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彝灞村的气象

 2020-10-26 15:34  来源:昭通新闻网

稻田里的秧苗正在含苞、扬花、灌浆,地里的青包谷撑裂了外壳,多数农作物趋于成熟。丰收在即,火把节也就到了。彝族特别注重仪式感,每年举办火把节,欢庆即将到来的收成。丰收,对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民族来说,都是件非常高兴的事情,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现在的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庆祝丰收的节日,也有其他民族一起欢庆。

今年,乐居镇把年轻的劳动力向外输出,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又组织在家的群众发展产业,实现全镇整体脱贫摘帽。今天,中河村的彝灞新村就在举办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表达一下脱贫奔小康的喜悦心情。

一大早,广场的寨门前,左右各站着一长排人,穿着彝族盛装的少男少女们,两手抬着竹筒杯,用彝腔唱着:“素姆底韦俄,确博各拉索……”这是彝语的歌词,汉语意思是:“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这是彝族迎宾的仪式,竹筒里盛满了美酒,进入寨门的客人,都要喝上一口。参加庆祝活动的人很多,有本村的彝族同胞,也有外村的彝族同胞,有本村的汉族同胞,也有外村的汉族同胞。大家手牵着手,形成无数个同心圆,围着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此时,在这个热情高涨、团结的舞池里,专业的人也很难分辨出谁是汉族,谁是彝族。当地人都说:“火把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春节是团圆的节日,不管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大家都一起欢度,中华民族一家亲嘛。”

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谁也不甘落后,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愿掉队。现在,彝灞新村里的房子,样式都整齐划一,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谁家是彝族,谁家是汉族。不过也有鉴别的方法:一是看户口册;二是看他家房梁上,是否还吊着三个篾兜兜,这是彝族人装有家族史的灵物,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是一个民族的文脉;三是看生活习惯。到了彝族人家,见面有三礼:进门一巡转转酒,坐下一个茶罐罐,聊天佐有坨坨肉。

彝灞新村原名叫作彝家塆塆,这是一个不断变迁的地名,追寻地名的变迁,可以学习到悠久的人文历史。这儿有4个村民小组300多户人家,其中彝族有50多户160多人。最先在这儿居住的人家是彝族,姓杨。再后来,有一户尤姓人家到来,人口渐渐地增长,成为这里人口最多的一个姓氏。由于最先居住的是彝人,所以叫彝家塆塆。由于是杨家长期居住,又叫杨家塆塆。后来尤家人口多了,有人叫尤家塆塆。尽管在地名前冠上姓氏,但是没有跳出“塆塆”这个地理特征。这个塆塆是椭圆形,左右各有一条山脉环拱,犹如人的双手合抱,开口向东方,正对着平坦的洒渔坝子,背对西方,靠着巍峨的阿鲁伯大山。塆塆周围的山体,基本由页岩构成,页岩容易风化,变成土壤。人们常用“一块石头4两油”来形容页岩风化后的肥沃。这种土壤适合种庄稼,页岩风化变成细细的尘土,容易蓄住水分,透气性好,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庄稼的成长特别有好处,出产的洋芋含粉量高,吃在嘴里十分香糯。村庄的上边,靠近山脚下,塆塆的内弯顶端,有一眼清澈的泉水,从古至今就不断地汩汩外涌,人们称之为“彝灞”。这是一个彝语地名,意思是像母乳般甘甜的水。这水质的确好,清澈、润滑、透亮。用玻璃杯泡茶,可以清晰地看到亮晶晶的茶毫在水中飘荡。经质检部门化验,彝灞的水质符合饮用标准,现在由乐居镇政府修建蓄水池,安装水管引到每家每户,这个自然村较早地喝上了自来水。有彝灞这么一股甘甜的泉水常年源源不断地流淌,每家的小菜园里,从来不空着,一年四季都有时令蔬菜在成长。土地肥沃的地方,人勤地不闲,种瓜得瓜就有指望。富饶的地方宜于生存,人烟自然就稠密。

