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8-08 14:39在昭通这片文化深厚的土地上,文学之花鲜艳灿烂,相对贫困的经济地区却孕育出了富裕的文学精神。201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第三届“书香之家”、2019年,荣获云南省“最美家庭”、全国 “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之一的获奖家庭艾自由一家,正是在这里,开启了家庭文脉的传承。由父辈艾飞(笔名麦芒)到儿子艾自由,他们家庭对文学的热爱与创作的延续,是书香文脉的传承,是文学对家庭的影响与家庭对文学的热爱与传承的精神。
文学是孤独、寂寞的事业,艾飞是精神家园的探寻者和守望者。多年来,他以罕见的毅力和热情,不断地驰骋感性的才思与理性的智慧,用一生的执着求索来诠释文学的本真和魅力。艾飞作为昭通当代诗歌的拓荒者之一以及昭通第一个在《诗刊》发表诗作的诗人,对同辈及后辈诗人产生了一定影响。韶华已逝,他仍痴心不改、矢志不移,用生命的晚霞渲染着文学明丽的天空。正是由于父亲对文学的坚持,使艾自由从小耳濡目染,自幼有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书香之风在家族延续。艾自由长期坚持读书、写作,始终怀着对文学的赤子情怀,传承着优良的文脉家风。
艾自由回忆儿时的时光时,脑海里总会浮现父亲在昏黄的灯光下写作的样子,那时便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追逐文学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发芽、生长。在父亲的积极影响下,艾自由发表了很多作品,并多次获奖。艾飞和艾自由父子长期坚持读书、写作,在文学上不断进步,取得了不菲成绩,父子俩都是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艾自由作为昭通市本土唯一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他对昭通老、中、青三代作家及作品都比较熟悉,发挥着力所能及的“传帮带”作用,得到了昭通老、中、青三代评论家的普遍认同。
艾自由自幼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原昭通师专中文系读书时创办并主编校刊《师苑》;任威信县旧城镇党委宣传委员时创办并主编了该县第一家乡(镇)党委机关报《旧城通讯》;2004年,艾自由参与策划创办扎西文学学会及会刊《扎西文学》,任扎西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扎西文学》副主编;2010年,艾自由应邀在《昭通日报》副刊《五尺道》开辟个人专栏“自由漫笔”;2010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昭通市志》(1978—2005),艾自由独立撰写“文化艺术”第4章“文学”中的“诗歌”“小说”“散文及其他”“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等章节约2万字;2011年至2013年,任昭通市委组织部部刊《红色扎西》执行主编期间,《红色扎西》荣获2012年度、2013年度中国品牌内刊“好杂志”特等奖,为云南省唯一一家连续两次荣获特等奖的内部刊物;2013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昭通文学三十年》,全书45万字,艾自由撰写12万字;2014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昭通》,全书50万字,艾自由撰写6万字。
2016年,艾自由调到昭通市文联任副主席后,他一如既往坚持读书、写评论。他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任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昭通文学》副主编,个人创作业绩收入《中国校园文学艺术界名典》《中华名流人物访谈录》《新世纪优秀作家诗人风采录》等辞书选本。他至今在《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民族报》《云南日报》《杂文月刊》《文学评论》《艺术百家》《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雨花·中国作家研究》《边疆文学·文艺评论》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评论200余篇近100万字,多篇入选《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自觉与当代文艺发展趋势》《2014年度中青年文艺评论文选》《云南青年批评家文萃》等文论选本,编著有35万字的《诗痴麦芒——麦芒诗文评论集》,多次荣获云南省职工年度“读一本好书”征文奖、“新知杯”读书征文大赛奖、昭通市政府文学奖、首届文化昭通·爱读书的昭通人征文奖等。
艾自由在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许的同时,出版书籍后不忘初心回报社会。2018年,艾自由家庭被市妇联、市文明办、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授予昭通市2017—2018年度最美“书香家庭”荣誉称号,并为获得此项殊荣的其他家庭捐赠了《麦芒诗文集》55套。2018年,在麦芒文学创作40周年作品研讨会上,向昭通学院人文学院、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单位及全国第六届“野草文学奖”获奖者代表赠送了《麦芒诗文集》100套。
文脉传承,书香致远。艾自由的儿子艾啸受爷爷和父母影响,2017年,考上大学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个家庭有3人读汉语言文学专业,这在昭通并不多见。作为一个“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家庭,祖孙3代酷爱读书、写作,家庭藏书量达20000册,展示了良好读书家风的文脉书香家庭魅力。书香萦绕、笔耕不辍,艾自由家庭用深邃的文脉传承,让文学的火光在昭通越燃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