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7-20 16:22昭阳区靖安安置区楼宇林立、街道开阔。在思源社区,商铺遍布,“德雄盲人按摩店”几个淡黄色的字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从大关县木杆镇向阳村搬迁到靖安安置区的盲人吴德雄开的店。
今年1月,吴德雄家作为大关县第一户搬迁户,一家4口人搬迁到了靖安安置区合顺社区9栋1单元。“挪穷窝、断穷根”是他始终坚定不渝的信念。在爽朗豁达的笑声中,他向家人及朋友传递自己不甘平庸的追求。
中国人民传统的乡愁情怀是众多家庭不愿搬迁的重要原因,但吴德雄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光亮,他希望更多的群众也像自己一样“挪穷窝、断穷根”。在了解到许多群众不愿意搬迁后,他主动请求与县委、政府领导同行,前往各地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劝说苗族同胞搬迁。
“德雄盲人按摩店”是在大关及靖安安置区各级相关干部的帮助下争取到的一间门面,今年6月初才开始营业的。每到晚上7时左右,三三两两的人群就走进他40多个平方米的店内,安逸地躺在按摩床上,享受优质的按摩。
随着名气的逐渐增大,一些搬迁群众来找到他,希望跟他学习按摩技术。但他深知按摩的艰苦,因此要求学徒必须勤快、干净、能吃苦。盲人张陆仙也是从大关县搬迁到靖安安置区的,她听说后也来报名当学徒。
吴德雄的眼睛是在2岁时因生病失明的,从此他的眼里没有了光亮。2002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18岁的吴德雄听到广播里播放4名盲人按摩收入上千元的新闻,就毅然决定到昆明学习按摩,并成功获得学业证书。之后,他在各地打工,不断提高自己的按摩技术。2013年、2014年,他先后在大关县城、昭通城开店,但由于门面成本高,他只能到一些偏僻的小区里去租房子。除去租金,每年的收入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
在大关老家,他家只有两间瓦房、两亩地,生活的困境制约着儿女今后的发展,引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担忧。他希望在城里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在城里购买一套房子要几十万元,“一生辛苦都买不起。”他感叹道。
命运之神对他十分垂青,党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后,他得知他家可以搬迁到靖安安置区就主动要求搬迁。今年1月,他们一家4口人住进了靖安安置区合顺社区的新房,开启了他们的新生活。
按摩是生活,音乐是热爱。在他的店里摆满了芦笙、葫芦丝、陶笛、二胡等各和乐器。他在打工期间,曾参加过奥运会节目排练、云南音乐比赛等。与其说音乐陪伴了他,不如说是他探索了音乐。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乐理知识都难以坚持,可他却通过录音机自学,熟练掌握了许多乐器的演奏方法。
在记者即将离开时,他即兴表演了一首《好汉歌》荡气回肠,将他心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变成美妙的曲子,感染着他身边的人。
“眼里”有家人,心中有天地。“德雄盲人按摩店”已成为思源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玉 毛利涛 实习生 邓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