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11-17 11:04深秋的镇雄,细雨蒙蒙。在镇雄县呢噜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沛泽苑社区内,整洁干净的小区里高楼林立、错落有致,路灯、绿植在柏油路两旁整齐划一,便民超市、学校、医院、扶贫车间、水电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楼下儿童嬉戏,老人驻足聊天……如今,这里的群众从“爬山涉水穿林”到“进城入镇上楼”,生活面貌因易地扶贫搬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搬迁群众逐渐适应了社区环境,融入了新生活。
三本台账 摸民情
自2019年12月,搬迁群众入住以来,沛泽苑社区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创新“345工作法”扎实做好搬迁群众的服务工作。沛泽苑社区承接镇雄县17个乡(镇)1545户73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85户,来自盐源、牛场、五德、以古等乡(镇)。
刚搬进安置点,陌生的环境、从未使用过电梯、电器、找不到家门等都成为了搬迁群众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为了帮搬迁群众解决难题,沛泽苑社区“两委”成员夜以继日通过走访摸底,全面掌握搬迁群众的基本信息,摸实情,解民情,架起干群“连心桥”,为做实做细后续扶持工作奠定基础。
精准测算搬迁群众收入,实施动态管理,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摸清搬迁群众劳动力情况,多举措打通就业渠道,提升服务群众务工就业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是去年12月份搬到沛泽苑社区的,刚来的时候有些不适应,最担心的就是没有收入生活不下去。但是搬过来之后渐渐发现比起我们老家,这里是真的好,有问题就找楼栋长,楼栋长解决不了的就找社区,他们都会帮我们解决,我得到一份在社区打扫卫生的工作,不仅能照顾到孩子也有收入补贴家用。”32岁的胡从仙住在沛泽苑社区5栋,她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
四个中心 稳民心
“没想到现在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陈小燕住在沛泽苑12栋2单元203室,一个人独自带着3个小孩,平时在周围工地打工,晚上则在社区内摆起了地摊。原本劳累了一整天的陈小燕,晚上回家后也要打扫楼层间的电梯与走道。“自己的家要自己爱护,虽然我一个人带着小孩辛苦点,但是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有这么一个家,我们一定会通过自身努力,让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陈小燕自立自强,十分懂得感恩,经常带领群众打扫公共卫生。我们大家都为她感到骄傲。”沛泽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岳远端说。岳远端之前一直在徳政社区工作,直到去年8月份派到沛泽苑社区。看着搬迁群众这一年以来精神面貌、思想、生活习惯的改变,她的眼角湿润了。“我作为一名党员,也是基层服务者,是政府与群众的纽带,选择这项工作就是选择付出;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工程,能参与进来并且与搬迁群众交心,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就是我们的初心。”
据岳远端介绍,沛泽苑社区在摸清易迁群众的情况后,因人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加强管理,建立了“四个中心”:为搬迁群众打造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的物管中心;倾听群众心声、确保群众的诉求件件有回应的综治中心;定期开展巡查、培训、演练,提高群众安全意识的安全中心;立足群众实际,多方面业务培训,助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的培训中心。
有了精准的台账以及“四个中心”的管理,如何凝聚群众,沛泽苑社区采取社区党总支、网格长、楼栋长“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发挥做好民情“信息员”、群众“服务员”、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卫生“管理员”这“五员”作用。
五类服务 解民忧
“我只是想看看我住这里的环境和其他楼层的景色有什么不一样,社区的小伙子为了满足我这个心愿,硬是把我从1楼背到10楼,对我这么好,跟我的亲孙子一样。”80岁的赵金娥谈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满口称赞。
家住沛泽苑17栋2单元1002号的赵金娥,儿女都在外面打工。虽然年纪大,可依然很有精神,每天都要到社区内走一走,有天她突发奇想看看不同楼层的感觉,自己就从步梯向上爬,考虑到老人的年纪和身体,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后立马阻止她。但是赵奶奶还是想完成自己的心愿,实在没有办法社区的工作人员只好把她背上去。她开心地说:“来到这个社区太好了,工作人员对我们老百姓太好了。我家里停水做不成饭,她们都给我亲自送饭。”
8月22日,在镇雄县委组织部和镇雄县南台街道办党委的积极推动下,镇雄县首个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沛泽苑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正式挂牌成立。
教学点的成立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社区易地搬迁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书法班的一位学员激动地说:“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这些没上过学的农村老年人也能上大学了…… ”
为搬迁群众送去温暖和帮助,沛泽苑社区扎实开展了亲情服务、保姆服务、融合服务、功能服务、志愿服务的“五类服务”。把群众当亲人,让群众有归属感;积极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政策咨询、用工需求等便民服务,积极帮助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维修维护等实际问题,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党员干部积极与其他社区活动联办,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供融合服务,让搬迁群众快速融入城市社区生活;充分发挥各功能用房,提供多元化娱乐方式和文化服务,依托标准化的党群服务中心、老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阅览室等功能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各功能用房的作用,为搬迁群众提供学习、培训、娱乐、咨询等方面的功能服务。社区招募组织志愿者,以搬迁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从搬家入住,居家生活、操家理务等方面提供一对一贴志愿服务。
如今,沛泽苑社区把群众当亲人,热心接待群众、耐心倾听诉求、细心周到办事、诚心服务群众得到社区群众的一致认可。自2019年12月12日,呢噜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迎来了首批搬迁入住的群众,不同的乡(镇)、不同的民族的搬迁群众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与沛泽苑社区工作者们从陌生人到熟人再到亲人。这样的转变,离不开社区工作者点点滴滴的付出。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 娟 实习生 张拯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