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10-19 10:47“垃圾不见了,道路变宽了,违建拆除了,通行更畅了……”在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中,巧家县巧用“加减乘除”法,有效破解一个个工作难题,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用“加法”提升参与度
巧家县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最根本保证和最关键措施,建立健全以爱卫行动为主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用“小网格”织密城乡爱卫行动“大网络”,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域推进”的工作格局。聚焦餐饮服务环境“不达标”、农贸市场“脏乱差”等“老大难”问题。组建“净餐馆、管集市”专项行动党员先锋突击队34支,吸纳市场监管局、城管执法局、农业农村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局等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其它网格责任单位党员干部668人,大力开展“净餐馆、管集市”专项整治。充分利用“鹤舞金沙·精彩巧家”党员志愿服务平台,以支部党员为骨干,发动1.1万余名党员和9000余名群众成立城区党员志愿服务队106支、农村党员志愿服务队178支,结合开放性“主题党日”下沉网格单元中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820余次。
用“减法”消除问题账
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通过干部入户调查摸底,反复向群众宣讲政策,帮老百姓分析旱厕污染危害和冬季如厕、洗浴等困难,算好健康账、经济账,村民们的观念也逐步得到转变,从过去的“要我建”变成了“我要建”,纷纷自觉投入到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中来。“刚开始修厕所时老百姓思想认识不到位,持怀疑态度,认为修不修都无所谓,又觉得修在家里很麻烦。后来,通过我们耐心劝导,做宣传动员,讲好处、讲利弊,很多老百姓都主动修厕所。”巧家县新店镇副镇长黄天军说道。
在医院、学校、农贸市场,原有的厕所都“变颜换色”,穿上了“新衣”。“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厕早已不是那种肮脏简陋、臭味熏人的简易厕所了,基本上都是水冲式高档公厕,不光造型美观,还实行全天候保洁,密闭封盖化粪池,基本不会影响到周边环境卫生。”县城管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道。“学校原来的厕所是定时放水式的马桶,现在是按钮式的马桶,连水龙头都是感应式的了,卫生环境都大变样了。”巧家县新华小学的小学生感慨学校厕所的巨大变化。
用“乘法”扩大覆盖面
围绕健康生活杜绝陋习、爱国卫生防疫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开展活动,以106个县城区域网格和178个农村网格为爱卫行动宣传网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平台、宣传资料、标语广告、板报专栏、村组大喇叭、微信群、户外LED显示屏等形式,广泛宣传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的意义、目的、内容、措施,大力宣传健康文明生活“六条新风尚”,营造“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的良好氛围。同时,探索建立“红黑榜”等定期公示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广泛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到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中来,让每个人都成为健康第一责任人,让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除法”改陈规陋习
围绕破除农村卫生习惯差、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陋习,巧家县精准施策,通过以“党旗引领、群众主体、部门联动、制度保障”的方式,调动“全民总动员”,凡有碍观瞻、影响形象的一律整治清除,凡有污染的一律整改落实。
在巧家县城,党员干部自带扫把、夹子、铲子、手套等对楼道内电动车和废弃物、流动广告牌、乱贴乱画的小广告等进行全面清理,不留死角;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精细化擦洗、消毒,清理卫生死角;组织志愿者在主城区干道两旁,引导群众文明出行,劝导车主们车辆要有序停放,大大减少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同时,在城区定点投放“蓝、红、黄、绿”分类垃圾桶,促使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一位在县城居住多年的老人说道:“垃圾桶就在我家楼下,以前的大垃圾桶臭味很浓,给我们附近住户造成很大困扰。现在分成4个分类垃圾桶,味道也没有了,还很干净整洁,环境也变好了。”
在巧家的乡村,全面推行村民“积分制”管理,组织工作人员根据积分评定标准对群众进行积分评定,村民每月可用积分到“爱心超市”换取菜油、洗衣粉等生产生活物资,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养成良好习惯,提振精神面貌。“爱心超市让老百姓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整个村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巧家县药山镇麦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向清银说道。截至目前,巧家县试点成立“爱心超市”27个,累计兑换物资价值270余万元,惠及群众50000余人。
(通讯员 余朝波 周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