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6-20 16:07沿着乡村公路一直往里走,进入昭阳区旧圃镇三善堂村彝家小寨子,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彝家民居、院墙上随处可见的彝家壁画、广场上高高矗立的火炬雕塑、数十棵高大的柳树、院子一角正在绣花的妇女……组成了一幅具有浓浓彝家风情的乡村图。
院子里正在绣花的彝族妇女叫陈文翠,是彝家小寨子的村民。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彝族刺绣。“我母亲心灵手巧,剪花、贴花、绣花、做彝族服饰样样都做得很精致,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拿针跟着母亲学习刺绣。” 陈文翠今年51岁,她说在她们那个年代,每个彝族姑娘从十一二岁就开始拿针学习刺绣,彝绣已经深入到她们的血液中。彝族小伙找媳妇的时候,首先问的是这家姑娘针线好不好,会针线、会绣花是衡量女子是否贤惠,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志。
一学剪、二学裁、三学绣花缝布鞋。彝绣对于彝族女性,不仅仅是一门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更是一种从手中传递到手中的带有温度和颜色的文化记忆。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彝族人把花草、动物和文字图案一针一线地绣到衣物和服饰上,造就了彝族刺绣这门古老的技艺。
据介绍,彝族刺绣历史悠久,针法独特,种类繁多,图案丰富,色彩艳丽,独具艺术特色和民族特色。2017年6月被列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不同年龄,不同场合穿的衣服都不一样。” 陈文翠介绍彝族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祭司服、成服等各种专用服饰。无论是服饰,还是日常的绣品,最常见的是动物和植物纹样的重构,图案寓意多以表现吉祥主题为主,鲜明地传递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期盼。
据三善堂村1组党支部副书记孔祥彪介绍,彝家小寨子居住着彝、汉两种民族共540人,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70%左右,当中绝大部分女性闲时都会聚在一起切磋绣花技艺。
为了让寨子里会绣花的妇女有“组织”、增加收入,早在2010年昭阳区妇联在旧圃镇彝家小寨子成立了妇女手工彝绣协会,当时共有80人加入了协会,并组织部分妇女到楚雄彝族自治州学习彝绣技艺。陈文翠就是彝绣协会成员之一。
“昭通的绣法和楚雄的绣法差不多,但是她们的花样种类繁多,花色用得更大胆有新意。”培训回来后,陈文翠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对彝族刺绣的文化内涵也有了更深的领悟,在彝绣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艺越发成熟。她带领村里的姐妹开始照着新式的花样绣花,每人一天可以绣3幅,晚饭后如果接着绣,可以绣4幅,姐妹们绣到一定数量后,由陈文翠统一将绣品收集起来再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相关渠道按每幅15—100元不等的价格帮忙销售。
先期由于和市场没有对接好,没有打开销路,绣品的销路并不尽如人意。直到去年,昭通本土企业中云大慈集团创建了“彝花绣”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品牌,并在昭阳区旧圃镇“世界彝都”景区内建成了彝绣艺术陈列馆和“彝花绣”品牌展销大厅。从此像陈文翠这样的“绣娘”绣制的绣品有了归属地。
6月5日,记者在“彝花绣”展销大厅看到,几名身着彝族盛装的“绣娘”正一边唱歌一边飞针走线在绣制“彝花绣”。展馆占地1000多平方米。“彝花绣”品牌展销大厅主要展示的作品既包括传统的衣服、裙子、帽子、鞋子,也有经过改良的挎包、挂饰、抱枕等实用性强的物品,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彝绣艺术陈列馆陈列着彝族各支系的传统及传承服饰、头饰和彝族工艺品。
据中云大慈集团董事长陈虹戈介绍,“彝花绣”品牌主要采用扶贫车间的运作方式,在乡(镇)设立扶贫车间,由合作社组织当地村民进入扶贫车间务工,成为“绣娘”,由中云大慈集团邀请专业刺绣老师对“绣娘”进行免费的刺绣培训,并提供刺绣材料,“绣娘”按照绣样进行绣制,中云大慈集团按照绣品的等级给予“绣娘”相应的工费。一般情况下,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绣娘”划分,平均每月收入分别在3000元至10000元不等。
“目前扶贫车间有1000余名‘绣娘’,其中旧圃、彝良发界、镇雄尖山这几个扶贫车间的‘绣娘’绣工底子特别好,50%以上能培养成为中级‘绣娘’。” 陈虹戈说,到6月底,彝良县发界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项目建设将完工,扶贫车间集生产车间、绣房、展示区等功能为一体,主要生产家居饰品,比如桌布、窗帘、床品、围巾、鞋子、帽子、笔记本等。
“‘彝花绣’不仅是精美的民族文化工艺品,更是昭通市建设扶贫车间的一项文创产业,是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品。”陈虹戈介绍,通过“公司+妇联+协会+合作社+扶贫车间+贫困妇女”的模式,目前已在昭阳区靖安、旧圃,彝良县发界、镇雄县尖山等地建设扶贫车间,把订单送到绣娘家门口,把绣品变成商品,有效地将刺绣手艺与市场对接,提升农村妇女的致富能力,助力脱贫攻坚,让彝绣扎根在昭通这块丰沃的文化厚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明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