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5-27 09:21云岭大地春潮涌,跨越发展正当时。带着对云南人民的深切挂念,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到云南考察,亲切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指导工作。殷殷关怀,情暖乌蒙大地;谆谆教导,激荡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629万昭通儿女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激扬奋进新时代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更为我们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坚定了必胜信念。
回溯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昭通视察,要求我们“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抓好脱贫攻坚,确保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嘱托就是使命、嘱托就是方向、嘱托就是动力。5年多时间里,昭通各族干部群众时刻铭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敢打善拼、坚韧求成、再硬的骨头也要嚼碎”的精神状态,夺取了鲁甸“8·03”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努力闯出一条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倒逼产业形态、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创新突破的路子。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末的185.07万人下降至2019年底的15.99万人,贫困村由1235个减至104个,10个贫困县区摘帽9个,贫困发生率从34.8%下降至3.4%。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一举突破千亿元大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全社会用电量“五项指标”增速和高速公路建设里程、投资总量、建设进度均位列全省第一。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尽在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肩负脱贫攻坚“两个全国之最”的历史重任,更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强烈的使命担当,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打赢攻坚战、跑出“加速度”、赛出“好成绩”,高质量交出脱贫攻坚和跨越发展时代答卷。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打赢昭通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2020年,昭通依然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镇雄依然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县。昭通脱贫攻坚的胜败不仅仅关乎一县一市,而是关乎全省全国大局。这样的大局大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份量就是压力、数量就是责任”的使命担当,秉持“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如履薄冰”的攻坚态度,着眼人的改变、脱贫普查要求、五大重点任务、工作作风转变“四个聚焦”,全力以赴打好“五大战役”,坚决攻下贫困最后堡垒。
第一,坚决有力打好各类问题“清零战”,倒逼推动各项指标全部达标、脱贫成果全面巩固。紧盯15.99万人脱贫、104个贫困村出列、镇雄县摘帽这一目标任务,对标对表贫困退出“571”标准,集中物力财力和人力精力,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在今年上半年达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标准。紧扣脱贫普查标准,坚持重心前移,聚焦全市10个贫困县区、1220个贫困村、41.95万户183.76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开展全覆盖无遗漏的大排查,对标对表找差距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坚决确保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坚决确保不把问题带入“考场”。持续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动态排查管理,按照“四个不摘”和脱贫成果巩固20条要求,全面开展169.08万脱贫人口“回头看”,强化对18.48万重点监测人口和农村边缘人口的动态帮扶,以精准到户到人的动态管控巩固强化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统筹抓好各类巡视、督查、考评以及信访反映问题的整改,以问题整改清零、指标全部达标和群众的高度认同支撑高质量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第二,坚决有力打好易地搬迁“巩固战”,确保易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立足昭通“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特殊市情,我们按照“能搬则搬、应搬尽搬、整村搬迁”原则,创新“进城、入镇、进厂、上楼”安置模式,全市8.44万户36.24万群众一步实现了由贫困山区到现代城镇、由传统农民到城镇市民的直过式跨越。当前,全市上下正按照建设配套搬家、就业产业支撑、管理服务保障“三步走”思路,在广大易迁群众顺利实现搬家入住的基础上,抓紧完善安置区配套设施,精准务实地做好就业产业的支撑保障,60万平方米扶贫车间、45万平方米商业配套设施即将全面投入运营,1.34万个蔬菜和食用菌大棚、7.8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以及迁出地137.8万亩“三块地”的盘活利用正在加快推进;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机制、抓创新,强管理、优服务,在充分发挥安置区5个临时党工委(管委会)、111个党支部、43个社区组织作用的基础上,统筹整合调度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群团组织等各方力量,强化搬迁群众的培训、教育、管理、服务,切实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社区、开启新生活。
第三,坚决有力打好劳动力稳定就业“攻坚战”,切实提高就业质量和层次。昭通作为劳务输出大市,2019年末全市305.2万农村劳动力中就有224.61万转移就业,务工收入占贫困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7.28%。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坚持把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作为事关脱贫攻坚胜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键一招,按照“保存量、扩增量,抓重组、优结构,建机制、促稳定”的思路,提前摸底、提前组织、提前对接、提前重组,抢抓全国各地大规模复工复产、短期内用工高峰的“窗口期”,采取输出有组织、精准到个人、匹配到岗位、到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五位一体”的高度组织化模式,构建起了政府对政府、政府对重点企业的长效对接机制,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尽可能外出就业、尽可能原岗返岗就业、尽可能到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就业。坚持输出劳动力跟踪稳岗和返乡回流人员再就业“两手抓”,强化动态排查和服务管理,研究细化稳岗转岗措施,尽最大可能把外出务工劳动力稳在输入地,实现稳定就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转移就业和返乡回流的劳动力,通过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扩大扶贫车间和农产品基地、增加公益公服岗位等方式实现充分就业。截至5月22日,全市305.2万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就业245.87万人、转移就业率80.56%。其中: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4.55万人,转移就业89.29万人、转移就业率85.41%;全市2018年及新增易迁劳动力13.74万人,转移就业12.25万人、转移就业率89.15%。力争到今年6月底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为脱贫攻坚提供稳定的就业支撑。