流水有痕,润物无声。党的惠农政策,就像彝灞的水一样,沁入每个人的心脾,党的政策落实在哪里,哪里就是一派春意盎然。抬眼在彝灞新村里看看,一排排新式楼房,一条条平坦的道路,这就是新时代、新农村的新气象。乐居镇争取上级支持,在这里修建了一个文化大院,还配备有一个千人广场。文化大院和广场正处在小区的中心位置,有篮球场、乒乓球桌、阅览室、棋牌室等,这是村民们开院坝会的地方,也是晚上跳广场舞的地方。初建时,中河村“两委”落实镇级规划,引导群众在广场周围建房,原则上是建新拆旧,控制建筑面积,保住耕地面积。由村“两委”统一房屋外形和外墙颜色,房屋与房屋之间统一间距,做到一村一风貌。每家门口都有宽敞的水泥路,路旁都栽上常绿树木。新村里种上许多石榴树,代表着人们团结的心愿。树上,开着火红的花儿,也坠满了像红灯笼一样的果实,看着就喜庆。路两旁分别有两条沟,一暗一明。暗沟用于排放生活污水,每户人家厨卫设施都配套齐全,分别建有化粪池,生活污水统一排放、集中处理。明沟流淌着从彝灞引来的泉水,四季长流,叮咚作响。明沟是用毛石支砌,沟底用石板铺设。据说石头是水的肺,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犹如人的肺泡,过滤着水中的杂质。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又经过石缝过滤,更加清澈透亮。你看逆流而上的鱼儿,身上的鳞片在阳光照射下,透过清澈的泉水,依稀可以看到,银亮闪动。由于有落差,沟底每隔三五丈,就有一个小小的滚水坝。所以,走在路上,都能够听到流水的声音。现在,每户人家都把原来的老旧房屋拆除,修建成一幢幢砖混结构的小楼。村委会准备把彝灞新村打造成集观光、民宿、生态康养为一体的新家园。

我初识彝家塆塆,是在刚刚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接手的工作是一个国际性的造林项目:德援造林工程。分配任务时,我的造林面积不多,但是我负责的片区成活率和保存率较高。造林3年后,验收时,我们村的造林面积占了全乡验收合格面积的70%以上。在这项工作中,有如此成绩,得利益于村“两委”宣传到位,群众发展意识强。他们觉得,造林不仅绿化了大山,而且还有经济效益,所以配合积极。记得,在那个秋雨绵绵的早晨,我和一个村干部,准备上山去作造林的技术指导,刚到山脚下的彝家塆塆,雨就下大了,看这个秋雨的架式,一两个小时不会停歇,村干部知道我是彝族,就带我到一户彝族人家去避雨。

在彝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喝茶和饮酒。进屋看到一位满面红光、头发和胡子都白了的老人,坐在火塘旁边,正用一个茶罐熬茶,这叫喝炕茶。听他讲话的声音和看身形,估计才四五十岁,但聊天中了解到,他已经83岁了。他倒了一盅茶水给我们喝,接着说,再来一杯凉开水吧!于是,就在每个人面前摆上一杯自家酿造的白酒。原来他们是把高度白酒叫作凉开水。喝炕茶是彝族人留客的一种方式,因为需要大把的时间来煮熬,主客双方坐下,一边烘焙茶叶,一边品鉴茶叶的清香味,一边煎熬茶水,一边畅谈对生活的感悟。不一会儿,老人从楼上捡下一提篮核桃,用一个小锤子轻轻地砸,把一个个核桃砸得崩裂,拿在手上轻轻一剥,核桃仁就与核桃壳分离。我们把核桃仁投到嘴里慢慢咀嚼,然后喝上一口茶水,或者是一口白酒,让茶水或酒水,在口中跑遍,不一会儿,满嘴生津,接着吞咽下肚。此刻的舌齿之间,特别香爽、甘醇。由于核桃油润,喝了白酒和浓茶,嘴里的油腻感就没有了,酒水却把心底的话撵出来。我们和老人海阔天空地聊天,聊家族的迁徙史,聊农作物的成长,再聊山上的树苗栽得咋个样了。

我们在喝炕茶、聊天的时候,老人的妻子用提篮装了大半篮鸡蛋,放在火炉边,把一口炒菜用的铁锅,放在火炉上,舀一勺白色的猪油,放在铁锅里,随即听到油与水分接触的爆炸声“噼里啪啦”地响,猪油逐渐变小,很快就融化完了。接着她把鸡蛋一个个地打破了,倒入铁锅里,一时蛋花翻卷,如海中波涛,散发出阵阵浓郁的蛋香味。然后她用一把锑勺,翻弄着锅里的鸡蛋,把炸熟的翻在上面,又把没有炸到的鸡蛋,翻在下面,让油炸熟。当所有鸡蛋基本炸熟了,就用锑勺把锅里的鸡蛋杵碎,接着,抱来蒸饭的甑子,从里面倒出一些金黄色的包谷饭。这是用黄色玉米做成的饭,吃在嘴里的时候,不能说话,容易把包谷饭吹出,更不能用嘴呼吸空气,容易把饭吸到气管里。现在吃包谷饭时,用鸡蛋炒来吃,多放猪油,包谷饭不会糙嘴,也不会满嘴跑了。用鸡蛋和猪油炒出来的黄色包谷饭,吃在嘴里松软、酥脆,特别香醇。

事隔20年,每当遇到燃烧柴草,我就会想起柴火炒鸡蛋饭的清香,以及那个浓浓的炕茶味,也许,这就是生活的记忆。如今生活变了,喝茶的器具变了,待客的方式,也变了。但是,生活的味道,似乎还没有变,犹如浓浓的炕茶,依然在回甘。

作者  普顺良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文学 民族团结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