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9-17 09:29阴雨连绵,凉意袭人,是地处乌蒙山腹地的镇雄常见的天气。过去,山高谷深地皮薄、人多地瘦产出低的现实困境,紧紧束缚着镇雄人民的发展,住上小洋楼、开上小汽车是很多贫困群众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贫困群众“脱贫梦”“安居梦”“致富梦”渐渐变成了现实。
“拎包入住”小洋楼
9月12日,走进赤水源镇螳螂村银厂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排排米黄色墙、红色格子窗的联排洋房拔地而起,房前屋后的小菜园里长满了绿色蔬菜。27岁的张东梅正在院子里照看3个孩子。
张东梅是安家山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回忆说,以前住的是土墙茅草房,透风漏雨还随时面临坍塌的危险。打小“离开大山”的话题就被村里人挂在嘴边,但直到自己成家有了孩子,他们还生活在山上。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生活开支也越来越大,山里的收成“糊”不住一家人的口,张东梅只能将幼小的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和丈夫一起到广东打工挣钱。“除去我们自己的花销,每个月交了房租和水电费,再寄一部分回家,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修建新房。”张东梅无奈地说。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2015年以来,镇雄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铁齿铜牙,坚决把那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山区、生态脆弱地区群众搬出大山,以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来增强摆脱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镇雄县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8万户、易地扶贫搬迁6.5万人。全县贫困村实现通动力电、通硬化路、通宽带网络、通广播电视和标准化卫生室、学校、活动广场全覆盖。
张东梅无疑是镇雄易地扶贫搬迁的众多受益贫困群众之一。她说,3年前一家人“拎包”住进了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敞亮小洋房。现在,上小学的孩子乘坐校园接送车几分钟就到学校,再也不用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了;小一点的孩子在家旁边就可以上幼儿园,接送方便。为了让张东梅便于照顾孩子,当地还协调了打扫卫生的公益性岗位给她,每年有6000元的固定收入。她的丈夫在附近打零工,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而老家的土地则交由父母发展养殖。
“可以说,眼前的生活是几辈人的梦想,除了感谢党和政府,我们还要特别感谢邓总。”站在院子里,张东梅满心欢喜地说,只要踏踏实实劳动,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社会扶贫助力群众安家立业
张东梅口中的邓总,是镇雄县雄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邓坤。
邓坤是土生土长的镇雄人。2000年,大专毕业的他放弃了分配的工作,只身一人前往昆明闯荡。10年时间,从一名瓷砖销售人员到公司股东,从家居行业到进军房地产,邓坤用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和精明睿智的发展眼光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回报家乡。这既是当地政府对镇雄籍在外企业家和能人志士的深切号召,也是邓坤饮水思源的坚定信念。2016年,返乡创业的邓坤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个人无偿捐资2360万元,结合当地政府整合的易地扶贫搬迁和“农危改”项目资金2099万元,建设了银厂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让螳螂村周边3个村民小组116户410人住进了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的小洋房。
邓坤说,镇雄有上万的爱心人士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共同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而他只是其中一员。
近年来,针对镇雄籍在外企业家和公职人员较多的潜在优势,镇雄县积极打好“老乡牌”和“亲情牌”,广泛梳理镇雄籍在外企业家和能人、全面梳理上级暂无计划的建设项目,动员企业家为脱贫攻坚出财力,聘请能人为家乡发展出智力。截至目前,全县已落实无偿帮扶资金4.1亿元,引回创业投资10亿余元,启动建设社会扶贫项目438个。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邓坤说,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目前,他正在规划二期项目建设,准备依托政府扶贫政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基地和种植、养殖加工产业,建设扶贫车间。同时,还将立足当地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深挖发展潜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确保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逐步致富、防止返贫。
自强夫妻档的流动“杂货铺”
“外出打工成本太高,加上我们没有文化和技术,出去也不知道干什么,自己做点小生意能照管孩子,也算有个奔头。”站在一辆银灰色微型车背后,36岁的申开付一边说一边整理车上的水果、蔬菜、零食等货物。
2017年,申开付一家6口人从螳螂村河沟组随迁到了银厂坪安置点。他回忆,搬迁前,全家靠种玉米和洋芋维持生计,每年的收入不到3000元。住的地方经常不通水、不通电,天气热时苍蝇四处乱飞,一遇下雨到处稀泥翻滚。说起过去的日子,申开付不禁皱起了眉头。
搬入新居后,由于家里3个孩子要上学,还有一个老人要照顾,申开付和妻子龚声菊在当地政府的关心和建议下,贷款买了一辆微型车,做起走村串乡的小生意。就这样,一辆微型车、一个大喇叭,便成了申开付夫妇的流动“杂货铺”。
每天早上5时许,他们就要进城购买各种货物,然后回到家里进行筛选、分类整理,10时,再开车出门正式营业,到周边的乡(镇)、村组叫卖,直到晚上8时收工回家。
“现在群众生活需求多样化,交通也方便,我们最多的一天纯收入400元。”申开付说,微型车的贷款他们已经还清了,只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一家人的开支不成问题。
对于现在的生活,申开付很感恩。他要和妻子一同努力,把“杂货铺”的生意经营好,供3个孩子上大学,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