第四,坚决有力打好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突破战”,全面强化脱贫攻坚产业支撑。“品天下苹果,还看今昭”“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这些耳熟能详的高原特色产业品牌,是昭通坚持以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为引领,努力推动高原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与质量、品牌与效益同步提升的创新突破和生动实践。今年,全市上下按照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和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三个有”的要求,以高度组织化为根本,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单点突破带全局,以苹果、竹子、马铃薯、特色养殖、天麻、花椒“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带动引领优势特色产业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努力让每户农村群众既有主导产业更有增收支撑。全市全年苹果种植规模将达到75万亩以上、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新建标准化竹基地120万亩,完成低效林改造40万亩,力争到明年全市竹产业基地达500万亩以上;高标准建成5万亩优质马铃薯示范基地,带动全市260万亩马铃薯产业加快发展,确保19.2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户均种植马铃薯5亩以上、户均增收近万元;聚焦生猪、肉牛、乌骨鸡等重点,强化招商引资和龙头带动,引进一批有规模、有层次、有明显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落地,推动特色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第五,坚决有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海战”,确保脱贫脱出新面貌新气象。在全市范围开展窗口服务行业规范管理、城市社区文明卫生创建、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全社会文明卫生良好习惯养成、党旗引领党员示范“五大行动”,建立健全统筹调度、随机抽查、约谈曝光、通报问责等制度,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城乡环境大改善、群众面貌大提升、整体形象大改观。今年上半年,全市在已拆除农村危旧房34.36万间的基础上,全面拆除农村危房78316间、易地搬迁旧房32856间,做到应拆尽拆、拆除一户复垦复绿一户。突出村庄环境、庭院环境和个人卫生等重点,全面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热潮,力争今年省级卫生乡镇创成率达50%以上,每个自然村建成1个以上卫生公厕,努力实现卫生户厕全覆盖。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大力推进人畜分离、畜禽集中圈养、规范饲养相结合,探索建立村庄保洁收费、分片认管监督、疫情疾病防控等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文明新风。
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新发展理念重要指示精神,在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中开创昭通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理念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条件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路径。当前的昭通,正处于彻底消除千年绝对贫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转折期,正处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实现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的加速期,正处于各种利好政策叠加释放、加快补齐高质量跨越发展短板的黄金期。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大局大势,必然要求我们主动把昭通的发展融入全国全省大格局中高位谋划、系统谋划、深度谋划,抢抓省委、省政府促进“滇东北崛起”等重大机遇,找到结合点、抢占制高点,坚定不移地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新发展,寻求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主打产业、关键环节的创新突破,努力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成效上争先进位、赶超跨越。
第一,深入贯彻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部署,持续掀起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热潮。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总体布局,立足昭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有利条件,在坚定不移抓好“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培育的基础上,用区域经济的理念谋划布局和推动工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特别是聚焦中国西部重要“硅谷”“铝谷”的建设,强化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概算投资200多亿元、具备有机硅单体规模、工业技术装备及环保水平、全产业链集群“三个世界第一”的合盛硅业80万吨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确保项目一期年内建成投产,着力打造全省 “绿色能源牌”的龙头;加快70万吨水电铝建设,确保项目二期今年6月底前全面投产,配套发展下游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新动能,形成新的增长极。巩固提升电力、烟草、煤炭等传统产业。统筹推进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全面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四个一”行动谱写“中国最美丽省份”昭通篇章。昭通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全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守住一片蓝天、绿化一方群山、护好一江清水、建设一座果城“四个一”行动为总抓手,全面落实“河长制”,创新推进“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铁腕整治环保突出问题,全力打造“天蓝、山绿、水清、果香”美丽宜居昭通,努力交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昭通答卷。特别是坚持应搬尽搬和应退尽退紧密结合,以大规模易地搬迁和退耕还林还草还竹为支撑,在北部8个县市规划建设竹产业基地500万亩,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让长江上游生态敏感脆弱的乌蒙山区绿了起来,确保长江上游径流区32条支流“一江清水出昭通”,实现了国家战略与昭通发展、生态发展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又为贫困山区群众找到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致富路子。围绕“引领区域发展的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目标定位,按照“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百万亩苹果与百万城市人口高度融合的“苹果之城”建设,“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半城苹果满城香”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在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增光添彩、增加一份果香的同时,也为昭通旅游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品牌引领和形象塑造。
