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2020-11-11 15:03娜提邀请我摸一下她和妹妹娜迫刚下河抓了准备养起来的石蚌(河蛙),这是我长那么大第一次知道原来河蛙可以这么漂亮,但真的不影响我害怕它。我没有拒绝,伸出一个指头,屏住呼吸摸了摸它的背……咦?凉凉的,有点滑,又有些小凸起,好像也不是很可怕。然而,还没等我把紧张的情绪调整好,娜提就迅速发来下一个邀请:“它的脚摸着更舒服哟,我拿给你试试。”我几乎是“石化”在原地,任由她用手将河蛙的一个脚掌撑开,放到我的食指上。我仍然记得那个食指被河蛙脚掌包裹的清凉触感,但,我当时真的很害怕!
看着那提那双充满热切的大眼睛,我无法拒绝:这对她来说可能是那天最棒的事,让我摸河蛙其实是想和我分享那段欢乐的时光。另一层原因是,此行采访不易,村民有一大半说不好普通话,年纪大一点的甚至听不懂普通话,采访组只能挨个和遇到的人说话,看谁能听懂回应我们。娜提和娜迫这对小姐妹就是最早回应我的人,如果我拒绝了,她们会不会觉得失望……
记者郑海燕采访曼班三队的孩子们
与想象中不同,眼前2018年底已经脱贫的曼班三队并不是焕然一新,它更像是一个“上新”的过程。拿住房来说,村民的房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保持了拉祜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另一部分则是后来再次提升改造时建造的砖房,有厨房和卫生间。生活习惯上,后期加建的砖房为村民专门设计了厨房,一些年轻人也开始使用电饭煲、电磁炉等电器,但大半人家还是很依赖火塘。信息联通上,村里实现4G网络全覆盖,人们也惯用手机,但因为大多不识字,主要是使用了语音功能沟通,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还很有限。还有这里的人,老人最大的改变应该是不再见人就躲;年轻人则是村里脱贫的主要力量,通过发展产业、外出“见世面”,他们了解了一种和老一辈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穿时装、骑摩托、微信卖茶……细小的改变透露着他们在努力融入这个时代;孩子在医院出生,在校园成长,大多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会写汉字,也玩网络游戏,也想上大学……
记者郑海燕采访曼班三队的孩子们
三天蹲点,采访并非一蹴而就,每个人物形象的丰满,每种现象背后的故事,都是经历数天时间挖掘才得以逐渐完善。大概是观察的太多,也为了交流时方便,我开始不自觉模仿村民的生活习惯。一次采访结束后,我在一位村民家楼下蹲着整理素材,一回头发现新进报社的雨桐也蹲在旁边整理自己的内容,浦美玲老师结束采访与我们汇合时,见大家都在忙,也默默蹲下开始整理笔记,她忽然回头问我:“你有没有发现,蹲着真的好放松啊。”此时,我们三个女记者,居然在路边整齐的蹲了一排,这“画风”现在想来真是绝了。
记者 郑海燕
回来的路上,我脑海里闪过很多念头:你说一个人“走出大山”需要多久?老人的答案可能是为什么要出去;年轻人的答案可能是等学好普通话,等卖了茶买个车;到了那些正在长大的孩子这里,答案会不会是从曼班三队到勐海县城这1个半小时的车程?从这点上来说,我感到自己是幸运的,虽然父母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长大,却非常重视对我的教育,鼓励我出去走、大胆闯。如今,我选择了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这个职业的特点,又让我站到父辈没有的角度,看到了更多未来的可能性,也印证了那些成长路上遇到的挫折没有一个会白费。这让我想起采访娜四在茶山上那天,我问她,你觉得现在种茶和以前打工相比,你更喜欢哪个?她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说:“打工只有我自己能得着(受益),如果种茶,以后我的孩子也能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