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人民日报记者专访市委书记杨亚林 解析平均每天脱贫上千人背后的酸甜苦辣

 2020-08-30 09:52  来源:人民日报

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在哪里?云南昭通!昭通所辖11个县(市、区)中有国家级贫困县10个,其中7个是深度贫困县;185万多贫困人口分布在1235个贫困村。滇东北乌蒙山区曾经的贫困,超出许多人想象。

截至今年上半年,昭通全市剩余的近16万未脱贫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104个未出列贫困村和镇雄县均达到出列和摘帽标准;8月10日,完成了覆盖127万多贫困人口的第一批实地普查,且成绩喜人。昭通创造了每天脱贫上千人的奇迹,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将成为历史记忆,“曙光在现,胜利在望”。事非经过不知难,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倒逼产业形态、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和生态文明等领域创新突破,昭通大地经历着一场巨变:思想观念、发展格局、产业形态、城乡面貌、文明风尚为之一新。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背后的设计图和方法论是什么?

日前,利用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在昆明开会的间隙,记者专访了“既信心满满也如履薄冰”的他,听他讲述波澜壮阔的脱贫历程。

记者:您重任在肩,昭通脱贫攻坚如何破题?如何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杨亚林:脱贫攻坚无疑是昭通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历史挑战,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机遇。我2017年3月到昭通工作,就在调研思考:昭通最大的市情是什么?最突出的矛盾在哪?我认为,昭通脱贫攻坚和民生方面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昭通是大山大水大峡谷,山区半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7%,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生活在深山石山区、高寒冷凉地区,居住极其分散偏远,生态敏感脆弱,条件极为恶劣。

在这样的条件下,昭通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是273人,是全省的两倍多,社会关注的生产茅台酒的赤水河上游,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达530人。“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带来两个次生问题:一是人和自然的矛盾突出,到处开荒种地,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二是人和人之间,为争夺生存资源关系更为紧张,许多人觉得这里民风彪悍,这个不必细说。

所以昭通发展要“破局”,就需要抓住脱贫攻坚和城镇化的双重机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大规模地改变农民的身份和生产方式,“搬不动山就搬人”“让人搬到人该待的地方,让树长在树该长的地方”,这是昭通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记者:易地扶贫搬迁,昭通市除了规模大还有什么特点?

杨亚林:昭通把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城乡人口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截至目前,全市36.24万搬迁群众全部搬入新居,安置规模分别为4万多人和3.6万多人的靖安和卯家湾两大安置区,成为全国第一、第二的大型跨县区安置区,贫困山区群众一步实现从深山到城镇的“直过式跨越”。

“在惯的山坡不嫌陡”,昭通易地扶贫搬迁面临思想统一难、资金筹措难、组织实施难、配套支撑难,规模越大挑战越大、难度越高,我们选择了一条风险最高、难度最大、过程最艰辛但成效最明显的脱贫之路,易地扶贫搬迁由最大难点变成了最大亮点。

 昭通易地扶贫搬迁突出特点有两个:一是跨区域甚至跨县区安置,因地理条件限制大跨度进行,不搞村头搬村尾、山头搬山脚;二是立足“进城、入镇、进厂、上楼”,中心城区和县城安置占比达92%。跨县区安置,实际上是把矛盾困难揽到市委、市政府这里,而不是光喊着县区去干。把易地扶贫搬迁和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无疑也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和难度。

脱贫攻坚的立足点是“以人民为中心”,关键核心在于人的转变而非物的变化。所以,我们建设的不是安置点,而是新区。我们为此配套建设了24所幼儿园、12所小学、33个医疗服务机构等,群众搬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便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记者:“搬得出”后,关键在于“稳得住”甚至“能致富”,昭通是怎么做的?

杨亚林:不仅是易地扶贫搬迁,还要实现真正脱贫,我们突出做好产业培育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文章。在2017年全市精准识别摸底调查中,贫困群众生产经营收入仅占两成多。为此我们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的网格化管理,昭通苹果、竹子、马铃薯、花椒、天麻和特色养殖“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昭通529万农村人口中,常年外出务工的有240万人左右,占了一小半。2019年末,工资性收入占贫困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7%还多。截至目前,昭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80%,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86%,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率90%,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8月18日,世界马铃薯大会正式授予昭通“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称号。就在这几天,昭通早熟苹果成熟了,全市苹果种了近80万亩,今年又是个量价齐增的丰收年。我想强调,经过规模化、品牌化运营,昭通此洋芋已非彼洋芋,此苹果已非彼苹果了。比如昭通洋芋,传统上亩产值1000多元,经过产业化发展,如今亩产值平均五六千元,卖到了东南亚和南亚。你说土豆还土吗?还觉得洋芋小吗?所以搞扶贫产业要统筹,不能零敲碎打过几年推倒重来。处理好精准和统筹的关系,产业发展好了,也为今后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还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大文章,在交通、水利、教育、医疗等方面下功夫。如今,昭通实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山区,群众更安心了。

记者:这么难的事情,如今“胜利在望”了,有什么感慨吗?

杨亚林:看到城乡面貌巨大变化,看到群众满脸笑容,对党和国家感恩感激,不感慨不可能。全市包括我在内的18万多党员干部衷心自豪和欣慰,付出结出了硕果,也可以告慰脱贫攻坚中牺牲的同志。

更宝贵的是,我们锻造了一支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勇于攻坚、无坚不摧的“乌蒙铁军”,再硬的骨头也嚼得烂!有人曾认为我们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会是“火药桶”“贫民窟”,但是到今天为止,搬迁群众没人上访闹事,大家和谐努力一片欣欣向荣,这很说明问题:昭通人的精气神起来了,干群关系更紧密了,群众路线走得更实了,这是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成就。

当然,一方面我们有信心和全国一道走向小康生活,一方面我们也如履薄冰。2020年,昭通依然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镇雄依然是全国未脱贫人口最多的县,脱贫攻坚依然是全市工作的主题主线。我们正在镇雄聚焦“四个重点”,在全市面上抓好“四项任务”,坚决打赢高质量的收官之战。
人民日报记者 徐元锋 祝鸿伟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