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10-20 10:34寻甸县塘子街道山后村的苗族群众载歌载舞,欢庆从大山中搬迁到适合生存发展的小海新村。新华社
开栏语 光阴荏苒,转瞬间“十三五”即将画上句号。回眸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从今日起,本报推出《辉煌“十三五”喜看新变化》专栏,展示我市“十三五”期间的新作为、新成就、新变化,展现广大市民的获得感、体验感、幸福感,鼓舞全市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加油鼓劲。
上午10点,提着大包小包的李顺英从菜市场满载而归。坐上回家的电梯,她遇到正要去家门口就业“扶贫车间”上班的周小霞,原本来自东川区两个乡镇的她们,因为易地搬迁成了邻居。
在2000多公里外的南京,刚成为南京大学大一新生的禄劝学子刘杨正在图书馆复习功课。休息时,刘杨想到,家里危房改造后搬了新房子,爸爸要去商场挑选新电视,心情就非常愉快。
中午,正在厨房忙碌的张国培接到侄子打来的电话:“今晚有11名游客要过来吃饭,你准备好饭菜,还有羊肉。”曾经一穷二白的他如今当上了农家乐老板,依靠寻甸县倘甸镇优美的山村景色,生意非常好。
分别住在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的3家人,这几年的生活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过上了好日子,他们的小康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昆明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为主战场,推动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项目向贫困地区集中、资金向贫困地区聚集、力量向贫困地区配置,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全市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寻甸县于2018年实现摘帽,2019年东川区、禄劝县宣布摘帽,截至目前,全市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改善贫困地区条件
让生活更美好
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了禄劝这个常住人口6万多的小县城:禄劝一中曹璇以714分的高考总成绩跻身全省前50名,刷新禄劝高考的最好成绩。
禄劝虽然曾经是贫困县,但是对学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输其他地方,近两年都有考生陆续被清华、北大录取,“穷县办富教育”也成为禄劝的闪光名片。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到教育的扶贫当中,高中阶段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免书费的“三免一补”政策,每年还补助2500元生活费,这些政策的实施,让高中生家庭减轻经济压力,学子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在距离禄劝县城90多公里的则黑乡拖木嘎村,险峰峡谷间,已建起幢幢小楼。
拖木嘎村位于普渡河畔,但山高河深,只见流水而无水用,村民常常形容自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里也是则黑乡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缺水最严重的边远村。
投资553万元的光伏提水工程,给村民带来了好生活。通水、修路、建新房,拖木嘎村变了样。原来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渐渐回乡,因为“乡里有好酒”。依托落地则黑乡的云南省郎之汤酒厂,回乡的年轻人不仅可以学习酿酒,到酒厂务工也有不错的收入。
昆明市把改善民生尤其是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安居保障、引水安全、基础设施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东川区探索出一套“四全六配套”的易地搬迁东川模式,并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健康扶贫工程先进县(区)、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先进县(区)。禄劝县教育扶贫工作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中屏镇火本村、撒营盘镇本增村危房改造成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试评价工作会、全省现场推进会的示范观摩点。寻甸县创新“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大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模式,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在全市首创“双讲双评”工作机制,后形成“三讲三评”成为云南省“六小创新”之一在全省推广。
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奔小康更有底气
虽已入秋,东川对门山易地搬迁安置点的蔬菜分拣车间里依然热火朝天,每天都有30多人在这里上班,豌豆尖被精心分拣包装好后,成品将发往北京、上海、港澳台等地。起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电子元件加工车间,已吸纳58名搬迁户及附近村民在这里务工,经他们制作出的电子元件销往全国各地。工资分为计时、计件,月收入可达1000元至3000元不等。楼上生活、楼下就业,就业“扶贫车间”已成为促进搬迁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这些就业“扶贫车间”又从城区建到田间地头,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调动了当地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红、橙、绿、金、蓝,成为这两年寻甸甸沙乡产业的“关键词”。巩固扩大烤烟种植“金色”产业,培育发展工业辣椒“红色”产业,壮大泡核桃、甜脆柿等“橙色”产业,提升能繁母牛生态养殖“绿色”产业,培育小龙虾等新兴“蓝色”产业,产业造血功效逐渐显现。刚过去的“消费扶贫电商节”,寻甸红皮土豆上线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土豆将以基地直采的方式,通过消费大数据、商品分级、公共品牌推广、新零售渠道支持等壮大寻甸马铃薯产业。
昆明市认真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生态补偿等要求,开展“百人出村、千人出乡、万人出县”劳动力转移工程,积极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示范”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立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坚持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的兜底政策,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来源: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