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7-07 15:06“一村一品”背后的产业期待
在昭通这样一个群山耸立,山高谷深、坡陡的山区贫困市,极其需要多种可以致富的“一村一品”来滋养高山峡谷。
滋养岩石为骨,骨更傲;滋养土壤为肉,肉更丰满;滋养植被为发,发更浓。
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昭阳区洒渔镇、苏家院镇,以花椒为主导产业的鲁甸县龙头山镇,以盐津乌骨鸡为主导产业的盐津县敦厚村,以半边红李子为主导产业的绥江县新滩镇石龙村,是昭通屈指可数的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除了以上有名的,剩余的都是无名的。
不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不管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它们集体构成了昭通农业现在的模样—在每一个村庄成长的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无名的“一村一品”在努力生长,朝着致富的丰满姿态生长,扎根于乌蒙山区。
5月的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满山的花椒树葱葱郁郁,散发着生长的气息。花椒林里一群群椒林鸡悠闲地在散步,户主不知去向,过路的村民告诉记者,这户700多只椒林鸡已全部被订购。在光明村黄家林3组杨庆武家,灾后重建的两层楼房子宽敞、明亮,住着杨庆武家11口人,春节贴的对联还保留着幸福的模样。春耕时节,杨庆武一家给花椒树修枝、锄草、松土,等到6月花椒采摘、售完后,她的老伴和两个儿子又开始了第二职业,各自发动自己的货车,在县内靠运输为家里增添收入。2019年,杨庆武家的花椒收成1000公斤,收入近5万元。上半年种花椒、下半年搞运输,这样的日子对于52岁的杨庆武来说,知足而幸福。
在距离鲁甸县几公里之外的昭通大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厅里,用花椒做足贴的保健品正在研发阶段,样品上的花椒味明显可闻见;在车间里,金黄剔透的花椒精油正舒畅地躺在一个个大桶里,沉浸在从花椒化身为精油后的小欢喜中。
昭通大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云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公司生产的牛栏江牌鲁甸梭山青花椒产品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森林产博览会优质产品奖、第十一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银奖等多个奖项;公司生产的鲜青花椒油和花椒精油系列产品通过全国供销总社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公司花椒基地获GAP良好农业认证;公司申报的“鲁甸青花椒”获国家地理性证明商标。在鲁甸县,实现了花椒与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做到初加工、深加工的聚合,实现了产业升级,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对花椒产业进行了新的产品开发,为地方名优产品走出本地、走向更大的市场,提供了纵深发展的空间。
而在与四川省筠连县接壤的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万亩茶园散发出的清香沁人心脾;6500亩桑园“作茧自缚”的传奇在这里上演。年销售额680万元的茶叶加工厂、年销售额500万元的红薯粉条加工厂、年销售额 240万元手撕蚕丝被加工厂各1个。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14亿元,人均纯收入13600元。
2016年,保宁村提出了“万亩茶叶万亩桑、万亩茶花万亩薯”的思路和计划,多次组织党员群众到四川考察学习,把先进的茶叶、蚕桑发展经验引进家来,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对村民手把手进行指导……如今的保宁村,连片的绿色产业覆盖全村,实现户均产业10亩以上。
保宁村的茶叶采摘期长达半年多,可从初春到中秋节前。近日,来自四川等地的商贩陆陆续续上门收购新鲜茶叶,价格每斤在38至55元之间。
路过村民余仕华的茶园,一家三口正在采茶,今年他家的茶叶收入有3万多元。59岁的村民翁传银,种有茶叶和桑蚕,一年的收入近10万元。
2018年,保宁村脱贫出列。
6月的金沙江边,永善县务基镇捏池村的4500亩花椒,再过两个月便可采摘,村民们的获得感随之而来。有的农户花椒一年能卖到七八万元。
2017年,捏池村脱贫出列。
镇雄县是昭通市最后一个脱贫摘帽的县,距离县城近50公里的以古镇以古村,立足地方实际,充分整合搬迁群众“三块地”资源,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竹产业,种植方竹3000余亩,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使分散的单一生产变为集中优势发展,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6万元,有效破解了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难题。2019年以古村实现脱贫出列。
镇雄县牛场镇长河村,2019年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工作队员到玉溪市峨山县化念镇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建盖20亩钢架大棚发展集体经济,由村集体先行先试,扶持带动全村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发展设施农业。冬春两季利用长河村低温、潮湿的独特气候条件发展喜阴怕热的羊肚菌;夏秋两季利用气温高、光照足的条件栽种番茄、辣椒等产值较高的大棚蔬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长河村发展设施农业打下了基础。
今年,长河村积极争取镇雄县农业农村局支持300万元新建了100亩大棚,截至5月底,已出租60亩育竹苗,实现村集体增收6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100人,预计实现劳务总收入50万元,人均增收5000元;与牛场镇确佐辣椒厂签订了销售协议,由村委会发展村集体经济60亩,种植辣椒供应牛场镇确佐辣椒厂,确佐辣椒厂以保护价3元/公斤进行收购,预计实现村集体收入12万元,带动群众务工60人,实现务工收入15万元,人均增收2500元。
全市的村庄,都在努力生长,谁也不想掉队。
市辖11县(市、区)146个乡(镇),137.26万农户,农业人口543.36万人,其中劳动力315.3万人。初步形成了昭阳苹果、鲁甸苹果、鲁甸马铃薯、巧家生猪、彝良天麻、威信猕猴桃、盐津乌骨鸡、大关筇竹、永善脐橙、绥江半边红李子等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产业基地集群发展。
全市有专业村6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1%,专业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4个,有效与龙头企业对接的26个,建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3个,拥有注册商标18个,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个,获绿色食品认证11个,获有机食品认证1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5个。
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投入不足;产业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辐射带动不够;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支撑不够强,是制约昭通发展“一村一品”的障碍。
在昭通,山区农业经济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深厚的文化与薄弱的经济同体、优越的区位与滞后的交通、富集的资源与弱小的产业、秀美的山川与脆弱的生态,它们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命运共同体。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随着昭通“交通先行”发展战略的实施,随着昭通“6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些命运共同体逐步发生着质变,昭通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局正在一步步被攻破、被瓦解。
乡村是“天下粮仓”的绿色生命地带,那些坚韧不拔、艰难前行的“一村一品”,在高山峡谷静默生长,让人期待……
对话②·鲁甸县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斌谈花椒产业发展模式
鲁甸县花椒产业发展“12345”
2001年,鲁甸县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斌毕业于昭通农校,主修经济林专业。2001年工作至今,专业从事核桃、花椒产业的培训、推广、技术指导工作,有着20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从业经验。是鲁甸县核桃、花椒产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之一。
记者:在鲁甸县,花椒树、花椒产业,其生长、发展的原生动力是什么?
