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5-13 20:38作为昭通发展的领航者,市委定下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大决战全面胜利,高质量交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昭通答卷”的战略计划,面对风险挑战,以敢打善拼、坚韧求成、再硬的骨头也要嚼碎的精神状态,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大决战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云南省安置人员最多的保障性住房楼盘在昭通建成。 韩兴国 摄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鼓舞着昭通各族儿女的心,此时此刻,昭通的脱贫攻坚也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市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5年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末的185.07万人下降到2019年底的15.99万人,贫困村由1235个减至104个,贫困发生率从34.8%下降至3.4%。10个深度贫困县(区)中已经脱贫摘帽2个县,有望再摘帽7个县(区),还剩最难攻克的镇雄县,正可谓“镇雄胜则昭通胜,昭通胜则云南胜”。
如何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昭通发出了“全力打好‘五大战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进军号令,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信心、明确了作战图。
龙舟公开赛绥江站 。 张广玉 摄
坚决有力打好各类问题“清零战”,倒逼推动各项指标全面达标。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在今年上半年达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标准。紧扣脱贫普查标准,坚持重心前移,聚焦全市10个贫困县(区)、1220个贫困村、41.95万户183.7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开展全覆盖无遗漏的大排查,对标对表找差距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坚决确保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持续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动态排查管理,按照“四个不摘”和脱贫成果巩固“二十条”要求,全面开展“回头看”,强化对重点监测人口和农村边缘人口的动态帮扶,以精准到户到人的动态管控巩固强化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返贫致贫。
巧家县老店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韩兴国 摄
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韩兴国 摄
坚决有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战”,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按照建设配套搬家、就业产业支撑、管理服务保障“三步走”思路,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顺利实现搬迁入住的基础上,加快在建学校、医疗服务机构、扶贫车间及配套产业基地等扫尾进度,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形成有力支撑。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输出就业和就地就业“两手抓”,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就地就近就业吸纳能力。统筹整合调度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群团组织等各方力量,切实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社区、开启新生活、展现新风貌,奏响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幸福“三部曲”,努力将各安置区打造成为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先试的标杆。
东西部劳务协作夏秋招聘专场会。 王铫 摄
坚决有力打好劳动力稳定就业“攻坚战”,切实提高就业质量和层次。按照“保存量、扩增量,抓重组、优结构,建机制、促稳定”的思路,坚持输出劳动力跟踪稳岗和返乡回流人员再就业“两手抓”。昭通有农村劳动力305.4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0.6万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出台“三免一补”政策,做好各种保障工作。各级干部深入开展劳动力基本情况、就业意愿、技能水平、岗位需求“四清”摸底调查,号召群众走出家门、走出大山去工作。包机4架次、专列43列、专车3828辆,点对点组织输出19.79万人、成建制输出率达20.69%,目前已经转移输出劳动力百万人。力争到今年6月底前,全市农村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率分别达75%、85%、90%以上,为脱贫攻坚提供稳定的就业支撑。
绥江竹海。
坚决有力打好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突破战”,全面强化脱贫攻坚产业支撑。持续推动“六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今年新植苹果7.35万亩、强化老果园管护38万亩;全面推进竹产业基地建设,新建标准化竹基地120万亩、改造低效竹林40万亩,竹产业规模达450万亩以上;高标准建成5万亩马铃薯示范基地,规范化种植马铃薯100万亩,带动全市260万亩马铃薯产业量效齐增;聚焦生猪、肉牛、乌骨鸡3个产业发展重点,推动特色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确保全市全年生猪、肉牛、家禽分别出栏400万头、18万头、1000万羽以上。
龙井新貌。 李滇龙 摄
坚决有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海战”,确保脱贫脱出新面貌新气象。在全市开展窗口服务行业规范管理、城市社区文明卫生创建、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全社会文明卫生良好习惯养成、党旗引领党员示范“五大行动”,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城乡环境大改善、群众面貌大提升、整体形象大改观。突出村庄环境、庭院环境和个人卫生等重点,全面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热潮,力争今年省级卫生乡(镇)创成率达50%以上。
携手跨越。丁世新 摄
在前进的征程中,市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是重要的“信心加油站”,来自629万群众为小康梦想团结奋斗的力量激流澎拜而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迈进小康社会成为不可撼动的共识。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