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8-25 10:23“哟嗬嗬哟,毛主席领导工农红军哎,四渡赤水出奇哎,赤水河是光荣的河,赤水河是革命的河,赤水河是胜利的河,哟嗬嗬哟……”初秋午后,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古街内传出一阵嘹亮的号子声,荡气回肠的旋律将古镇沉睡的记忆一点点唤醒。
太平镇位于赤水河左岸,距古蔺县城35公里,与贵州省习水县醒民乡隔河相望。据史料记载,太平镇在乾隆年间就是川黔边民互市、商贾云集、物资集散之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在古蔺县境内转战54天,其中二、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就位于太平镇。大量红色遗迹和革命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赋予太平镇不畏艰难的精神气质和新的发展活力。
沿着斑驳的青石板路,循着号子声往前走,我们在一个清幽小院里见到了74岁的胡敬华老人。他正在组织“老玩意协会”的会员们学唱船工号子,大部分歌词内容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英勇奋战、开仓放粮、打土豪分田地、军民鱼水一家亲等感人故事。
说起红军长征故事,胡敬华滔滔不绝、激动万分,既能编排号子随口就唱,又能声情并茂张口就讲。他说,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热爱,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的父亲。
胡敬华的父亲原名胡道财,1910年生于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1929年加入红军革命队伍,经历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长征后被编入红三军团,在遵义整编后又被编入中央纵队。1935年1月29日,赤水河沿岸冰雪飘零,胡道财在习水县土城镇的青杠坡战役中不幸被流弹炸伤,两块弹片嵌入臀部。由于战事吃紧,他来不及处理伤口,只能忍着剧痛咬紧牙关,紧跟部队继续行军。经古蔺、过叙永、到云南扎西后,医生才为他取出了一块大弹片,另一块小弹片仍然留在体内。后来,在跟随部队折返古蔺县太平镇准备四渡赤水时,因天气转暖导致伤口化脓感染,无法继续行军,胡道财和江明万、刘向辉等5名受伤的红军留在太平镇养伤。部队出发前,留给他们每人三块银元,作为医疗和生活费用。
胡敬华说,由于江西赣南口音容易引起国民党军的怀疑,父亲在疗伤期间,不得不改名胡云清,装聋作哑,大家只当他是逃难来的穷人。痊愈后,因和队伍失去了联系,胡道财流落在太平镇,一边学习当地方言,一边靠打短工、帮人倒酒糟、挑井水、背盐巴卖为掩护。1946年,胡道财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与当地吴姓姑娘结婚,随后生下胡敬华和另外两个孩子。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父亲都没舍得花掉组织给他的三块银元,他一直想把它作为回江西老家的路费。”胡敬华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红布,里面包着的正是这三块银元。只见银元的正面刻着繁体“壹圆”字体,背面是“中华民国三年”,历经岁月摩挲,硬币仍然散发着明亮的光泽。
然而,没想到的是,胡道财再也没能回到家乡。1953年,因医疗条件差,加之家庭不太富裕,年仅43岁的胡道财不幸离世。去世前,他将三块银元作为遗物交给了胡敬华。
胡敬华从父亲手里接过银元,也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革命力量,因为这不是三块普通的银元,而是沐浴了革命战火,见证了革命情谊,蕴含了长征精神的革命文物,因此,他一直妥善保存至今。
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年仅19岁胡道财是因为多么坚定的革命信仰,才告别父母,远离家乡,挥长刀上了战场;很难想象,被流弹炸伤的他是因为多么坚韧的精神信念,才忍着剧痛继续翻山越岭行军打仗;