王斌:一种信念: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
记者:花椒产业已成为优化鲁甸县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作为经济林产业,鲁甸县是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品牌认证?
王斌:两块牌子。一块是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鲁甸青花椒”地理标志;另一块是由中国经济林协会颁发的“(云南省鲁甸县)青花椒名县”。
记者:在鲁甸花椒产业的发展进程中,鲁甸县是否探寻出了一条适合自身产业发展的模式?
王斌:三种发展模式。一是分散模式,基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农户承包土地分散,这是主要的发展模式;二是“企业+农户+党支部”模式;三是“企业+合作社+基地+党支部”。第三种模式,以梭山镇为例,300多亩GAP种植基地落地梭山镇,将花椒的传统特色与现代科研技术相结合,以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研究、开发和管理,带动梭山、龙头山地区农户种植花椒30000余亩。以“企业+党支部+基地+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探索了一条产业链上建支部、党员示范带民富的新路,成立“鲁甸小雨点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鲁甸县梭山镇妥乐村花椒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民劳动在家、服务在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龙头企业拉动,发展立体农业。靠精深加工、包装和营销延长花椒产业链,吸纳贫困人口就近务工,加快贫困群众融入产业链,实现产业造血脱贫。以椒林为依托,发展养殖产业。以“椒林鸡”品牌效应,辐射带动各花椒种植区,建立了颇具规模的“椒林鸡”养殖基地。
记者:鲁甸县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及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花椒交易市场。近几年来,鲁甸县花椒产业的发展,抓准了哪些机遇?
王斌:4个机遇。一是实行退耕还林后;二是昭通“十二五”期间,6大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三是鲁甸恢复重建后,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施肥、修剪等技术的全面推广;四是脱贫攻坚涉农资金等整合使用。
记者:与核桃、花椒打了20年的交道,“推广”也是您的工作之重。鲁甸县在经济林产业推广方面,林业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王斌:五个推广。一是花椒育苗技术的推广。花椒育苗难,花椒种子种壳坚硬且油脂多,播种前必须进行脱脂处理,出苗率才会高。二是种苗的推广。在原有的品种上选择良种,精益求精,必须要通过无数次的筛选。三是修剪技术的推广。为了推广修剪技术,真正得到农户的信任,面对修剪技术持怀疑态度的农户,林业部门先对其当年未修剪的花椒进行测产,再对次年修剪过的花椒进行测产,通过数据比对,但凡按标准修剪过的花椒林,均增产。四是产品推广。政府部门通过农博会、花椒节、农产品交易会等进行推广。五是企业推广。利用企业的销售平台和渠道,对花椒品牌进行大力推介。
产业观察系列评论②:
敬畏“三农”助力“一村一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要求: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
笔者认为,只有敬畏农业、农村、农民,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一村一品”的建设。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敬畏农业,就是要守净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有机产品认证,加快有机产业的发展,减少和防止农用化学物质、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为“一村一品”提供健康生长的环境。加强对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利用,防止向土壤任意排放含各种污染物质的废物;合理施用化肥,加强对品质稳定、无毒、无激素、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肥料的推广;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慎重推广污水灌溉,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要严格进行监测和控制。像保护眼睛一样、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国富民强。
农村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出发地、回归地,承载着炎黄子孙的美丽乡愁。
敬畏农村,就是要记住乡愁。乡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动力。要树立“所有村庄皆为故乡”的理念,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致力于农村的建设。
中国农民肩挑日月、手转乾坤,是中国十多亿人口粮的播种者、收割者。古诗有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寸。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敬畏农民,就是尊重、爱戴农民。农民是农业发展的第一原生动力和主力军,在他们身上,传承了几千年的农业文化与知识。大力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电商人才、本土农业专家等一批批农业人才,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
发展一村一品,同样要敬畏法律、法规,唯有视质量为生命,才能让“一村一品”成长得更健壮、走得更长久。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燕 董超 文/图
视频:邱阳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