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8-18 10:45【编者按】
60年前,河南林县“红旗渠”的故事家喻户晓,曾经感动了无数人;同样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饱受缺水之苦的贵州省毕节市生机镇群众,手持钢钎錾子,在悬崖绝壁上硬生生开凿出10条沟渠,书写了又一段传奇。他们被誉为“生机英雄”,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人披荆斩棘、不断向前……
87岁的刘显荣讲述修渠故事 刘建忠 摄
“开凿水渠是我人生中最苦最累的一段时间,也是最值得我骄傲和难忘的一件事。”坐在自己的老屋里,回忆起60年前发生的一幕幕,贵州省毕节市生机镇镰刀湾村87岁的村民刘显荣显得异常激动。光阴漠漠,往事如昨。从老人断断续续、不太流利的表达中,我们的思绪和他一起又回到了那个悬崖凿渠的艰苦年代。
一线“生机”:悬崖绝壁开“天河”
“水缺贵如油,老天不松口,弯腰忙到黑,十年九不收。”上世纪,这首流传在贵州省毕节市生机镇的民谣,折射出的现实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干旱、缺水。
生机镇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全被高山、沟壑分割,虽然守着赤水河,但水却上不了山,人们只能“眼望赤水无水吃”。
“想要吃水,就得到离村5公里外的河边背水,一天只能背一趟,太难了!”回忆起过去,刘显荣依然是面色凝重,显得很无奈。
没有水的日子咋过?区里曾经派来两拨人看过,都觉得难度太大,摇摇头走了。而就在这时,一位叫徐荣的技术员站了出来。
徐荣当过兵、上过抗美援朝战场,枪林弹雨走过来得他只说了一句话:“这渠能修,修不成,我就不回毕节!”
徐荣立下“军令状”,让吃不上水的镰刀湾村民多了一线生机。1956年腊月间,他带着妻子和一岁多的女儿,与60多名修渠队员,一头扎进了山里。
卫星大沟石碑 刘建忠 摄
悬崖高耸,壁立千仞。坚硬的岩石,手不能抓、脚不能踩。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山顶挂绳下来,一点一点凿出沟渠。“最有技术、打得最厉害的人,一天到黑都只能抠出10公分左右。”说起当年打沟的情景,刘显荣依然历历在目,“全是大石崖,开始打的时候,望一眼崖底,脑壳就昏,脚肚子就发软。”
1958年8月,经过两年苦干,全长8公里、能灌溉800亩田地的卫星大沟终于打通了,镰刀湾村民都赶到了现场,他们兴奋得泪流满面,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盖过了哗哗的流水声。然而,谁也没想到,为了修渠,徐荣却永远失去了突发高烧无法及时送医的大女儿。
更让人痛心的是,在给卫星大沟扩路装火药的过程中,火药意外爆炸,徐荣也不幸以身殉职。那一年,他29岁,小女儿徐永书才刚刚出生7天……
卫星大沟的成功,让高流村民看到了希望。
1958年10月,时任高流村村支书的高体贵率全村青壮年投入到大沟修建。工程修建到极为危险的石虎岩段,必须打通一个人工隧道,没有炸药绝对不行。无钱购买,高流人自己制作。他们攀爬上几百米高的陡崖,去岩洞里取硝土,然后用锅熬、日晒,又砍柴烧炭、碾细……不知经历了多少道工序,最终调制出土法黑炸药。一年后,石虎岩终于被炸开了。
“崖当房,石当床。为引一渠救命水,不怕死来不怕伤。修渠人有一半长期都吃住在山洞里。三十晚上不下站,初一早上接着干。这就是当时的情景。”高流大沟村主任刘洪杰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不少黑黢黢的山洞。山洞,承载了那段惨烈的记忆,也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往事。
刘建忠 摄
1962年,高流大沟通水了,3200亩土地得到灌溉,2100人群众饮水得到解决。可是为了修建这条沟,有60余人受伤,3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悬崖峭壁处,凿渠战犹酣。镰刀湾、高流大沟修渠的故事鼓舞了更多生机镇群众,此后,他们与大自然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抗争。相继又修建了镇江、半边山、长岩、落涧沟、西山坪、峨峰岩、黄洞、孙家堰8条引水大沟。
行走在崖山上,一侧是汩汩流淌的渠水,另一侧是没有任何遮挡、几百米高的悬崖。我们不敢往下看,只能弓着身子往里斜着走,随时都有一种命若悬丝的感觉。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英雄的生机人却书写了悬崖凿渠的传奇。在每一个修渠人奋战和牺牲的地方,都有一块被磨得平整的无字碑。村民们说,碑上不需要再写什么,英雄壮举都镌刻在人们的心里。碑,就是水;水,就是碑!
