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屏新闻
2020-08-21 09:448月20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关于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支持滇中新区开放创新专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介绍本部门支持新区开放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滇中新区工业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1. 6%
滇中新区是引领整个滇中地区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新标杆,对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今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了未来10年新区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为新区重新谋篇布局,绘制了发展的蓝图。
产业兴,则新区兴,滇中新区的崛起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管二级巡视员周建中在解读时说,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滇中新区的产业发展,全力以赴支持新区加快实施“533”产业发展战略,做大做强汽车、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5大高端制造业集群,培育发展高端商务和总部经济、商贸及现代物流、旅游和健康服务3大现代服务业集群,高水平打造安宁工业园区、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港经济区3大千亿级产业园区平台。
截至2019年,滇中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保持近两位数增长,二产比重提高到接近50%,新区工业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1. 6%。安宁工业园区成为全省五个千亿级产业园区之一。中石油项目累计实现产值1210亿元。汽车制造业、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也实现了高速发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4要点支持滇中新区发展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了解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全力以赴支持滇中新区做强做大产业发展,并确定了4个要点:
一、支持滇中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
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示范基地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滇中新区已有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发展,做大主导产业规模,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创建新一批的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聚焦万亿、千亿产业打造,依托滇中新区的重点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融合、协同、联动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积极鼓励并支持滇中新区打造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参加国家及云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对于集群竞赛优胜单位,将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二、支持滇中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发展。
加快滇中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支持滇中新区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按照2019年云南省委“8.30”汽车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精神,重点推进滇中新区“四车一中心”重点项目达产见效,做大做强核心业务。积极落实《云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明确的奖励政策,对2021年底前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首次年产销量达到5万辆的,按照销售额的0.5%给予一次性奖励;到2022年底前,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首次年产销量达到10万辆的,按照销售额的1%给予一次性奖励,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同时,还将全力推动各州市和相关部门完成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年度发展目标任务,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开展货车非法改装整治行动,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全省落地见效。
三、支持滇中新区数字新基建建设。
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4G网络补短板、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围绕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梳理符合专项债券发行条件的项目,争取纳入专项债券支持。组建我省数字产业基金,重点支持京东方等有前景的数字产业企业和新基建项目,支持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滇中新区,助力新区数字产业实现跨企业、跨领域、跨产业互联互通,不断提升新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快培育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四、支持滇中新区绿色制造业加快发展。
依托我省优势绿色能源资源和特色产业,推进滇中新区产业绿色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支持滇中新区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促进绿色制造产业发展壮大,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支持滇中新区创新发展,指导新区内的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等项目给予倾斜支持。
科技支撑
对新认定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次性补助1000万元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俊说,推动滇中新区开放创新发展,省科技厅将做好支持研究突破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支持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支持培育创新主体、支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支持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支持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六个方面工作。
高俊说,要支持滇中新区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凝练科技需求,组织区内外单位产学研结合联合攻关,突破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支持滇中新区聚焦汽车及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需求,建设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组建高水平、开放型、共享式的新型研发机构,提升滇中新区创新能力。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10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给予5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内每年给予100万元补助。
支持滇中新区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优先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根据滇中新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组织技术、财务专家成立服务团队,与滇中新区管委会共同对申报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在滇中新区加大“科技创新券”推广力度,支持滇中新区探索使用“滇中科技创新券”和“滇中创业通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服务。
同时,支持滇中新区制定方案,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按照财政支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政策,对科技成果在滇中新区转化的出让方、受让方、转化服务机构给予经费补助。支持滇中新区建设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在支持引进人才方面,支持滇中新区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省创新团队。支持滇中新区引入一批高端外国科技人才,为滇中新区开发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对符合各类引才引智项目计划申报条件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
支持滇中新区加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等地区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引入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滇中新区实现产业化。“我们还将与滇中新区建立联合科技招商机制,对招引到滇中新区投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企业给予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单项资助强度不低于1000万元。”
人才培养
滇中新区可享“条件放宽 优先认定 优先推荐”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石丽康在会上说,滇中新区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不受户口、国籍、学历、资历和现有职称资格限制,申报评审高级职称资格。加大对滇中新区在人才引领、创新发展上的支持、服务、保障的力度。积极支持在滇中新区建立云南省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下放相关系列(专业)的职称评审权,支持滇中新区自主开展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
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支持滇中新区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壮大优质技工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支持滇中新区内的企业广泛组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在线学习等活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加强对就业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充分就业的滇中新区。同时,积极支持区内的相关企业自主开展对企业职工的技能等级评价。支持滇中新区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贯通,鼓励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申报高层次人才,同时,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专项,加大滇中新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力度,培养一批适合滇中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大师人才队伍。
同时,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滇中新区企业人才申报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在同等条件下可予以优先认定,并享受云南省贫困县、边境县人才同等待遇,具体来说,就是年龄条件放宽2岁、职称条件降低一个档申报,全职工作时限减少1年的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滇中新区人才参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工程、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人才项目的选拔,同等条件下,对滇中新区的申报人员给予优先推荐评选。加大滇中新区创新创业政策支持,鼓励滇中新区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请设立国家级和省级博士后站,大力培养滇中新区各类博士后研究人才。积极搭建滇中新区专家平台与人才、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合作平台载体和沟通协调机制,鼓励支持滇中新区符合条件的单位申请设立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同等条件下对滇中新区的申报给予优先认定,充分发挥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激励导向作用。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滇中新区是金融重点支持发展区
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霞:目前我省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对外金融合作不断深化、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金融业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滇中新区是今后一个时期金融重点支持发展的地区。一是加大金融资源投入。把支持滇中新区建设作为政金合作的重点内容,通过与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争取有更多金融资源投向滇中新区。加强融资协调,完善合作机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保障滇中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片区开发资金需求。做好融资推荐,吸引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参与新区重点项目建设,为滇中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低成本稳定可持续资金来源。
加强金融体系支撑。加大金融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到滇中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总部,支持在滇中新区设立金融租赁、消费金融、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及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商业保理等机构,多角度、分层级地优化金融体系支撑。
优化金融服务功能。引导组织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滇中新区做强主导产业、创建示范基地、打造创新平台、投资贸易便利化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综合融资支持,积极扶持一批骨干企业、领军企业加快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研发与滇中新区政策相配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不断优化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滇中新区“金种子”企业的辅导培育和协调服务,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挂牌。支持企业通过发债、信托、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加大融资,拓宽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支持滇中新区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
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我们把金融支持滇中新区发展与“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云南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工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起来,注重各项政策的有效衔接,力争最大程度发挥政策导向效应,形成多种利好政策的正向叠加。
现场问答:
▇新区产业园区要成为园区发展新引擎
问:云南省在推进滇中新区的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方面有没有一些计划打算?