第三,持续掀起大干快上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加快构建“一区两角”为主的对外开放大格局。交通兴则昭通兴。立足昭通作为滇川黔渝地理中心和中国内地连接南亚、东南亚双向大走廊的特殊区位,我们以打造内联外通、快捷便利的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力争在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五横四纵两环七联”高速公路网、“二横七纵”铁路主网架、“一中心两支线八通用多航线”航空网、“一通道两枢纽三中心三转运多节点”水运网,形成东联毕水兴经济带、南连滇中经济区、西接沿金沙江经济带、北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目前,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已通车4条、在建9条、即将开工3条;成贵铁路通车运营,渝昆高铁开工建设,昭通迈入“高铁时代”;昭通新机场开工在即,全市通航航线达8条,初步架起了昭通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大区域的“空中走廊”;“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扩能改造工程中心作业区即将开工。骨干水源工程、川气缅气入昭工程、现代信息网络工程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为高质量跨越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同时,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交流合作,加快构建近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远接长三角、珠三角为主的大开放格局,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开闸放水”,形成奔涌之势,助推昭通跨越腾飞。
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建立具有昭通特色的城乡基层治理新路径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大战大考中,暴露出我市城乡基层治理还存在党建引领不强、城乡协调发展不优、机制体制衔接不畅、服务供给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短板。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和广大群众期盼,立足昭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一体发展、应急处置能力和救助体系建设、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及水电移民后续服务管理等市情,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乡镇赋权扩能及村级布局优化、基层服务供给保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六项机制”,着力提升群众自治、法治保障、德治教化、共建共治、科技支撑、基层权力监督“六大能力”,强化组织领导、投入支撑、示范引领、激励约束“四个保障”,全面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水平,切实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城乡基层治理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统筹推进,更要强化示范引领、创新突破、指导全局。结合昭通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实际,我们以昭阳区靖安、鲁甸县卯家湾两个全国数一数二的跨县区安置区为重点,将23个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作为全市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先试示范区,从安置区行政管理构架、社会治理机制、公共服务保障、便民服务体系、应急处置救助、城乡一体发展等方面系统谋划,统筹整合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自治组织、监督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等各方面力量,明确职责定位,健全完善机制,形成创建合力,积极探索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适应长远发展需要、满足广大群众需求的基层治理模式,促进全面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发展成果同享,让每一名搬迁群众过上更加安定美满的幸福生活。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昭阳区、水富市作为全市城乡统筹治理的典范,将昭阳区、鲁甸县、镇雄县、绥江县和水富市作为全省“美丽县城”创建标杆,力求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无所谓城、无所谓乡”城乡一体新格局等方面找到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为全市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当好标杆、做好示范。
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初心使命、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重要指示精神,锻造一支“敢打善拼、坚韧求成,再硬的骨头也要嚼碎”的铁军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在脱贫攻坚总攻冲刺最为关键的时刻,更需要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努力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亲切关怀转化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坚持抓党建、强引领、转作风、强服务,全面推行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年内基本实现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建设全覆盖,持续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以“一肩挑”为重点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清零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补贴+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三位一体薪酬制度,在保证工作稳定性持续性的同时,调整撤换不称职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督导员,推动实现党的组织无处不在、作用无处不发挥。坚持以机关带基层、以干部带群众,全面推行多深入少开会、多具体研究少发号施令、多帮助指导少指责批评“三多三少”工作法,鞭策各级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等基层一线,用机关沉下去促进基层动起来,用干部扎下去带动群众干起来。深入实施干部选拔任用“685”工程,市委、县(市、区)委、市直部门党委(党组)每年提拔使用的干部中有脱贫攻坚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分别不低于60%、80%、50%,以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建立完善“机关充实下去、基层选拔上来”长效机制,加大“三个一百”工程实施力度,以实绩为导向,改进考核录用方式,让更多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全面开展贫困党员脱贫工程,强化帮扶支持,确保全市所有贫困党员摆脱贫困。健全和规范老党员关爱制度,让60岁以上老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大力弘扬敢打善拼、坚韧求成、再硬的骨头也要嚼碎的“脱贫攻坚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强化铁的纪律和硬的作风“双保障”,严格落实市委“四个一律”等规定,对在脱贫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敷衍应付、作风漂浮、贻误战机、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一律不得晋升职级、一律不得晋升职称、一律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严肃追责问责,以战时纪律和过硬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高质量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时代答卷。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