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7-23 14:46关于“窗”的表述很多,王维说“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李商隐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于我而言,窗户,窗边,窗外……都有了更多的意义。
小学,常在写作业时看窗外,看窗外的樱花漫天、杨柳依依、金叶飞舞、白雪皑皑......心中就开始了对小区游乐场的憧憬,心中对作业和老师的“烦躁”和“怨念”也就少了几分。到了小升初,一座叫“压力”的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平时晚上8点半能做完的作业常拖到10点,我还是常看窗外,吟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努力给自己找一点叫“盼头”或是“希望”的东西。周末时,搬一个小竹凳坐在窗台上,拿一本书,跷一个二郎腿,凝视落花或水波,能令人轻松许多,到最后,却不知书拿反了。
上了初中,远离故土和父母,在学校旁租房住,楼层高了不少,能让我在周围低矮的建筑中获得几分开阔的视野。气愤时,打开窗户,任由阵阵凉风拍打着,头脑清醒了许多,转身继续投身于新的学习中去。烦闷或失意时,看看窗外的城市,群星闪烁,白云在阳光的渲染下渐渐晕成金黄,于是又写一点无头绪的闲散句子,发到微信朋友圈,和同学互动几句。
窗外的景物是思维的载体,只需盯着一个东西,有时是一栋楼、一棵树,亦或一个人、一架飞机......思绪就能随它们飘到很远的地方去。有时是形形色色的景物:一朵盛开的鲜花,一抹金黄的流云,一片奇妙的星海……但更多的,是在凝望窗外的人……
作者:李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