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扶贫的现实抒写与前景展望

 2020-04-16 08:54  来源:昭通新闻网

 

扶贫题材的长篇小说《普家河边》,是昭通青年作家杨恩智创作出版的首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对深度贫困地区乌蒙山区的扶贫工作给予了深度介绍和抒写,被列入中国作家协会2019年度重点扶持项目,作为云南省作家协会“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丛书”之一,2019年底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普家河边》这部小说是作家杨恩智对驻村扶贫工作经历的深度挖掘和提炼,在这部小说中作家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向读者呈现出了一幅21世纪初乌蒙山区贫困乡村在贫困阴影笼罩下的生活图景。在这幅图景里,性格鲜活的各类人群——村民、村组干部、县乡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以及市里的干部、省里的干部,还有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单位职工、公司职员、打工者……他们在一个叫普家河的村子里,围绕这个村的扶贫开发和脱贫出列任务以及未来发展,演绎了一幅惊心动魄、触动人心的生动画面。

小说以市科协派驻普家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德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为主线,普家河村的地域环境、风土人情、村情民意、民生疾苦、人文景象……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而渐次呈现出来。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没有回避当下农村生活的种种乱象,也没有回避乡村治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矛盾和弊病,而是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力求真实、客观、准确地把握这一现实。这种把握和呈现,并不是为了揭露或批判什么,而是为了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只有如此才能为现实生活的困境寻找可能的出路,为扶贫开发、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美好愿景的实现寻找可能的路径。可以这样说,《普家河边》这部小说,正是围绕“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思考问题”这样一个线索来构建故事的经脉和血肉的。

在这部小说中,普家河村的副支书违反村“三委”人员及其家属不能纳入贫困户的政策规定,将自己的儿子纳入贫困户并申请建房补助;本是集体松山被征用而得的补助款,因被列为危房改造补助的历史原因,导致绿竹林这个地方的一些群众既没有安全住房,又不能享受危房改造补助政策;村组干部明里暗里冒领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导致一些困难家庭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名无实;老实本分、自立自强因学、因病致贫的人家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不了国家扶贫政策,身强力壮却好吃懒做的人却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工作中的各种繁复表格、数据、档案的反复收集和填报,消耗了基层工作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普家河村的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用水缺乏,导致外来的媳妇因为没水洗澡而抛下自己深爱的丈夫和孩子改嫁他乡;村组公路保通质量不高,不通公路的村民小组给村里人的生产生活和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一些村民却不愿意为公路的扩建和硬化让出一个地角或者一棵杂树;农业产业发展滞后,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状态,经不起自然灾害的打击……

面对普家河村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德伟带领驻村扶贫队员,协同乡村干部逐一调查核实情况,形成报告往上级反映。为了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脱贫攻坚目标,驻村扶贫队员、乡村干部,千方百计想办法、各尽所能,通过各种途径协调争取项目资金,为普家河村解决了一个个实际问题。针对贫困户识别不精准的问题,组织召开村民评议会,准确宣讲传达有关政策,让村民讨论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剔除,符合条件的予以重新纳入;争取省林业部门的产业扶持,调整产业结构,在村里发展竹产业;协调争取县交通局支持,扩建和硬化村组公路;协调争取市水利局的支持,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想方设法动员辍学青少年返校读书,接受义务教育;动员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地方的村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入镇,从根本上改善生存环境……这个过程中,确确实实在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也都是让村民得实惠的事情,却面临着诸多麻烦和阻力。一些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一些村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村民故意刁难,一些村民“等、靠、要”……项目的实施、工作的推进,都在挑战和考验乡村干部和扶贫工作者的智慧。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运用灰色幽默和黑幽默相互融合的叙事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个做基层群众工作的生动有趣的场景。在这些生动有趣的场景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当下乡村社会衰落的种种镜像,比如一些村民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一些村民对生活的悲观绝望,一些村民对恶的麻木不仁和集体旁观,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在这些镜像里,我们也看到了扶贫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不仅是完成工作任务,在看似嬉笑怒骂、打诨插科和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扶贫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展示了扶贫工作者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也让我们看到扶贫工作者对农村底层民众的悲悯情怀。正是这样一种难能可贵的情怀,让故事中的人物有了灵魂附体,有了鲜活的性格,有了血肉和情义,也有了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使得小说的叙事节奏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故事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和饱满起来。

作为一部扶贫题材的长篇小说,《普家河边》的作者在扶贫第一现场见证了这项工作,而且亲力亲为地参与了这项工作,对扶贫政策、措施办法、方法步骤和目标任务的把握,都具有明显的客观真实性。对各级各部门的扶贫工作者、扶贫工作的参与者的工作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写实的真诚的关注,使这部小说彰显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小说的叙事语言和人物对话,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和浓烈的乡土气息,为故事的结构和延展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感和带入感。可以这样说,这部小说讲述的普家河村的扶贫工作,就是深度贫困地区乌蒙山区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是一部具有区域性特征的扶贫工作“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具有区域性和时代性的扶贫工作“历史教科书”。

当然,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录社会的历史,而是为了记录和发现事物在历史进程中被忽略和忽视了的一面,让事物呈现出本来的样貌,从而更好地面对历史、面对现在、面对未来。正如作者在《普家河边》中写到的那样,普家河村的扶贫工作仅仅是做了一些面上的事情——普家河村的水、电、路通了,村民有了安全住房,产业发展有了新途径,“两不愁三保障”有了根本性保障,但这只是解决物质贫困方面的问题。普家河村的村民缺乏公共意识,视野狭隘、目光短浅,各干各、各管各,对未来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打算,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持消极态度,缺乏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农村社会世风日下,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法律意识淡薄,道德约束日渐削弱……因此,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关键在扶志、关键在人,要让乡村“活”起来,让农民“活”起来,让乡村自身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作为普家河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德伟通过多方面走访和调查了解,广泛征求普家河村在外回乡过春节的各界人士的意见后,谋划在春节期间召开普家河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座谈会。这个座谈会预计有七八十人参加,邀请了普家河村所有的精英人士参加座谈会。包括普家河村在外面工作的机关工作人员、外出打工的有识之士、留在普家河村的能人代表、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村民小组长,还有市科协领导、县里的领导和乡上的领导。在这个座谈会上,要号召普家河村的人摒弃“等、靠、要”思想,树立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充分利用和发挥人脉等有利资源,形成推动普家河村发展进步的综合合力。这个座谈会的目的,是为了“将能动员的力量动员起来,让普家河的这些人形成一种共识,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能出力的出力,能出策的出策;该让娃娃读书的就狠命地让娃娃读书;能带动他人致富的,都用心用情地带动起来。”按照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德伟的想法,要把这个座谈会开成一个普家河村重新出发的座谈会,开成一个凝聚共识的座谈会,开成一个振作精神的座谈会,开成一个汇聚各方面资源形成发展合力的座谈会,开成一个描绘普家河村美好蓝图的座谈会。这个构想,触碰到制约农村发展进步的根本性问题,也就是村民自主发展意识薄弱和人才匮乏的问题。这个把从普家河村出去的各类人才动员起来,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出力,让乡土培植出来的人才为乡土所用的构想,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可能。

小说的结尾,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德伟带领一帮人谋划的这个座谈会,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际,因村里独居老人侯万发的突然失踪而不了了之,似乎暗示了重建乡村秩序、重振乡土精神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但是,作家是勘探者,一部小说不可能断言任何东西,而是探询和提出问题,探寻存在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长篇小说《普家河边》这个看似不了了之的结尾,却给普家河村的未来留下了更为广阔的展望空间。

作者:杜福全

审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李寿英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李寿英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