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7-21 14:59对话⑥·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委农办主任李启章谈利益联结
打通产业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路径
近年来,我市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模式,建立完善农业龙头企业绑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在做强“六大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活新兴产业的同时,以高度组织化推进产业扶贫,实现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历史性突破。作为扶贫模式惠农增收关键环节,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了减贫的最大效应。在夺取脱贫攻坚决战胜利之后,如何推进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昭通日报社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委农办主任李启章。
记者:我们知道,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苹果、马铃薯、竹子、天麻、花椒和特色养殖等高原特色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高度组织化推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局长介绍一下,有多少家企业介入了我市“六大产业”扶贫中?
李启章:农业企业一端连着田间地头,一端连着千家万户百姓餐桌,2019年,全市236家农业企业、40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介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六大产业”。其中:有4家初加工企业、20家种植加工营销企业、254个专业合作社加入了苹果产业;5家加工企业、718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入了马铃薯产业;13家加工企业、35个竹笋收购及初加工商、17个种植大户、48个专业合作社加入了竹产业;23家加工企业、391个专业合作社加入了天麻产业;两家加工龙头企业、12个专业合作社加入了花椒产业;98家龙头企业、24个屠宰企业,3000多个专业合作社加入了特色养殖产业。
记者:众多农业企业介入到产业扶贫中,在保证企业效益的同时,也要实现群众增收,这是如何做到的?
李启章:目前的农业产业扶贫中,主要构建了龙头企业绑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定贫困户的“双绑”机制,建立了“农业企业+基地+基层党组织主导的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公司)+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引导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依法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协议,建立利益联结关系,打通产业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路径。如:昭阳区农投公司与陕西海升集团合作组建超越农业公司,建设苹果扶贫产业示范园,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上联企业下联农户抱团发展,按照3:7投入占股,丰产后每年按照30%的股份比例分红,分红收益用于反哺贫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盐津县一把伞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竹产业,由村集体公司带动参股,指导和监督合作社规范管理。提取后的可分配盈余按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比例进行分红,实现了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昭阳海升模式、盐津一把伞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集体经济模式仅只是昭通党建引领扶贫组织化中的一个缩影。
记者:这一路径打通后的效果是什么?
李启章:在全市威信、绥江等9个县(区)脱贫摘帽的进程中,农业企业带贫效果明显。全市466家企业(其中农业龙头企业325家)绑定了127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了236631户贫困户,建立企业绑合作社、合作社绑贫困户“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抱团”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6360元,为全市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农业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未来的工作有何打算?
李启章:首先要着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到2025年,在全市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15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以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0家以上,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5家以上,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家以上,带动农户30万户以上,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完成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100个以上,培育国家级示范社25个以上,省级示范社220个以上,市级示范社360个以上;用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政策,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工程,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营,村级集体经济年收益均达5万元以上。其次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打造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5家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0亿元以上。最后要树品牌树形象,打造“绿色食品牌”,把高起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战略重点,坚持绿色、生态、有机路子,打造“六个百亿元”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累计数达745个。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殷国庆 )
产业观察系列评论⑥:
利益联结是产业富民的关键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产业发展中解决好发展什么、如何持续发展、如何使贫困群众获利这三个层面的问题,产业扶贫就能扎实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
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因地制宜,根据各地自然及经济、社会等条件,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各地发展的产业,盘活各地特色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遵循市场规律,培育市场主体,延伸产业链,打通“产、供、销”各环节,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生产要素中的资金增值、资源变现,是扶贫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制胜法宝。
解决了前两个层面的问题,最后就要回到产业扶贫本真这个问题上来。产业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只有抓住利益联结这个关键,释放产业带贫效应,使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赚到更多真金白银,就能实现产业富民,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我市以“良种+良法”为基础、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为保障、“党支部+合作社”为路径,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一县一业”遍地开花,处处结果。各地在发展扶贫产业中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培育新型市场主体,鼓励多元参与,把“小、散、弱”的农户嵌入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N+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一端是有资金、有技术、懂市场的大企业,一端是有土地、劳动力的小农户,通过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既扬了企农双方之长,又补了企农双方之短,实现了“1+1>2”的效应。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企业降低了土地成本、形成了“增量资金”,发展壮大了龙头企业,保障农户的股份收益分红、保底收购、土地流转、务工工资等多种类型收入,也鼓起了贫困群众的“钱袋子”。
从目前利益联结的实践看,也存在着联结方式相对松散、保障机制乏力、分配机制简单等不足,还需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明确贫困群众在利益链中的位置,把贫困群众作为发展扶贫产业最大、最广泛的受益者,帮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其在更广泛参与市场的过程中增收又致富。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殷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