修,一个卖包子,夫妻俩就这样熬了几年,把两个孩子供到了大学。

山头绿了,家家户户住新房

2014年,村里要评建档立卡户,夏元聪家的情况完全符合条件——夫妻双方重度残疾,子女在上大学。

“我说我不要,有点事情做不用吃低保,那些钱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夏元聪非常坚定,虽然那个时候连房子也没有。他始终觉得,自己不努力,谁也靠不了。

村里招网格员,夏元聪报名去参加考试,一考就中。以前家电下乡政策颁布的时候,他自己买了电脑,学做文档、做表格,有什么不会的就上网查。所以在村里工作后,很多事情都会请他帮忙,每天村上、镇上来回跑。

“特别是前两年建房的时候,老百姓的款打了多少了,建房进度怎么样了,关系到钱的问题还是要亲自去问问。”村民有事情都喜欢来找他,有一次半夜三点下起大雨,村民打电话问他:“下雨了,我的砖在外面会不会淋弯了。”夏元聪回想起那个场景,禁不住笑出声,说道:“老百姓就是这么可爱。”

夏元聪在他的修理铺里认真工作。记者袁鸿凯/摄

如果村上不忙,夏元聪就回到修理店干起老本行。现在换了大一点的铺面,堆满电视机、电脑、热水器、取暖器,都是别人送来还来不及修的东西。虽然他会跟顾客提前说好忙不赢,但是毕竟修了三十年,大家只信任他的手艺,只想等着他修。

“现在生活更好,电饭锅要是坏了很少有人会拿来修。”夏元聪也说不清生活是什么时候变好的,好像是2016年,孩子大学毕业之后,也好像是渐渐的,整个拖布卡就变了个样。

在夏元聪看来,有吃有穿有住的日子就是小康。记者袁鸿凯/摄

“原来多少人守着一口井抢水喝,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夏元聪回忆,以前烧柴,山上光秃秃的,后来通电但是电压低,煮出来的米饭是夹生的。现在好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样样完善,家家盖起新房子,高速公路就从门口过,山头也越来越绿。

夏元聪和妻子耿文芬在二楼露台上浇花。记者袁鸿凯/摄

现在,住在新盖的大房子里,日子是越来越有滋有味。儿子不久前刚刚结婚,家里挂着彩带,到处贴满喜字。耿文芬收摊回来,到阳台浇浇花草,还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夏元聪倒上几颗玉米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端起一杯茶说:“可以了,有吃有穿有住的日子,就是小康。”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小康 红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