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11-17 10:47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昭通,作出了重要指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抓好脱贫攻坚,确保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5年多来,“昭通胜则全国胜”的斗志和压力激荡人心,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展开了一场干部带头、全民参与、攻坚克难的脱贫攻坚大会战。
镇雄县高山大地安置点
市委、市政府立足昭通实际找准“穷根”,确定搬不动群山搬群众的思想,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铁齿铜牙”,把那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山区、生态脆弱地区群众搬出大山,实现既“挪穷窝”更“断穷根”,“让人搬到人该待的地方,让树长到树该长的地方”。大胆探索“进城、入镇、进厂、上楼”的城镇化安置模式,实现由农民变市民的“直过式”跨越,全力推动36.24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谋求发展。规划建设373个集中安置区(点),目前所有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已全部安全有序搬迁入住。在全国最大的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中,昭通就占了3个,跨县区安置人数达7.69万人;总体规模相当于新建了两座中等县城、7个集镇。短短几年时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发扬新时代愚公精神,展现“昭通作风”,跑出“昭通速度”,创造“昭通奇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易地扶贫搬迁只是方法和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终极目的。有着629万人口的昭通,历来是人力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劳务收入占居民收入很大比重。昭通一方面不断加大劳务输出,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劳务“内需”,增加就业岗位。努力把外出务工劳动力稳在输入地,实现稳定就业。对因各种原因返乡回流的劳动力,通过投资拉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扩大扶贫车间和农产品基地、增加公益性岗位等多管齐下实现充分就业。
在迁入地,以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建设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等为重点,已建成5562个蔬菜大棚、1741个食用菌大棚、32.47万平方米扶贫车间、45万平方米配套商业设施,引进电子元件、设备终端、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商户1400余家。以“产业基地+扶贫车间+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搭建农村劳动力就业示范基地,通过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增加本地就业岗位供给。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9.51万人,已就业17.36万人,就业率达 88.98%。在迁出地,聚焦盘活61万亩耕地、79万亩林地、0.81万亩宅基地“三块地”,通过集中流转土地与退耕还林还草还竹、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推行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促进贫困户与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切实增加群众收入。目前,140.8万亩“三块地”已经盘活利用53.08万亩。为加强安置区社区治理,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9个万人安置区(点)均成立了临时党工委(管委会),30个800人以上安置点成立了社区38个,配备社区干部537人,设置楼栋长827名;从迁出地、迁入地以及相关部门抽派人员组建44个便民服务工作组,建立43个调解室、35个警务室,全力做好安置区(点)建设管理、组织搬迁入住、社区管理服务等工作。
目前,昭通苹果、昭通马铃薯、昭通天麻、昭通竹子等高原特色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正由大变强,品牌效应逐步释放。因地制宜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着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优势特色产业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实现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以产业促就业,以产业促发展。按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切实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及时补齐补强了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短板和弱项,有效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学生就近入学。既靠经济发展保障政治稳定,又靠文化繁荣促进人心稳定,还靠现代化治理促进社会稳定。为此,昭通把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作为促进各方面稳定的基石,把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作为手段及方法,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融合格局。在交出高质量脱贫答卷的同时,奋力促进“滇东北崛起”,把全市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变得触手可及。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申正勇/文 通讯员 李东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