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4-26 14:572017年的镇雄县母享镇穿洞村,贫困面大,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支撑,村“三委”工作运转捉襟见肘,十分窘迫。“穷根”是什么?出路在哪里?穿洞村急需“把脉问诊”“开方治病”。
改建后的穿洞村委会办公楼。
那年7月,昭通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挂钩帮扶穿洞村。针对穿洞村的具体情况,市科协党组反复研究讨论,严格按照市委“133”工作思路和打好“五大战役”要求,用真情当好医治母享村“贫穷病”的医生,深挖“病根”,开具治疗穿洞村“贫穷病”的药方。通过三年多的挂钩帮扶,穿洞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步入了丽光初现的春天。
穿洞村一角。
把脉问诊 找准病灶
市科协干部职工多次到穿洞村开展摸底调查,与村“三委”干部、村民们促膝谈心,掌握穿洞村发展滞后、贫困面大的原因。
“病根”一:村“三委”工作乏力,党群、干群关系不协调,缺乏号召力、战斗力。
“病根”二:农业基础设施异常薄弱,没有任何农业产业,经济收入来源单一,靠天吃饭是经济发展的常态。
“病根”三:挣钱门路严重缺乏,懒惰现象比较普遍。
正是这三个主要的病因,才使穿洞村出现了全村1380户5348人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1户1641人的深度贫困局面。
开好“药方” 挖掉“病根”
针对这些“病根”,开出相应的治病“药方”。
第一剂“药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选优配强村“三委”班子、培育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基层党组织应当是精准脱贫的中心,要使穿洞村的挂钩帮扶工作切实有效,必须首先建立健全穿洞村的村级党组织,以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和调动党员干部的内动力,凝聚脱贫攻坚的正能量。
因此,市科协主动以“主人公”的姿态介入到穿洞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当中,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建议、督促、配合母享镇党委迅速建立健全穿洞村的基层党组织,切实整顿软弱涣散局面,把全面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放在挂钩帮扶的首位,下了六剂“猛药”。
突出选优配强,着力解决党组织带头人不胜任、不适应的问题,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差、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及时调整处理。
坚持镇党委主导,着力解决班子不团结、内耗多的问题,提升穿洞村领导班子的内生动力,保证村内重大事项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决策与实施。
加强村级党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将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人选推荐到村委会进行挂职锻炼,经过反复酝酿和考察,配齐村“三委”班子,干事创业的局面不断夯实。
开展“村霸”问题整治,着力解决村内不和谐不稳定、群众意见较大的问题,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和谐稳定大局。
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充分利用科普宣传的平台优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化访为诉,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问题。
严格制度落实,着力解决组织生活不严格、不规范的问题,充分发挥单位派驻“第一书记”的职能职责,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推动群众评党员、党员评党支部、党支部评党委,严肃政治纪律,开好组织生活会。
此“药方”的开具,让穿洞村完善了基层领导班子,增强了村“三委”的号召力、战斗力,让“党建引领精准脱贫”成为可能,并最终成为现实。
第二剂“药方”:确立“产业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精准脱贫思路,推进规划帮扶。
自2017年挂钩帮扶穿洞村,在实地考察、精准调研的基础上,市科协帮助穿洞村制定了全力实施“四大战略”、打好“两大战役”。
外出务工增收战略。全村动员,努力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最大化,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强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确保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岗位稳定、收入有保障。
大闸蟹养殖基地之一。
产业发展保收战略。坚持抓烤烟生产不放松,高标准完成3271亩烤烟育苗、移栽、烘烤、交售工作;坚持创新推动抓水产养殖(大闸蟹)促增收;大力发展生猪养殖项目,加快推进佑康集团穿洞生猪代养场项目建设;持续做好马铃薯、冬季蔬菜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工作。
基础设施提升战略。开展村组道路硬化建设大会战,2019年9月完成全村12个村民小组13公里路面硬化工程,全村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大突破、大提升。
作风转变持久战略。着力抓好阵地建设,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从严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了集体经济“空壳村”销号退出。
在长期分梯次推进上述四大战略的基础上,市科协还及时推出了必须迅速收效的两大战役。
脱贫出列短板歼灭战役。开展大排查、大梳理,倒排时间到天,责任落实到人,集中一切力量补齐影响全村脱贫出列的各类短板,确保全村顺利如期脱贫出列。
