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崛起的“领头雁”工程 ——镇雄穿洞福禄寿禧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2020-08-31 16:28  来源:昭通新闻网

晨曦中,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折射出一丝耀眼的光芒,让人赏心悦目,而更加令人欣喜的则是合作社即将出产的大闸蟹、淡水鱼等水产将给穿洞村300多户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人们看见了脱贫攻坚胜利的曙光。

谁曾想到这样的“美景”是在一片被村民丢荒多年的沼泽地里打造起来的,一年多时间,这个曾经让几代穿洞人不敢去想、也不敢去做的产业致富梦,正从这里开始,一天天变为现实。

曾经,靠天吃饭,贫穷荒芜

镇雄县母享镇穿洞村地处滇东北偏远高寒山区,一年前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后进村,全村无支柱产业,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2019年底,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1户164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0.68%,村民们脱贫任重而道远。

土生土长的穿洞人刘才甫因生活所迫,10多岁就外出打工,先后到浙江、福建等地,干过工地、进过石材厂、弹过棉花、搞过电焊,每到冬天,双手被冻开裂,还是得起早贪黑拼命干活。回忆起这些年的经历,36岁的刘才甫依然感觉迷茫,拼死拼活也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直到去年,村里建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他的生活开始发生着变化。

寻觅,东奔西走,风雨兼程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村里来了省、市下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

“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艰难,但是再苦再难,我们也要干,一个地方没有产业,最苦的还是群众,脱贫也没有根本的支撑。”曾经担任过昆明市石林县西街口镇党委书记的游涯坤同志,有着较为丰富的基层工作和发展产业的经验。2019年3月,游涯坤作为省委下派帮助镇雄脱贫攻坚的50名队员之一,从石林县来到700多公里远的偏僻小山村,开启了他艰辛的驻村扶贫之路。

“不辞辛苦入山林,但愿乡亲俱饱暖。”这是游涯坤写在穿洞村村委会墙上的铮铮誓言。为了找到一条适合穿洞村产业发展的路,一年多以来,他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走遍了穿洞的山山水水,先后到过云南昭通、曲靖,湖北武汉,四川宜宾、自贡、内江等地寻找路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考察调研,终于找到了一项适合穿洞发展的特色产业。

实干,精研细判,变废为宝

在长期的走访调研中,游涯坤发现在穿洞境内有近千亩被村民撂荒多年的水田,而且还有很大流量的淡水流过,经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到现场勘验,认为该地区非常适合水产养殖。

说干就干,通过召开群众会,流转土地以及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019年10月,穿洞村成立了福禄寿禧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400万元,有合作社成员59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占比达56%。

合作社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将农民撂荒多年的水田充分利用起来,进行水产养殖,带动贫困群众创新发展产业。同时,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种植养殖技能,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助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收获,农户受益,集体增收

据穿洞村党总支书记、镇雄穿洞福禄寿禧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舒天顺介绍,自从合作社成立起来后,第一期项目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15个121亩已取得成功,投放的大闸蟹、淡水鱼、泥鳅等特色水产预计今年9月左右可出产销售。

每天早上6时,合作社的技术总管刘才甫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巡塘、开增氧机、喂食,自从入股1万元成为股东后,刘才甫决定就留在家乡发展,在合作社工作,不但自己学会了一门技术,还能和乡亲们一起致富。

贫困户舒天宝今年40岁,小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导致他左腿残疾,近些年都在福建的石材厂打工,因长期吸入灰尘,患了肺炎,一家6口人陷入困境。听说家乡建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在外务工的舒天宝和妻子徐丹回到穿洞,在合作社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今年脱贫不成问题。

据悉,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带动农户受益271户,其中土地流转带动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446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586人,就近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51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29人。同时,穿洞村村“三委”成员全员入股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村“三委”干部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信心。

展望,超前规划,壮大品牌

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目前,合作社规划的第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70多万元,规划将天凼坝子从一个荒废了几十年的“烂海子”建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养殖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穿洞村一天天在变,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一起发展,以前找不到工作的劳动力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群众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

即便如此,游涯坤依然还不满足,立足穿洞、母享、镇雄乃至昭通的实际,他为合作社规划了“1313”30年发展战略:即在2020年一年内,基本完成技术的初步积累和产品销售零的突破,合作社场地、管理用房、养殖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全面完成,专家工作站、农技协会、合作社党支部建立健全,在全县打响第一家大闸蟹养殖品牌;在未来3年内,实现技术积累成熟、管理规范,销售渠道全面打开,财务管理规范透明,技术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全县知名和最大的水产养殖品牌。在未来10年内,合作社完成向公司化运作的转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种植养殖、餐饮旅游等方面多元化发展,发展成为全县集体经济发展的样板和示范,企业销售覆盖到镇雄、彝良、威信、毕节等地区。在未来30年内,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团队的昭通市知名企业。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合作社大门前一副宣传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习近平。”,仿如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声音响彻耳畔,激励着合作社的全体股东和全体穿洞人民在朝着幸福小康前行的致富路上信心倍增,一往无前。

通讯员 唐远超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