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8-10 10:0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2020年春节前后流动人口正处于高峰期。疫情发生后,举国揪心、阵痛。尽管正值春节假期,但疫情万分火急,各方驰援,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火速建成并投入使用。各地人民在为武汉加油的同时,在地方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应急、防控这场“风险”,青年诗人王单单便是投入到“风险”里的其中一员。
王单单除了青年诗人的身份外,他还参与了扶贫工作,从他众多的扶贫诗中可以看到他所扶贫的地方、对象、工作环境和那里的风物人情。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国人民时,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文艺创作也随即风起云涌,一时各种抗疫的文艺作品风靡遍地,诗歌更是浩浩荡荡,一股声势浩大的抗疫诗潮凶猛袭来。在这种诗潮当下,如何甄别诗中诗?如何界定诗歌的精神实质和承载的责任担当?如何寻找诗歌在抗击疫情中引领人们向上的作用?这确实是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在众多抗击疫情诗中,我通过扫描式阅读,将范围越缩越小,最后锁定王单单的公众号,反复阅读他迄今为止写下的4组抗疫诗,越读越感觉诗中有很多可贵之处。
从《庚子春节,武汉或其他》到《雪夜防疫帖》,王单单的微信公众号从1月25日到2月15日只发布了4组抗击疫情诗歌,而且更新的时间都是在晚上,其中《花鹿坪防疫记》还是在凌晨1时22分。可见,王单单首先是一个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其次才是诗人。他在《来自一个青年诗人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防控报告》一诗中说道:“疫情当道之日/形势严峻之时/真相即诗/生命即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诗人的价值取向,孰轻孰重,读者一目了然。
诗人在病毒肆虐全国人民期间写下的这4组诗,如果串线连读,就会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线路。这4组诗既有时间顺序,也有空间结构,而且时间和空间都紧扣着“真相和生命”。
抗击疫情诗歌的第一组《庚子春节,武汉或其他》,写作时间是2020年1月25日傍晚,当日正是中国传统春节的大年初一。起句 “偌大的人间/被一个病毒挟持了”是这组诗的主题,也是这组诗的概括。“携妻儿终日闭门在家”“所有人,停止了奔波”“城里人少/很多却戴着口罩”“给留守老家的母亲打电话”“叮嘱她不要串门/不要赶集”,牵挂重灾区的朋友们,翻开微信了解他们此时的情况,这些都源于这句“偌大的人间/被一个病毒挟持了”。在这些“真相”中,诗人还给读者展现了这组诗的另一面,也就是这组诗题目中的“其他”。传统佳节,诗人身处的昭通城初雪白茫、气温低下。这种白雪覆盖大地的景象,再加上这个特别的日子,诗人与妻儿在城中,年迈的母亲在老家,或许会想起人生诸多境遇,岁月沧桑、人事变故,而今已是为人夫、为人父。所以内心深处自觉地关心起在传统佳节拜祭先人所用的香、蜡和纸钱这个问题。为人父,诗人不教儿子技能,而是只教“跪拜”,只教先贤圣人传至今日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诗人意欲孩子先成人、再为事,隐喻着诗人德育孩子的良苦用心。
《花鹿坪防疫记》是王单单抗击疫情诗歌系列的第2组,这一组的写作完成时间是2020年1月30日凌晨1时9分。此时已是武汉封城第7天,武汉封城后,云南也随即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诗人所在的昭通也紧急作出反应。从这组诗的写作时间来看,在这组诗完成的前3天诗人就已经投入一线抗疫战斗中去了。在经过3天的具体防控工作之后,从看见,工作,想到各方正在火迅驰援武汉,诗人在夜深沉静中写下了这组诗篇。