答: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管二级巡视员周建中:
产业园区是滇中新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是产业项目建设的主阵地,是创业创新创造的主战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省开发区工作领导小组正在牵头开展省级开发区重新履行报批工作。重点涉及滇中新区下辖的国家级嵩明杨林经开区,以及拟将整合进入安宁工业园区的晋宁、海口2个产业园区的优化提升工作。
立足园区产业定位和资源优势,明确各园区产业建设导向,避免“同质化”竞争,在园区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格局,使单打独斗的企业转变成以产业链关联为纽带的产业集群。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方向,重点紧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信创及石化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补齐产业基础能力短板,通过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和培育壮大新兴制造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传统工业体系向新型绿色工业体系转换,以滇中新区先进制造业的“两型三化”,带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抓实要素保障,逐步完善园区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我厅将进一步指导协调滇中新区各园区产业发展目标与全省产业目标的有机衔接,构建全省产业园区“一盘棋”发展格局,让园区回归“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本集聚、功能集成”的本源,引导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和协同化发展,不断提升滇中新区产业发展的聚集度,发挥好新区对滇中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使新区中的产业园区发展努力成为引领全省产业园区发展的新引擎和发动机。
▇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问:如何从金融开放创新方面加快助推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
答: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霞:
金融怎么样更好地、更实地支持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简单说就是四个字,一个是“增”、增加的增;一个是“创”、创新的创。第三个是“提”,提升、提高的提;第四个是“优”、优化的优。
“增”,就是鼓励和吸引银行、保险、证券、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小额信贷、典当和保理等各类金融机构进驻到滇中新区,做大做强金融组织体系。
“创”,鼓励现有的金融机构在政策范围内不断创新适合滇中新区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提”,主要是指提高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
“优”,就是通过加强部门协同和对接、金融政策和其他产业政策的衔接,加强财金联动,落实好现有的政策,优化金融的服务环境。
▇入“高新培育库”每户补助2万元
问:省科技厅如何支持滇中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答: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俊:
滇中新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1户。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聚焦滇中新区重点产业,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培育,充实滇中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的后备队伍。对进入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每户给予2万元经费补助;培育库内企业首次获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对规模以上企业给予每户3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对规模以下企业给予每户1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组织专业团队,帮助滇中新区“金种子”高新技术企业完善科技创新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申报及维护、研发经费归集等工作,助推企业上市。
同时,通过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答辩环节,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理,大幅简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组织服务团队开展“一对一”精准化专业化服务。
▇依托新区设里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问: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与滇中新区联动发展?
答: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翌:
针对云南自贸试验区与滇中新区、昆明综保区的联动发展,我们深入研究了浙江自贸试验区嘉兴联动创新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等联动创新区的联动模式,为云南自贸试验区与省内开放型园区的联动提供了路径参考。认真分析研究了云南自贸试验区、滇中新区、昆明综保区的产业现状、现有政策、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突出短板等,初步明确了联动创新发展方向,并对联动任务、联动举措有了思路框架。同时在积极听取省内开放型园区对参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的建议后,调整优化了云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发展建设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正式启动云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工作。依托省内诸如滇中新区这样的开放程度高、体制机制活、带动作用强的开放型园区,设立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比照自贸试验区,在联动创新区同步下放省级管理权限,推动各自优势深度叠加,创新功能有机整合,促进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
▇用灵活薪酬吸引激发人才
问:如何健全和完善滇中新区高层次人才,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薪酬保障制度的?
答: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石丽康:
薪酬制度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也是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高度关注的一个重点。为了助推新区的发展,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时候,对新区在绩效工资总额的核定上给予倾斜;在总量核定给予倾斜的基础上,对我省高层次人才规定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和年薪制,对滇中新区高层次人才薪酬给予支持;对滇中新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但不受总量的限制;进一步下放薪酬管理权限。滇中新区可以向重点岗位、业绩突出和高层次人才进行倾斜,通过薪酬制度的改革和薪酬机制的完善,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到滇中新区的积极性。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记者 赵丹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