环境整治人海战役。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域大整治,实现全村17个村民小组有指定的垃圾堆放设施,有户厕公厕、有清扫保洁制度、有村规民约、人畜分离、畜禽粪污入坑、无黑臭污水、无残垣断壁,全面消除贫困户家庭室内“感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显著改观。
这“四大战略”和“两大战役”的实施,发挥优势、积极协调,推动了由昭通市科协为穿洞村制定和组织实施的四大扶贫产业向纵深发展。
“三讲三评”到田间地头。
为了帮助穿洞村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市科协在穿洞村重点培植、实施了与穿洞村优势资源有机结合的多方位产业群:大闸蟹养殖产业、生猪代养殖产业、马铃薯产业、烤烟秋萝卜轮植产业。
这四大产业的实施,均包含了两个重要的要素:依托股份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穿洞村的优势地理地貌,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将种植养殖业与乡村文旅产业相结合统一规划,实现穿洞村产业多元化。
市科协共为穿洞会协调、整合、投入了近1500万元资金助推产业扶贫。
规模化养殖大闸蟹,弥补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以来,市科协引导穿洞村共流转土地300亩,并协调整合农业设施建设资金570万元、特色水产养殖资金200万元、向省科协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总共820万元,用于规模化养殖大闸蟹,并在蟹苗引进、技术扶持、资金申请等方面对养殖户进行了大力帮扶。并立足本职,开展科普示范村建设,帮助成立穿洞村大闸蟹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举办大闸蟹专场培训会,共培训养殖技术人员128人。
发展生猪代养产业,促进农户增收。市科协经过全力协调,争取到镇雄县农业农村局两个生猪代养项目落户穿洞村,协调整合资金550万元,新建代养场两个,年代养生猪4800头。通过与佑康公司协调一致,基本达成生猪代养合作协议,每代养1头肥猪可获得130-200元的代养费,也可每年按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的7%-10%租赁给企业自养,每头出栏猪80元的租金租赁给企业自养,代养场不承担市场风险。
发展高效马铃薯示范种植产业。2020年,昭通市科协投入项目资金10万元,引导和帮助穿洞村创办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帮助穿洞村购买20吨优质马铃薯种子,作为村级集体资产投入穿洞村福禄寿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种植马铃薯200亩,目前已全部完成种植。
发展烤烟、秋萝卜轮植产业,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户收入途径。2019年7月,市科协主要领导经过实地调研,作出了坚持烤烟生产不放松,大力发展秋萝卜,实施烤烟与秋萝卜轮作,提升土地复合产值的决策,并投入10万元项目扶持此项产业的发展,向贫困户发放了白萝卜种子500罐、农药硼肥200公斤,复合肥8吨,并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种植。2019年共发展64户贫困户种植秋季萝卜250亩。
上述四大产业的培植与纵深推进,都是以市科协帮助穿洞村创办的“穿洞福禄寿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组织实施的,而这一载体的主体就是穿洞村“三委”,党总支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三委”全体成员均作为股东入股,成为专业合作社的中坚领导力量。
目前,主动申请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成员已达44户20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69人),带动就业62户74人,完成土地流转196户1000人。
第三剂“药方”:聚焦脱贫出列短板,不断夯实脱贫出列基础。
全面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出行条件。启动实施10条通村硬化路11公里、新建穿洞村至以勒大山村联络道2.5公里,扎实推进石漠化治理机耕路新建18公里。
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9年以来,穿洞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54户751人。其中搬迁镇雄县鲁家院子6户34人(随迁户1户3人),搬迁母享镇安置点146户703人,搬迁以勒物流城两户14人。
村民搬入新居留影。
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8年以来,全村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8户384人,其中2018年实施54户196人,2019年实施42户137人,2020年实施12户51人。
实施连户路建设。2019年以来,实施连户路建设5.2万平方米,彻底改变了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
整合财政涉农项目资金。市科协共整合财政涉农项目资金87万元,专项用于穿洞村17个村民小组饮用水提质增效工程建设,解决了全村1380户5348人用水难问题。
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通过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的实施,穿洞村的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19年穿洞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并于2020年4月正式命名。
市科协在挂钩帮扶穿洞村三年多时间里,挖“病根子”、开“药方子”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治“病”效果。
(通讯员 梁恩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