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为延伸鲁甸核桃产业链而努力 ——记鲁甸县一品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20-07-08 12:04  来源:昭通新闻网

核桃出“油”

作为一名鲁甸县水磨镇人,他在天麻“两菌”生产中完成资金积累后,迅速把投资方向调整到家乡水磨镇,着眼鲁甸县85万亩核桃种植缺乏精深加工企业带动的客观实际,引进核桃油冷榨设备、技术,誓把鲁甸自主培育的“大麻壹号”优质核桃转化为益智、营养的高品质产品,带动鲁甸从事核桃生产的9万户36万群众实现增收。贾兴发,一位曾经放弃“铁饭碗”选择自主创业的成功商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顺势而为,把企业自身发展和家乡父老的发展缔结起来,以自身发展带动乡亲发展,书写了一名成功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两菌”生产完成资金积累

贾兴发在商场拼搏的时间可以上溯到本世纪初。2006年,在市供销社下属企业工作拥有一个“铁饭碗”的贾兴发看中了昭通天麻“两菌”生产销售的重大商机,毅然辞去公职,跟合伙人在旧圃镇投资兴建了一次性可以育种15万袋的天麻“两菌”育种基地,每年可以生产200万瓶天麻“两菌”,可以供应昭通小草坝80%的“两菌”需求。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他2009年开始单干,创建了昌达天麻有限公司,并建设了新的基地,规模跟原基地差不多。他在技术研发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长时间跟昆明理工大学合作,科技非常领先。一度时期他的菌种销售到了外地很多天麻种植企业。

天麻“两菌”生产销售生意他一做就是9年,直到2015年,按照全市工业发展规划布局,他的公司和基地搬迁到了昭阳区工业园区。那个时候“两菌”市场竞争已经非常大,2016年,他选择转型发展。

家乡热土带来无限商机

贾兴发出生于鲁甸县水磨镇水磨村,根据他多年在商场打拼的经验,他看准了农业产业发展的路子,鲁甸农业产业方兴未艾,花椒产业、核桃产业发展特别引人瞩目。

2016年,贾兴发在水磨镇流转了680亩土地,7月22日成立了鲁甸一品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10万元。他还是沿用以往的经验,大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尝试发展中草药、食用菌、花卉、马铃薯种植和特色生态养殖等产业。经过近几年发展,已拥有标准化厂房1200余平方米,形成生态土鸡月存栏10000只,年出栏成品鸡120000只,年脱温鸡苗300000只的养殖规模。一品福公司借助同昆明理工大学 “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已形成乌天麻、生态乌鸡、燕麦炒面、苦荞系列产品、面沙沙洋芋、乌天麻酒等系列产品。

紧盯油脂生产补齐短板

据鲁甸县副县长张尧鉴介绍,鲁甸多年来坚持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已经有85万亩的种植面积,给群众带来6亿元的经济产值,是鲁甸县的支柱产业。2013年12月,鲁甸荣获“中国国核桃之乡”殊荣。但是,由于没有生产加工、销售的助力,产业附加值低,群众增收不明显。

一个偶然机会,贾兴发在河南安阳的一家公司接触到了先进的核桃油冷榨技术,利用物理压榨原理,在60度以下温度挤压油脂,可以保持养分不变、营养不流失。贾兴发认为这是鲁甸核桃产业链延伸的一个好的方案。

自从盯上油脂生产以后,贾兴发开始尝试在水磨镇试种油菜籽。据水磨镇宣传委员张哲介绍,水磨镇群众有种植菜籽的习惯,后来由于找不到销路,也就不种了。但是水磨镇种植菜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避免冰凌天气的影响,一年可以出产两季。另外,由于水磨镇处于渔洞水库径流区,不能发展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发展油菜种植非常符合产业发展规划,而且还能美化环境,吸引游客。

2019年,贾兴发投资4万元扶持群众试种了200亩油菜籽,发放种子、化肥,结果群众每亩菜籽实现了产值3000元,比传统种植荞麦、玉米划算多了,还可以实现跟马铃薯的轮作。今年又种了400亩,效果也很好。

2020年,贾兴发流转了1000亩大麻核桃,作为油脂加工的生产基地。鲁甸大麻1号核桃属于本地选育成功的优良品种,非常适宜本地种植,在中国首届核桃节上获得过金奖,在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上,又被评为“中国核桃优良品种”。他选择流转大麻1号核桃作为原料,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大麻1号核桃皮薄、出油率高,核桃油储存一直是个难题,但鲁甸大麻1号核桃生产的油品保存时间稍长。

