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4-20 10:29户户增收:围绕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4000元目标,举全县之力统筹抓好就业、产业、兜底保障各项工作,实现户户持续增收,为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奠定坚实基础。
3月18日,镇雄县林口苗族彝族乡风岩村占地17亩的云南中润服饰有限公司扶贫车间,49岁的张大育认真地拿着扫帚清扫厂区垃圾。
张大育家有6个孩子,不幸的是有5个孩子存在身体缺陷,为了照顾家庭,丈夫邓成才只能就近打零工。来到扶贫车间工作之前,张大育在家守着仅有的几分土地,靠养猪、养牛及低保维持一家人生活,一年下来仅有两万多元收入,生活相当困难。
当了解到张大育家情况后,云南中润服饰有限公司在征得张大育同意后,为她专设了个清洁工岗位,2019年6月,张大育顺利进入了公司上班,每月工资2000元还包吃。
“现在在厂里上班真的好,工资还可以,又可以照顾家里的孩子,本职工作干完后,还能去厂里加班做点计件活,一个月下来又可以多几百元的收入。”谈及现在的工作,张大育十分满意。
2018年通过镇雄县委、政府招商引资,面对家乡众多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李俊决定把工厂迁到家乡,为家乡脱贫攻坚工作做份贡献。
几年前,干秋村23岁的贫困户舒超也和同龄人一样外出打工,不幸的是,正在上大学的姐姐身患重病,花费了大笔的医药费,这让原本贫困的舒超一家人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正当他走留两难时,云南中润服饰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的建立为舒超带来了新的希望,舒超顺利成为了扶贫车间的第一批工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并凭着自己的认真努力,成为了车间管理人员,每月工资有5000多元。
“我们来这里面上班,自己有很大的学习提升空间,也方便照顾小孩和处于恢复期的姐姐。”舒超说。
据该公司总经理李俊介绍,扶贫车间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建在家门口,就业方式灵活,按件计酬,对就业人员技术要求不高,通过边培训、边上岗方式,公司3个扶贫车间已带动535人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3人。
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镇雄实现群众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民生工作。然而,面对部分像张大育和舒超一样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镇雄县积极招商引资,整合县内用工需求并创办就业扶贫车间122个,解决了2.1万余名因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盛芳 通讯员 张清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