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9-18 14:50书载,昭通回族是从陕西、南京等地或从军、或传教、或经商来的。在这片土地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他们在与汉、彝、苗等各民族兄弟和睦相处、互融互通之时,也保持着独特的习俗和饮食文化。
白白的、圆圆的,像天上的一轮满月,这便是回民小吃糯米粑粑了。因其柔软甜糯,味美价廉,在清真餐馆、街头摊点或回族家里,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糯米粑粑的主料是优质糯米,辅料是红糖、蜂蜜、苏子、花生、核桃等。传统的做法是:精选糯米淘洗去杂质,浸泡后磨粉阴干备用;将红糖、苏子、花生、核桃等放在石臼里舂细后,加上蜂蜜、桔皮粉等调成馅(馅料也可用红豆煮熟后制成秧沙,亦可根据各自喜好自由搭配);开水冷至80摄氏度左右,倒入糯米面中,充分揉和至柔软滑润不粘手时,洗净铁锅置于支架上,用干松针(俗称“松毛”)点火烧热(锅底最好打上少许菜籽油);手上涂抹些许糯米面(避免面团与手指粘连),取适量面团搓圆再捏成窝状,取适量馅置于其中,慢慢捏拢开口处,去除封口的面结,再揉成圆,用双手把包馅的面团拍扁,形如满月时,置于锅底,以文火反复烙烤,待颜色呈微黄色(粑粑腹中鼓气)时,就可出锅食用。糯米粑粑做得最好的标准是形如满月,厚薄均匀,瓤馅到边,无破损,不漏糖。为了控制火候,一般不使用木柴,而是用干松毛。出锅的粑粑则放在垫好青松毛的小簸箕里,这样,既可以保温,又能防止粑粑相互粘在一起,吃起来有一股松毛的清香味。
糯米粑粑,是回族用来招待“贵客”“上宾”的美味佳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生活并不富裕,只有在农历正月间才有机会享用它呢。
小时候,正月间,妈妈总是准备好充足的糯米面和苏子糖,招待来家的我的老师、同学和亲戚。
关于糯米粑粑,回族中还流传着一则“试姑爷”的趣事。在正月农闲季节,正是回族青年男女“找对象”的好时机。当男方看上中意的姑娘时,就会让媒人带到姑娘家去“相亲”,姑娘家就做糯米粑粑来“招待”他。用现今“时髦”的话来说,糯米粑粑是当时待客的“高大上”美食,用它来招待未来的女婿最合适——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热气腾腾的糯米粑粑刚一起锅就被送到“准姑爷”手里——直径足有五寸,薄而软,非常烫手,里层包着的苏子、核桃、花生与糖调制而成的馅,在高温的烙烤下已经融化,从哪里下口、怎么吃才能做到不滴糖露馅,确保优雅的“吃相”,成了女方父母考查前来相亲的小伙是否聪明能干的“试金石”。如果小伙吃法不正确,导致被糖馅烫伤,或者吃相不雅——馅汁流到嘴角、手上、滴溅到衣物上……那就成了“包(憨)姑爷”,小伙子要想娶到中意的姑娘可就难了!换句话说,能否正确而优雅地吃好糯米粑粑,成了女方探查男方随机应变能力及谈吐教养的“非常方法”啦!
正确的吃法是:左手五指散开微微上翘,掌心成窝,粑粑放在“窝”里,右手从中间轻轻把粑粑上层提起,撕出一道小口,冒出热气和糖汁,边掐边蘸馅吃。吃完上层,手势微收,再从下层的边沿掐吃或折叠起来吃,这样就不会露馅、烫手、闹笑话了。如今,主人总会把糯米粑粑盛放在盘子里让客人食用。人们咬上一口,糯米的香味就着糖汁的甘甜在唇齿间游走,暖心暖胃,一口气可以吃上两三个呢!
糯米含有糖、钙、磷、铁、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苏子则具有除痰降气、止咳定喘、润心肺、治胸闷及大便不通等功能。
糯米粑粑除了可口的味道,还有很多寓意:红糖苏子、秧沙馅意为红红火火、香香甜甜;糯米面意为黏黏糊糊、难舍难分,圆形则意味着和美、团圆,吃了它,代表团结和睦,同德同心。
如今,人们想吃它已是轻而易举之事。从2006年起,鲁甸县委、政府已举办了多届樱桃文化旅游节,期间,糯米粑粑这道民间小吃,就用来招待各地的客人和朋友,赢得了很高声誉。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糯米粑粑这道回民小吃已成为昭阳区、鲁甸县等部分回族群众的致富途径,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不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马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