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网评丨从“一滴水”说起

 2020-10-28 14:44  来源:昭通新闻网

有一个山村终于通自来水了,家家户户门前都安上了水龙头,一开龙头就来水。这是脱贫攻坚带来的新变化,村民们感激不尽。

然而,这个山村告别了几公里外挑水吃的历史,却没告别落后的生活习惯,牛羊满山跑,家鸡满村飞,草木受伤,村子弄脏,生活环境乌烟瘴气。特别是,一些村民舍不得花钱换水龙头,让水长期“滴”着。一位70多岁的退休老人,回村居住,见了十分心疼,自己花钱,换掉“滴水”的水龙头。奇怪的是,换过的水龙头,有些仍在“滴水”。老人仔细查看才发现,这些水龙头没关紧,以致“滴水”不止。他没责怪这些村民,只是默默地行动,见谁家的水龙头“滴水”就过去关紧。村民们不好意思了,自觉关紧自家的水龙头。老人又默默地行动,天不见亮,拿着大扫帚,从村头扫到村尾,天天如此。村民们不好意思了,见自家养的鸡群满村乱屙乱拉,也自觉行动起来,管束自家的鸡群。牛羊不在指定的范围放牧,山上的一些草坪和树木被牛羊践踏啃食,就这样死去。老人又默默地顶着风雨,上山把这些牛羊驱赶到指定的范围。村民们不好意思了,又主动管束自家的牛羊。有几个村民学着老人的样,带头打扫村子,带头驱赶牛羊,村民们互动起来,形成一支“环保”队伍,共同管理牛羊和鸡群。没多长时间,这个村子就彻底改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驻村工作队员以此为契机,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力走市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观念随着改变,劲头更大了,竞相奔走“致富”路。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发展的根基。我们保护好它,才有充足的发展后劲,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可能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这就是“环保”意识,有人“带动”才会唤醒大众,这种“意识”才会植根大地,变成共同行动,继而开花结果。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坏习惯要一点一滴改过来,好习惯才会一点一滴养成。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决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根。我们要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身体力行,带头做好。这种责任和义务还要薪火相传,接力下去。 

“环保”行动不仅要从“我”做起,还要从“小”做起,珍惜“一滴水”才会珍惜我们的大江大河,让“碧水清波”永远靓丽;珍惜“一草一木”才会珍惜我们的大小山林,让“不老青山”永葆活力。行动才是最好的榜样,这一点,说得多不如做得好!

作者 李云飞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