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11-02 15:10近年来,盐津县加快推进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保障体系,有效提升了特殊贫困群体的生活质量,筑牢了农村特困老年群体幸福保障网,让特困老人找到幸福。
走进盐津县中和镇幸福家园中心敬老院,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硬化的道路,宽敞有序的院落,一排排干净明亮的老人宿舍,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景观。老人们三三两两,或看电视、或聊天,悠闲自得,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笔者看到,今年67岁的老人晏仕荣在院坝里正带着其他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着音乐带给他们的欢快。
老人们于敬老院内的凉亭里小憩
晏仕荣老人正带领大家排练文艺节目
晏仕荣老人是盐津县普洱镇箭坝村人,1982年从部队退伍回乡,因家人先后去世,心灰意冷的他离开家乡,靠打零工维持生活。2011年,在政府的动员下,入住中和镇幸福家园中心敬老院,享受国家集中供养。满脸幸福的晏仕荣说:“现在的生活相当好,每天都有肉吃,如果我们不是过这种群体生活,你就是有食材,也做不出这样好吃的食物。”
晏仕荣老人【右一】)与老伴姚云凤老人【左一】携手散步
2015年6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晏仕荣老人,与同住敬老院的独身老人姚云凤办了结婚证。太阳暖和的时候,这对老夫妻总喜欢牵着手在院子里散步。此外,作为一名老党员的他还积极参与到敬老院的工作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宽敞明亮的敬老院食堂,老人们等待饭菜上桌
敬老院护工正细心地替老人们夹菜
目前,盐津县有老年人口4.854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18%,是一个快速进入老龄化的县,特别是特困人员群体更为突出,共有特困老人2294人,其中失能417人、半失能679人、能自理1198人。为解决这部分群众的供养问题,盐津县先后在4个乡(镇)修建覆盖全县的公建公营农村敬老院,扩大集中供养规模,截至目前,以医养结合的模式,集中供养541人,其余人员采取分散供养。同时,还把供养餐食标准调高到每人每月832元,月零花钱也调至100元。
护工正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
盐津县中和镇敬老院的陈光寿老人说:“在这里样样都比家里好得多,多亏了共产党的好政策!”
据盐津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负责人张景奎介绍,为让特困老人能够留得下、住得好,县民政部门不断提升所有敬老院吃、穿、住、医等服务水平,在2018年以前全县只能集中供养生活能自理的特困老人,2018年以后失能人员也全部纳入,只要有意愿的都可纳入进来,有意愿需求的特困人员都能入住。
敬老院医生正在为老人听诊
敬老院内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盐津县在养老服务工作中,将进一步抓紧完善“党建+社会救助”等新型社会救助工作模式,有效提升特困供养监护服务水平。紧紧依托“4+2”网格化管理模式和“挂乡包村”制度,构建县、乡、村三级齐抓社会救助工作的运行机制,通过“党建+社会救助”工作的有序推进,加强各级组织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有效提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监护照料质量,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就医就诊保障、监护照料服务落实等工作的针对性更强、时效更快。
(通讯员 李昌忠 李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