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懈耕耘

从2019年9月,贾兴发就开始到河南引进年产500吨的冷榨核桃油生产线,同时引进一条菜籽油生产线。今年5月,完成了生产线组装,6月份完成了设备的调试。经过试运行,油品质量很高。目前,经过产品送检等环节,一品福油脂有限公司的核桃油已经申请到“易智力”品牌、菜籽油申请到“云鲁油”品牌,生产许可等手续正在紧张办理。等今年的核桃上市,“易智力”优质核桃油立马就能进入市场。

鲁甸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郑大琴介绍说,作为鲁甸县总商会副会长单位,一品福公司冷榨核桃油的生产,填补了鲁甸核桃加工、销售的空白,延伸了核桃产业链,为核桃产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当前贾兴发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为产品上市作紧张的准备工作。

至于公司下步的发展,贾兴发考虑得很清楚,除了做好当前的冷榨核桃油、花生油、菜籽油的加工生产,同时抓紧核桃酱、核桃润肤油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公司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继续将特色养殖、特色经作生态种植和地道中药材培育做优做大,进一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好地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鲁甸核桃产业大有可为——访鲁甸县副县长张尧鉴

 “十一五”以来,鲁甸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要求,围绕“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产业得发展、林区更和谐”的林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截至2019年底,全县共有核桃种植面积达85万亩,产量达2.53万吨,产值达6.07亿元。那么,鲁甸核桃产业产值跟种植面积匹配吗?为什么?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采访了鲁甸县副县长张尧鉴。

记者:鲁甸县大面积种植核桃的背景是什么?从最初的的3万亩,到如今的85万亩,我们经历了些什么?

张尧鉴:鲁甸县群众在建制以来,一直有散种核桃的习惯,而且鲁甸核桃品质历来十分出众,所以核桃种植在鲁甸土地上经久不衰。但由于没有好的品种,同时也由于群众疏于管护,多年来鲁甸核桃一直没有发展成为产业。甚至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两山”下户,群众中甚至出现了砍伐核桃树的情况。经过优胜劣汰,在鲁甸,好的核桃品种保留下来了。2001年,我们迎来了退耕还林的好政策,当年鲁甸共发展核桃种植3万亩,加上原有的种植面积,鲁甸核桃面积得到了大幅提升。2008年,响应全省提出的“核桃种植面积实现4000万亩”的产业发展目标,鲁甸开始大面积发展核桃种植,就这样陆续发展,到2015年,鲁甸核桃种植面积已经实现85万亩。从事核桃种植的农户已有9万户36万余人,覆盖建档立卡户1.3万余户4.9万余人。

记者:能把核桃产业发展到如此规模,我们有些什么做法和经验呢?

张尧鉴:我们实现了种植规模化、规范化。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专题会、现场会和推进会,把核桃产业打造成为继烤烟、矿业、水资源之后的支柱产业,全力做到种植规模化和规范化。实现了种植品种优良化。在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县结合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大力推广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委员会认定的鲁甸大麻1号、鲁甸大麻2号优良品种,形成优良品种全面覆盖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管理科学化。“一分种,九分管”,为切实提高椒农的后续抚育管理水平,并在全县核桃重点村落实了核桃技术辅导员87名,切实提高了果农种植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群众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开展核桃抚育现场培训会20余次,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

记者:在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的支撑下,我们实现了核桃产业6.07亿元的产值,对于这个现状我们满意吗?为什么?

张尧鉴:鲁甸的核桃产值跟种植面积目前来说相当不匹配。按照我们的发展目标,鲁甸的核桃产业应该要突破20亿元才达到理想。目前之所以产值不理想,有几方面的原因:大多数核桃树还处于初果期,10年以后鲁甸核桃将全面进入盛果期,产量会大幅提升。目前来说,市场价格比较低迷,这跟本地深加工企业引入不足,研发产品不多也有一定关系。

记者:为了让85万亩核桃实现更大的价值,未来几年中,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张尧鉴:我想有几方面的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鲁甸核桃种植面积虽然有85万亩,但其中优良品种“大麻1号”“大麻2号”种植面积只有20万亩,首先来说,实现品种改良是最重要的,对不好的品种实施高枝换头,全部换成出油率更高,果型更好,挂果率更高,更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大麻1号”“大麻2号”品种。

要增加投入,加强引导,扭转核桃管理粗放的现状,在修枝整形、施肥打药各环节进行规范。

要引导果农提升粗加工水平,需要增加设备,指导使用烘干机、烤房等设备,提升果品品质。

要组织农户进行分选、分级,实现优品优价。

政府在延伸产业链方面要注重引进更多的核桃加工企业,研发更多产品,在核桃油加工、乳品加工等方面做出尝试,增加核桃产值。 

昭通日报全媒体 刘静涛/文 实习记者 杨洋/图

视频拍摄:聂孝美

视频剪辑:伍权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