从《花鹿坪防疫记》中我们看到诗人所负责的花鹿坪村13组,“村委会的高音喇叭/滚动广播着防疫须知”,诗人在村里“逢人便问/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去哪里?”给他们宣传“不聚会/不串门/不走亲/不访友”,到返乡人员家里询问、登记“姓名/电话/身份证/出发地点/时间/交通工具/有无咳嗽/体温正常与否”。这组诗的1—7小节基本都是在写诗人在防控一线的具体工作,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一线防控工作者的责任心,正如诗人所说的“我乃一介书生/身无良好装备/惟有一片丹心”第8小节诗写工作回家后在非常时间里父子之间见面的场景。“防疫一天/刚进家门/儿子便丢下玩具/兴高采烈地扑过来/被我一声呵斥住/小家伙愣在那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去洗手间清洗出来/重新抱起他/父子俩啥也没说”,孩子的懵懂和“父亲”的警惕,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场景,这可见的场景都源于“病毒”。后面两小节是精神上的一种升华,“活着是一件危险的事/你我皆用肉身/堵过宿命的漏洞”“我们留下的所有笑容/都是死前/生命曾经绽放的花朵”诗人的反省和超脱,既有哲思,也有佛家的悟。在生死之间,活着的笑容,就是生命绽放的花朵,它包蕴万象。
这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与人在争夺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来自一个青年诗人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防控报告》正体现了这一点。诗人也是人,也是大众群体中的一个普通人,面对如此肆虐的病毒,谁的生命都是生命。这组诗的起句“昨夜我失眠了,眼睛奇痒。”因为这些症状,想起在防控一线开展的工作和那个从武汉回来的人,这些现象更增加了诗人内心的虚惊。于是,“冲进另一间屋子/关上门测量体温”。
诗歌从第2小节起,笔锋又开始转进了一线防控工作中。当诗人再次回访重点防控对象,发现他们还在打麻将,以至于诗人吼出一句“死也要凑足一桌吗/如此任性/再好的牌/迟早会被你打得稀烂”对象的麻痹和诗人的愤怒交织成一种复杂的情感。在“风险”中工作的诗人,每往前一步,都显得小心、谨慎,既要保护好自己,更要保护好他的防控对象。这组诗的后两小节表明了诗人的态度和立场,“对那些一手扶着乌纱/一手拿着指挥棒的表演者/表示严重唾弃”前两句诗写的是一种不正之风,后一句是诗人的态度。诗歌是写给人看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它从来不赤裸上阵,但它的在场和担当,历来都是在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这就是诗歌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诗人在此插播的这条心情,我想,用意应该就是如此。“朋友们都在写诗/而我固执地认为/疫情当道之日/形势严峻之时/真相即诗/生命即诗/除此之外的抒写/都是可耻的行为”这就是诗人的立场,在国难当头时,惟有“真相”和“生命”才是诗,除此之外,便是非诗。这也体现了王单单诗歌的态度和诗歌质感,一种人文关怀下的本真写作方向。
生命的脆弱和“病毒”的肆虐,让人类为之揪心、敏感。诗人抗击疫情诗歌中的《雪夜防疫帖》恰好表达了这一主旨。在这组诗中,我们看到诗人患有结膜炎,而且在风雪交加的这几天越发加重,而诗人全副武装依然在路上。“山坡上/夜深人静/路卡无人进出/而帐外大雪纷飞/几个身影挤在帐中/偎着噼啪作响的火塘/从远处看过去/像一个灯笼/悬浮在山顶/几个守卡人/拧成一股绳/成为它的灯芯”这是诗人对他和同事此时工作环境的一个叙写。夜、山顶、风雪、帐篷、火塘,几个守卡人,这些不带任何修饰的词语,才是现状本质的可能,它们的组合才是真正的诗。“这世上/哪有什么逆行的人/不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路/绕不过去”这是诗人面对现实的一种淡然心态。这些天,铺天盖地的“逆行”,或许是旁观者的目光,而当事人直面的是一条不能绕过的路。我想,这才是生命价值的真正体现。
迄今为止,我看到诗人的这4组抗击疫情诗,可以算是诗人这段时间在一线防控中的一份完整防控工作报告,在时间顺序里细化到各个细节,空间结构上紧密结合,给人一种前后连贯的整体性。同时,在这4组诗里,也让人看到诗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刘仁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