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幸福彝家小寨子

 2020-08-07 10:19  来源:昭通新闻网


盛夏时节,走进昭阳区旧圃镇三善堂村小寨子自然村,一道极具特色的寨门上书写着“彝家小寨子”几个大字,格外惹眼,寨门里头是一片开阔的广场,紧邻广场的是占地200来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室。整个小寨子由两横两纵4条街道构成,一排排彝家风情的两层小楼民居墙上画着各种图案,道路宽敞、干净整洁。

小寨子自然村是一个汉族与彝族同胞杂居的村寨,居住着273名彝族群众、238名汉族群众,共147户541人,长期以来,这里的汉族、彝族群众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建立了亲如一家的深厚感情。

三善堂村党总支副书记孔祥彪是土生土长的彝家儿郎,也是一位彝族干部,他在村里工作20多年时间了,对寨子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孔祥彪介绍,旧圃镇葡萄井是彝族“六祖分支”圣地,也就是说,历史上旧圃镇是彝族聚居的地方,作为土著居民,彝族人曾经在旧圃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由于历史原因,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实行民族镇压政策,以滇东北地区为主的彝族人口锐减,从此“夷多汉少”的局面,变成“汉多夷少”格局。如今居住在小寨子自然村的200多名彝族群众以及居住在三善堂村二组的七八十名彝族群众的祖先,就是清朝时候彝族中小门小户不被注意的家族隐姓埋名逃过劫难留下来的。

孔祥彪介绍,孔姓如今是三善堂村彝族人中的大姓,祖先们隐姓埋名躲藏下来以后,逐渐发展,有碑石记载,清朝中期,全村孔姓家族已有男丁20余人,说明那时已经开始发展起来。

由于隐藏身份,当地彝族群众中很多传统文化丢失,甚至彝族语言都不会说。但有一点,当地彝族群众家家户户设置供奉祖先灵位的地方,在当地彝族群众老式建筑里,堂屋靠后的墙上一般就是供奉祖先灵位的地方,因为敬重,堂屋一般不架楼,有人说这是为了防止人上楼把祖先灵位踩踏在下面,有人说这是为了方便祖先灵魂的出入。

2009年,在昭通市委、市政府关心重视下,在相关部门争取下,小寨子自然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政府投入600万元,对民居进行统一规划,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当年有92户群众报名修建房屋,民房修建宅基地由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协调村民用土地进行集中调整,除了公共设施建设部分所需土地,家家户户有150个平方米的建房用地,按照规划,每户房屋占地90平方米的,剩余面积作为庭院。根据各自经济情况,住房有建两层半的,也有建一层半的。建房基础部分由政府投入,主体部分群众自筹资金。随着示范点建设的完成,一座彝家风情的小寨子日益显现,一组有更多群众报名建房,逐渐发展到了147户541人。后来市民宗局又争取了100万元资金,为彝家小寨子增添了更多风情。

小寨子自然村离昭通市区很近,不到十公里,村上除老人与小孩外,几乎所有人都在市区周围或外地打工挣钱。除了务工,当地每户群众或多或少种有四五亩苹果,还有群众种植豌豆等经济作物,收入普遍不错。所以,平时不忙时,大家会聚在文化室里喝点茶、打牌、打乒乓球、看书。彝族妇女陈文翠就负责文化室的管理。

陈文翠说:“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环境很差,现在新房子漂亮了,整个村子环境也变好了,还有两路公交车可以到达这里了,来这里游玩的人也多了,主要是些退休的老年人们,他们总会到文化室里喝茶、打牌、唱歌跳舞。”最开始,陈文翠只是为游客烧水倒茶之类的服务,后来就想开个农家乐挣点钱,没想到村干部们也很支持她。就在2017年,村上把文化室租给陈文翠开农家乐,前3年免租金。

陈文翠做的豆花和腊肉都很受游客喜爱,每天两顿饭都是十一二个菜,游客们每天消费40元钱,吃得满意,玩得开心。陈文翠的服务态度好、价格便宜、食物卫生,所以游客也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游人多的时候有100来人,平常二三十人,年营业额有十七八万元。

小寨子文化广场经常有爱好文艺的村民进行云南花灯表演唱,每天欢乐地跳起广场舞。火把节,彝家人穿着彝族服装,围着熊熊篝火,跳起彝族达体舞,唱起彝族敬酒歌,火把与星空连为一体,歌舞震荡夜空,喝碗彝家香醇的美酒,听了彝家留客歌,客人都不想走了。2017年,三善堂村小寨子自然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旧圃镇以保护彝族特色民居和生态环境为重点,以传承民族特色文化为载体,组建了彝族歌舞队,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依托,形成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彝族妇女心灵手巧,从小就要跟着长辈学习挑花,陈文翠回忆,自己从十二三岁开始做针线活,出嫁的时候做了几十双布鞋做陪嫁,还连新家庭要用的窗幔、枕头套等也准备好了。那时候的人评价哪家姑娘能不能干,就是看她的针线活做得怎么样,技术差的可是要遭人嫌弃的。

以前因为针线技术实用,所以像陈文翠这个年纪的彝族妇女,基本上都会这技术。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发展,现代工艺取代了以前的手工制作,到了陈文翠的女儿这一代人,已经不会这项技艺了。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旧圃镇本地企业中云大慈集团创建了“彝花绣”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品牌,并在彝家小寨子建了扶贫车间,为陈文翠这样的彝家“绣娘”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

小寨子村民小组2011年还成立了小寨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负责人陈大斌介绍说:“小寨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次性流转土地50亩,至今已有30个葡萄大棚,占地20亩,其余的地种植早熟苹果,葡萄大棚里种有红玫瑰和蓝宝石两个品种,到7月底就可以逐渐采摘上市,销往贵州、各县区等地。从每年的2月底到10月,每天都有七八个工人在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做工,工人们都是附近的村民。”葡萄种植合作社的一名李姓大姐笑着告诉我们,她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还能管到自己家里的事务,很满足了。

在新时代,彝家小寨子的彝族群众享受到了民族政策优惠,居住条件、人居环境、孩子受教育条件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他们和当地其他民族群众一道,幸福生活,繁衍生息,共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刘静涛 黄山敏


审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李寿英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李寿英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