很难想象,弹片嵌入他的身体里成为永恒的旧伤,隐姓埋名一辈子,再也无法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
赤水河畔,船工号子传唱了几百年,气势磅礴的号子声,是把握行船方向,确保船只安全到达的重要“武器”。
胡敬华说,父亲去世后,一家人的生活更加窘迫,母亲靠帮人碾米补贴家用。1962年,15岁的他小学毕业,久寻工作无果,便给中央军委办公厅写了一封信,希望能给他安排一份正式工作,得以养育幼弟。数月后,中央军委第二办公厅在回信上写到:父辈之功,晚辈不能享受,需自力更生,发奋图强。
当时,和胡道财一起留在太平镇养伤的战友江明万被调到太平船队担任队长一职,得知胡敬华情况后,便安排他成为了赤水河上一名拉船的纤夫,专门负责喊号子。也是在那时,胡敬华听得“江幺叔”讲述了许多关于父亲的故事以及红军四渡赤水的军事传奇。他听得很仔细,并慢慢尝试将红军长征的故事融入到号子里进行传唱。
1972年,机械动力船的出现,结束了太平渡口拉船喊号子的时代。后来,胡敬华学过木匠、修过汽车,先后在太平镇修建社、太平渡口综合社、太平镇煤炭市场管理等单位上工作。
1981年,胡敬华三兄弟积攒了一些路费,带着父亲胡道财的遗愿回到江西宁都县黄陂镇寻找亲人。原来,父亲踏上长征路以后家里就再也没有他的音信,50年代后期,宁都县人民政府根据相关的烈属抚恤规定,将“烈属光荣”牌送至胡家,所有人都以为胡道财已经牺牲了。从此,地方人民政府每月发放6元、8元……到18元的补贴给胡道财的母亲,直到她1963年去世。
胡敬华回忆,看到江西的亲属翻出宁都县人民政府颁发给父亲的“光荣烈属”牌时,他们三兄弟泪流满面,一是为父亲的革命经历所感动,二是为父亲和奶奶母子分离、抱憾离世而难过。虽然父亲没有牺牲在长征路上,但他因革命而受伤,无法回乡尽赡养奶奶的责任,是当地人民政府帮他做了这些事,胡敬华对此非常感激。
结束江西的寻亲之旅时,胡敬华将那块“光荣烈属”牌带回了赤水河边的家中,因为他想告诉父亲,党组织没有忘记他。
上世纪90年代,赤水河畔迎来了第二个煤炭航运高峰,太平镇许多村民由此起家致富,想要推倒古镇老屋新建楼房。时任太平镇街长的胡敬华坚决反对。
“凡是红军住过的地方都不能拆,这是革命的印记,是历史文物啊。我是红军的后代,我有义务和责任把它保护好。”胡敬华说,他得知村民要销毁老街上的旧房后,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为此还和大家吼过嗓子、红过脸。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胡敬华的努力下,最终太平古镇风貌较为完好的保存了下来,也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红军老街。
2010年,胡敬华退休后,他邀请社区内的退休老干部及“老玩意儿”传承人冯开庶,成立了“老玩意协会”。每年端午节前后,川黔两省在赤水河沿岸的人们组织划龙船比赛,胡敬华就会带领会员们去唱上一首“船工号子”。那段时间,他每天早上8点开唱,要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结束,几乎要喊几千个号子,几天下来嗓子都沙哑了,但他仍然乐此不彼。
胡敬华说,吟唱船工号子是传承红色文化的一种方式,闲暇时他还在自己家门口的走廊上摆起长木凳、泡上茶水,以“三块银元传家”的红军故事为基础,免费为游客讲述长征精神、红色文化。一年下来,要讲180多场,服务7000余人。
2017 年,胡敬华获了泸州市“最美志愿者”称号;2018年,获得古蔺县“道德模范”称号。
“我没有机会像父辈一样上阵杀敌,但作为红军的后代,我要把他们百折不挠、英勇不屈、艰苦朴素的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胡敬华说这话时掷地有声。
“嗨啰嘿,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哎嗨嗨啰嘿。”胡敬华一边手舞足蹈的挥舞着指挥旗,一边慷慨激昂的为我们唱着号子。
坐在太平古镇里,看着红军长征走过的路、住过的屋子,听着嘹亮的“红色”号子声在空中回旋,革命的“火种”在这里不断延续和发展……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谭光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