无限“生机”:汩汩渠水流不断
生机人用生命修建的10条引水沟渠,为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希望的甘泉。如何保证这些沟渠永葆生机、长流不断,在岁月悄然的变迁中,生机人从过去的“修渠人”又变成了现在的“护渠人”。
修渠人打通的人工隧道 韩雷 摄
刘洪杰告诉我们,高流大沟建成后,当地村民60余年如一日坚持义务管护,让这条水渠至今发挥着灌溉作用。当年修渠时年龄最小的单怀忠已经八十高龄,但身体健朗的他一直坚持带着年轻人巡渠护渠。他说,高流大沟是全村人用血汗换来的,正是因为有了高流大沟,全村人的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自己只要能动一天,就要守护好高流大沟一天,让高流大沟继续为全村人造福。
像单怀忠一样,每年除了全村的集体维护沟渠以外,当地村民在农闲时都会自发前往水渠所经之地进行巡逻管护。崖山上,经常可以看到自发巡逻的护渠人。2012年,为了加固沟渠,水利部门投入资金,将高流大沟变成了混凝土沟渠。
涓涓渠水,无声流淌。时至今日,这十大沟渠已默默地为生机人民服务了半个多世纪,这些年来,尽管国家启动实施一系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机村民的人畜饮水问题,但这些水渠依然承担着当地群众农田的灌溉任务。刘洪杰说,目前,这些沟渠除孙家堰大沟因灾垮塌暂时无法正常通水外,其余的7条沟渠,群众已不作为饮用水源,可仍继续提供生产灌溉用水,涉及耕地1.3万亩,受益群众1.97万人。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机镇传承和弘扬“英雄生机精神”,又陆续新建了二层岩大沟、双墙大沟等8处沟渠,均用于灌溉,总长47公里,涉及耕地(含农田、经果林地)6000亩,受益群众5800余人。
清泉流不断,不忘凿渠人。被莽莽群山围困的生机镇,曾经干旱缺水,如今变得“生机”无限。
盎然“生机”:英雄精神永相传
生机人修建的十大沟渠,是生机人民愚公移山般改造生活环境的精神传承,每条水渠的修建都伴有血与泪的牺牲。今天的生机人,已经把这种精神渗透在自己的血液和骨髓中,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同样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耿官村半边山组,居住着17户人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饱尝了交通闭塞的落后和痛楚,孩子们上学吃了不少苦,上百万斤鲜美果蔬成熟后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烂在地里。
“过去那么难,老一辈人都能把渠修成。现在只要大家齐心,我们同样有信心把路修通!”2015年农历正月初二,村小组长刘启中召集17户村民开会,动员大家自筹资金,修路摆上了村民的日程。
刘启中的提议,很快得到大家的拥护。为了凑集修路资金,家家户户或卖猪牛、或卖粮食,或向亲戚借,或到银行贷款……没多久,大伙就筹集到了16万余元。村里一些农户的土地因为修路被占了不少,但当大家商量给这些农户一点补助时,都被拒绝了。他们说:“修路为了家家户户,为了子孙后代,只要将路修通,占这点土地算什么!”
一代人的艰苦奋斗,让镇江村告别了缺水的历史,但山村的变化需要依托产业发展。
生机镇镇江村由于资源匮乏,产业发展一直举步维艰。村党支部书记张成顶,带领群众拓宽了原来的羊肠小道,安装了电力设备,开始规模化发展产业。如今,不甘落后的镇江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种植桃、李4000余亩,柑橘近3000亩。
“村合作社给我们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政府联系四川的水果企业给我们保底收购,还有很多游客前来采摘,根本不愁销路。”镇江村种橘大户陈健说,他家种了10亩柑橘,年收入近10万元。
近年来,围绕五大重点区域,生机镇在原有农业结构调整成果的基础上,合理统筹将产业划分板块区域,制定出“五个一万亩”产业布局规划。截至目前,已累计种植柑橘1万亩、各类李子1.6万亩、刺梨1万亩、三红蜜柚等其他经果林1.6万亩、各类“短平快”产业1.9万亩,发展成果已超过规划。
而当年的修渠人,大多已经作古。2016年,生机镇曾统计过,还健在的修渠人仅剩40余人。如今4年过去,健在的修渠人更是越来越少。
英雄远去,浩气长存。“天渠”流下的是水,也留下了精神。在生机镇,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英雄生机”的标语。刘洪杰说,生机人经常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记住老一辈凿渠人,记住他们不怕吃苦、不畏“天险”的精神。
“人民不怕修渠难,悬崖绝壁敢登攀。回顾当初英雄泪,展望明朝人欣欢。”这是生机村民写下的一首打油诗,这首诗让我们重温了那段感人至深的修渠故事。也许,岁月可以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采访手记】
丰碑不朽 精神永续
生机人在悬崖绝壁上凿渠,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生存环境恶劣、长期干旱,让他们尤其懂得水的珍贵,也是他们心怀执念必须坚持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这样的执念,更为可贵的还有他们与大自然展开的艰苦卓绝的抗争精神。因公殉职的徐荣,坠落山崖的刘显忠、张成明,巾帼不让须眉的“刘胡兰排”,被誉为“飞虎神鹰”的爆破队……
这些感人的故事和细节,这些闪耀着辉光的英雄群像,让我们感悟到了生机人厚重的担当精神,不计得失、不畏艰险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生机人悬崖凿渠的故事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这些故事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从未止歇。置身于新时代,我们只有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生机精神,投身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和全面建成小康的征程,真抓实干,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带着感情工作,耐心与群众沟通,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在产业、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天险”“难关”,才是对故去“生机英雄”最好的告慰,才是对“生机精神”最好的传承。
丰碑无字,精神永恒。今天,生机人绝壁凿渠的故事似乎日渐模糊,但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凿渠精神却永远刻在人民的心中。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机水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引水工程,更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