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9-23 17:03乡村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4月以来,向家坝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大坪乡村治理委员会为试点,弹好10部曲,积极探索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深化村民自治,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持续增强。
强化引领定目标
在水河村大坪乡村治理委员会试点工作中,向家坝镇始终坚持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朝着“同参与、齐管理、共发展”的乡村治理目标迈进。
举贤任能配班子
在村党总支的指导下,采取群众互荐、村民自荐、组织推荐等方式,产生了乡村治理委员会初步候选人名单,经审核把关后,召开村民户代表会,投票选举产生9名政治可靠、乐于奉献、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示范性强、有威望的治理委员会委员,推选片区党支部书记杨阶强担任治委会主任,切实加强党组织对治理委员会的领导。
多措并举造氛围
通过入户拉家常、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大小喇叭播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开展乡村治理委员会工作的目的与意义,切实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配合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截止目前,共召开村民议事会、户代表会11次,入户宣传46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90份,办宣传栏8期,播放大小喇叭369次,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氛围。
同商共议建制度
结合本组实际,大坪乡村治理委员会先后召集村民户代表会议,逐一讨论并通过了治理委员会工作职责、治理委员会议事规则、村民议事制度、道德评议制度、“门前三包”制度、饮水收费制度、垃圾收费制度等10项制度,与村民共同讨论制定通过了村规民约,明确了大坪乡村治理委员会是在水河村“两委”的领导下围绕大坪公共事务开展自治活动,接受村党总支及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自治工作整体推进有序。
紧扣重点明职责
结合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实际,明确治委会紧扣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事项开展集体协商议事的机制。围绕村民矛盾纠纷,开展纠纷调解;围绕村规民约,遏制陈规陋习,培育淳朴民风,倡导文明新风尚;围绕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土地流转等开展为民服务;围绕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三留守”、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开展关心关爱。同时,结合治委会委员个人特长,设置卫生委员、调解委员、治安委员等职位,各司其职抓好治理委员会工作。
上下联动织网格
在“市—镇—村”三级网格管理的基础上,整合综治网格单元、党建网格单元,根据大坪实际情况,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将大坪划分为9个小网格单元,由9名治理委员会委员担任网格员,在小网格单元的基础上按照不多于10户的标准建立互助小组,由互助小组按照政策互学、治安互防、困难互帮、产业互助原则开展工作,网格员在治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收集民情民意,指导做好人居环境、操家理务、产业发展、社会治安、移风易俗、就学就医等工作,一网服务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立足实际谋创新
大坪乡村治理委员会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结合本组留守儿童多的实际情况,每周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按照“三落四化”要求(即:乡村治理落实、落小、落细;活动开展日常化、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组织28名留守儿童在活动室开展“趣味课堂”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关爱,为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增添了生机活力。
正向引导强激励
为激发村民积极参与自治,增加内生动力,治委会成立了爱心超市,制定积分评定标准,由治委会根据村民实际表现及参与有效的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打分,分数评定并经公示无异议后,村民即可以使用获得的积分兑换超市内的物品。“以表现挣积分,用积分兑物品”的模式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革除陋习、争当模范榜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爱心超市积分榜成为村民互学互比互促的新舞台。
群策群力办实事
大坪乡村治理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协调争取上级支持资金209万元,先后解决村民小组活动室无吊顶、室内回音大无法正常使用问题;在活动室内安装音响、购买电视,解决群众娱乐设备问题;整治塘坝,解决塘坝渗漏安全隐患问题;加宽到组公路200米,解决公路狭窄不便汇车问题;建设灌溉池9个,铺设管网12000米,解决村民生活生产用水问题;硬化到户便道2300米,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截止目前,大坪乡村治理委员会已召开议事协商会4次,收集和反映村民当前密切关注的问题28个,调解矛盾纠纷18起,开展卫生示范户评比4期,评出“先进户”8户,“后进户”4户。
一统三治求实效
在探索过程中,向家坝镇始终坚持党建统领,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通过治理委员会试点工作,大坪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是人力资源得以整合。在大坪乡村治理委员会试点的过程中,充分整合市、镇、村、组四级人才资源,主动对接市直挂钩部门,发挥镇级指导作用,积极调动乡贤能人作为治理委员会主力,发挥村民自治功能,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使乡村治理委员会成为了汇聚各级力量,包揽各方人才,齐心共谋发展的基层阵地。二是群众观念发生转变。经过近几个月的工作开展,大坪村民自治观念明显增强,逐步“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向“自己的事自己办”过渡,由“要我建设家乡”到“我要建设家乡”转变,主动参与本村治理发展。三是村民“四感”显著增强。村民矛盾纠纷得到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得到关爱,环境卫生大幅提升,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乡风文明得到改善,“生态宜居型村庄”建设初见成效,大坪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获得感“四感”持续增强。
(通讯员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