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9-18 14:55今年4月,我到两碗镇三角村走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看到这个苗族聚居的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由得又想起那个腼腆、内向的苗族女孩。
20多年前,我刚师专毕业不久,被分配到县里最偏远的中学,成为孩子们的英语老师。学校位于两碗集镇后山坡上,背后是绵延起伏的大山。那时正在“普九”,学校很缺老师。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孩子们陆陆续续背着被褥和书包到班上报名。中午时分,一个脸颊冒着汗珠、穿着洗得有些发白苗族服装的女孩,胆怯地走到我的面前,小心翼翼地松开紧握的拳头,拿出一张湿漉漉、皱巴巴的一百元钱,双手递到我面前。我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她手中的钱已经被汗水浸湿了。“出生年月、民族、家住哪儿、父母做什么的?”我像问其他孩子一样,一边询问她,一边填写她的基本信息。“老师,我叫阿芬,我是苗族,我家住在三角村。爸爸和妈妈都是农民。”“你家有多远?”“从家里走到学校要走3个多小时。”天啊!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的眼神在女孩脸上停了好几秒钟,心里有着难以置信的感觉。我从宿舍到学校爬坡十分钟左右,都有点累得受不了。
三角村是水富深度贫困村之一,山高谷深,交通极为不便,村民世代从事传统种植,除了种植洋芋和玉米,几乎没有其他产业。不少村民住的是串架房,还有一户村民住着用玉米杆做成挡墙的杈杈房。睡的床是用树杈和木块做成的,铺上山草垫底……到学校的第二天,一个老师告诉我。
真是不容易!这些十多岁的孩子,唯有读书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我是一名老师,我就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我不能在这里混日子。开学第二天,我便在心里暗暗地告诫自己。
我了解到学校每个班都有苗族孩子,交通不便致使他们的家庭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阿芬是三角村为数不多的独生子女。她的父母应该很开明吧。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要去她家进行家访。
没过多久,我所教的班级有个老师提议组织学生去三角村秋游,得到了学校的同意。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四的早上,我给学生上了早自习和第一节课,便和那个老师带领两个班的孩子沿着两碗集镇到三角村公路出发了。虽然公路坑洼泥泞,孩子们仍兴致很高。一路上,歌声嘹亮,笑声不绝。但没过多久,我就放慢了脚步。蜿蜒曲折的公路,要走多久才能到呢?“老师,我帮你背包包。”我转过身看,是阿芬。她低着头,脸红红的,感觉是鼓足勇气才开口。我有点犹豫,没有说话。“老师,你放心嘛,我不会走在你前面的。”说完,她快速跑上来取下了我肩上的挎包。走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孩子们丝毫没有累的感觉。班长走在最前面,高举红旗向大家示意:同学们跟上!同学们跟上!中午时分,我已经精疲力尽,有点后悔了。阿芬一直在我旁边,看到我停下了脚步,就说“老师你歇一歇”,然后对着前面的队伍大声喊道:“你们走慢一点,等一等老师。”“老师,我们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了。”阿芬在鼓励我。“才走一半,到底有多远啊?”此时已没有退路,我只有坚持下去!又走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终于,下午4点半,我们到达了水富海拔最高的村委会——三角村委会。再往前走,不远处是三角小学。在学校操场边,我和孩子们坐下来喝水、吃面包,原本还想搞的一些小游戏也免了。大概休息了十分钟,我便催促大家赶紧往回走,天黑了,就麻烦了。有人说,走公路远,走小路近。于是,我们决定走小路。下山!下山!第一次走又陡又窄的山路,我的腿在发抖。阿芬一直紧跟着我,不时提醒我注意路滑。虽然一直是下山,直到晚上7点,我们才安全回到学校。孩子们和往常一样,上晚自习去了。
我回到了宿舍,躺在床上,全身都痛,想起今天连续11个小时不停的行走,不由感叹农村孩子的坚韧和吃苦耐劳!班长举着红旗一路奔跑、孩子们紧随其后,阿芬跟随我形影不离……多年以后,说起这次三角之行,我仍然感叹不已。
期中考试过后,学校又来了新老师,教务处重新排课,我不再上阿芬她们的课。没有去阿芬家走访成了我的遗憾。
教书的四年里,我被乡上推荐到县里参加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参加全县禁毒知识竞赛……被县里表彰为“优秀教师”。最难忘的还是刚到学校时,看到苗族女孩阿芬的情景。我从心底里感谢阿芬,在城里长大的我,知道了农村的艰苦,看到了生活的不易,懂得了肩上的责任……
后来,我被调到县城的一个单位工作,很少再去三角村。再后来,县里把两碗集镇到三角村公路硬化工程列为惠民实事,公路的通行能力得到了提升和改善,这为脱贫攻坚创造了条件。三角村坪头组被确定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特色风情苗寨,将原居住在茅草房、杈杈房、岩洞的苗族群众搬迁到苗寨新居。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三角苗族同胞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巨变。
今年,我先后两次到三角村。每到这里,我都想请村上的同志帮忙打听阿芬的情况,却又怕给他们添麻烦,一直开不了口。转念又想,也许阿芬早已走出了大山,生活在别处。不去打扰她平静的生活,不好么?就在心里默默祝福她吧。
祝福阿芬!祝福三角!
(作者: 王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