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中国的脱贫智慧丨搬出大山 奔向幸福

 2020-11-17 11:42  来源:昭通新闻网

桐堡安置点  陈洪 摄

温暖的初冬时节,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永善县红光、桐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栋栋高楼鳞次栉比,干净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派出所、学校、农贸市场、卫生室等一应俱全,搬迁群众就近享受医疗、教育、生活等保障,交织出一幅美好而温馨的幸福画面。

搬家的喜悦  陈洪 摄

搬出深山 喜圆安居梦

走进红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条条奋进向上的标语表达出搬迁群众的喜悦之情,一幅幅颜色鲜红、内容感人的对联洋溢着喜庆温馨的景象,阳光下一张张溢满幸福的笑脸格外温暖。83幢2单元501室的王德敏家门口,张贴的“易地搬迁政策好、苗家心中谢党恩”的对联,充分表达了苗族同胞对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感恩之情。

王德敏一家4口人,搬迁前家住马楠乡坪厂村大板厂村民小组。坪厂村海拔最高3020米,最低海拔 2800米,属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高寒冷凉山区,大板厂、桷子厂村民小组地处偏远、高寒,居住着34户147名苗族同胞,全部属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出门穿水鞋,不通电、不通自来水,群众居住在昏暗潮湿、四面透风的杈杈房、茅草房里,生活过得清贫而艰苦。

得益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机遇,两个村民小组实施了整组搬迁,147名苗族同胞告别了坑洼不平的道路、四面透风的杈杈房和茅草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县城高楼。

“搬到县城来居住心里非常高兴,我们要感恩党,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我们就不会搬到这里来,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没享受到这种福气。搬下来后,医院很近,学生读书也方便,肉、菜这些出门就能买到。”谈及新居中的幸福生活,王德敏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76岁的唐富相,是一位有着43年党龄的老党员。2019年12月,沐浴着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春风,一家五口从“抬头一线天、低头是深涧、天天云雾罩、常年雨绵绵”的团结乡东胜村岩口村民小组搬到红光安置点,走出了穷山沟,住上了新楼房,过上了好日子。

“搬来新家最幸福的莫过于生活条件的好转,出去游玩不到三米就是公路,十七八米就是广场、超市,做什么事都很方便。”回想起搬迁前的生活,唐富相心里充满了无限感慨。

由于搬迁进城安置群众来自偏远落后山区,为尽快让他们适应新的居住环境,改变原有生活习惯。永善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聚焦搬迁群众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组建“易地扶贫搬迁服务队”,帮助群众从熟悉环境、买菜购物、开锁用电、看病就诊等细微处着手,通过提升服务效能,确保易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

红光九年一贯制学校  陈洪 摄

就近入学 谱写快乐曲

教育保障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永善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教育保障工作,确保安置点配套学校如期开学,坚决兑现不让一个搬迁群众子女因搬迁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以前我家离学校有两公里多的山路,很早就要出门、很晚才能回家,现在每天到学校只需六七分钟,而且学校的教室、功能室崭新明亮,还有宽广的操场,真的太好啦!”对于就读永善县中山博爱学校四(2)班的学生周洋来说,从溪洛渡镇新拉村搬到红光新区后,最大的惊喜不仅在于居家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配齐配强安置点学校师资队伍,是让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关键。永善在抓紧项目实施的同时,紧锣密鼓做好教师配备工作,逐校制定教师配备是民生之基,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更是一场等不得、慢不得的“战役”。为全方位覆盖保障红光安置点学生如期走进校园,在中山市对口帮扶下,永善县投入1.5亿元资金启动建设九年一贯制永善中山博爱学校,规划1950个学位,现已入学1600余名学生。确保所有搬迁户子女能及时平安顺利入园入学,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家门口就业  陈洪 摄

门口打工 奏响乐业曲

“我是9月30日开厂的时候进来的,公司里还有饭卡、满勤补贴、产量补助等,每月大概有2000多元的收入,技术熟练工资还会更高。”红光安置点搬迁户丁元美说道。丁元美每天接孩子上学后就到永善县赢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生产技能越来越娴熟,全天能完成6500余个喇叭的贴膜片工作,可挣得65元工钱。加上各种补贴,月均收入2000余元,让其实现了既照顾家庭又就近就业增收的愿望。

从祖辈居住的大山深处搬迁至县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已适应了新的生活。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发展”,该县人社局在红光、桐堡设立就业服务工作站,安置点社区、工作站人员以楼栋为单元,逐户上门核实劳动力就业现状,全面掌握劳动力求职意向,及时更新完善就业台账,实行分类施策、逐人销号,反复宣传就业扶贫激励措施和推介就业岗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为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安置点各就业服务工作站主动作为,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推介,引导无法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务工。同时全面掌握康迪服饰、云南翰思、云南菜人家、永善美林蓝莓等就近企业用工需求,解决群众就业难题。

“2019年,在我们基地的群众务工收入已达到130万元。因为今年蓝莓才刚挂果,2021年开始进入盛果期,基地总体用工将达到800人,极大地带动永善周边的富余劳动力就业。”永善美林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陈祝波介绍道。

按照“以事设人、以人设事”原则,对有就业意愿但无就业技能群众,充分了解群众就业愿望、期望培训工种,分类统计后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自群众搬迁入住以来,该县人社局先后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0余次,培训1000余人。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措施,实现多产业、全覆盖,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搬出深山,奔向新生活  陈洪 摄

苗家新生活  陈洪 摄

搬出深山笑颜展,迁入新居幸福来。易地扶贫搬迁,让永善众多贫困群众告别祖辈生活的大山,搬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昔日生活在穷乡僻壤里,如今生活于美丽新区中,用上了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一幅欣欣向荣、幸福和谐的新画卷在金沙江畔渐次舒展开来。

美丽的红光安置点  陈洪 摄

通讯员 陈 洪  李玉平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永善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