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特色产业铺就金色大道 ——市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解读报道之六

 2020-05-14 20:42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做好了产业扶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保障。市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近年来,昭通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以高度组织化为根本、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单点突破带全局,按照“三个全覆盖”和“三个有”的要求,“六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 柴峻峰 摄

昭通紧扣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部署,围绕“绿色食品牌”,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大力发展“六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按照“一步登顶、跨越发展,产城融合、三产联动,龙头带动、品牌引领,因地制宜、规模经营,科技支撑、绿色高效”发展理念及“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聚焦发展昭通苹果、竹子、马铃薯、花椒、天麻和特色养殖等高原特色重点产业。

昭通苹果大丰收。

聚力打造“苹果之城”。昭通苹果连续多年在全国苹果区域品牌评比中榜上有名,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及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目前,全市苹果产业已走上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轨道,已认证“绿色苹果”10家、“有机苹果”1家,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产量达65万吨。当前,市委、市政府正按照“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产业布局,聚力打造“半城苹果满城香”的“苹果之城”,未来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以上。

筇竹育苗基地。 廖启俊 摄

筇竹加工的屏风。 廖启俊 摄

为竹产业重新“赋能”。目前,全市有竹子面积383万亩,已投产128万亩。特有的筇竹笋被誉为“笋中之冠”,方竹素有“竹类之冠”的美称,水竹是著名的“舒城贡席”原料。大关县竹产业链在巩固提升现有竹笋加工、竹制品加工企业的基础上,还将建设研发中心、仓储物流区、产品展销区等。同时利用竹林幽静等特点发展旅游观光业。昭通还以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和退耕还林还草还竹为支撑,在北部8个县(市)规划建设竹产业基地500万亩,既让长江上游生态敏感脆弱的乌蒙山区绿了起来,又为贫困山区群众找到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致富路子。

马铃薯花开。 李克宁 摄

马铃薯丰收喜洋洋。 张捷 摄

马铃薯大会。  范云 摄

绘就“洋芋帝国”蓝图。2018年第20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昭通成功举办,中国作物学会授予昭通“中国南方马铃薯种薯之乡”荣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的发展定位,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市脱贫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先后培育、引进了理世、天使等马铃薯加工企业和英茂、千和、皓中等种薯生产企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备。昭通按照“一走廊、两中心、六片区”的空间布局,打造5万亩“洋芋帝国”种植示范基地。以50亩以上规范化连片种植实施100万亩以上马铃薯种植,带动全市19.2万户贫困户种植,全市马铃薯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

青花椒清香浓郁。 雷明娟  摄

一树椒香出乌蒙。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鲁甸地震灾区时曾赞誉昭通花椒“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对昭通花椒产业给予了充分肯定。“昭通花椒、香麻天下”已成为昭通花椒的亮丽名片,昭通青花椒有“调味品之王”的美誉。目前,全市花椒种植面积达144万亩、产量3.7万吨。鲁甸县计划通过引进企业投资建设花椒啤酒、花椒精油、医药和日化用品开发、花椒烘干等精深加工项目,配套建设花椒种植高标准示范园。

麻农采收天麻。

彝良天麻博物馆。 彭洪 摄

有机天麻引领高端品质。昭通是全国品质最优野生天麻的核心区域,彝良县是全国唯一的有机天麻认证县,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8万亩,年产鲜天麻3.6万吨。昭通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昭通“中国乌天麻之乡”称号。天麻饮品系列、天麻养生速溶茶系列、天麻糕点系列等绿色、营养、健康的天麻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还将建设年产5000吨的天麻饮料生产线、年产2500吨的速溶茶生产线、年产3000吨的糕点类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估算年收入可达2.45亿元。

肉牛养殖。

椒林鸡养殖。  彭念敏 摄

特色养殖提速发展。昭通黄牛、乌金猪、云南半细毛羊、威信白山羊、盐津乌骨鸡、威信大种鸡等畜禽种质资源享誉省内外,特别是昭通黄牛已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志。昭通的云南半细毛羊、盐津乌骨鸡更是云南六大名羊、六大名鸡之一,昭阳、镇雄、巧家被列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全市年出栏生猪327万头、肉牛17万头、肉羊51万只、家禽895万只。冷流水、稻田养鱼等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休闲渔业加快发展。长期的发展积淀了厚重的产业底蕴,绿色的山地和冷流水环境赋予了生态的品质,优质丰富的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丰富了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大山、大水间的绿色畜牧业已经冉冉升起。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在脱贫攻坚最紧要的冲刺时刻,昭通紧紧抓住产业脱贫这一有效手段,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享受到了产业红利,托起贫困群众的小康梦。“昭”系“绿色食品牌”和高原特色产业已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燕)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解读 全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