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国学者首次通过古DNA测序揭示 昭通“僰人”悬棺葬人群族属古代百越后裔一支

 2020-04-14 15:53  来源:昭通新闻网

龙马悬棺头骨复原图像。

近日,国际权威杂志《Cell(细胞)》子刊iScience,以《华南和泰国北部悬棺葬习俗的母系遗传视角研究》为题发表了我国首篇关于悬棺葬人群的古DNA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显示:昭通悬棺葬人群属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侗傣语系民族的先民,这标志着昭通“僰人”悬棺葬人群族属的古DNA研究获得重要突破。

丘北自称“僰人”的彝族。通讯员 吉学平 摄
丘北自称“僰人”的民族。通讯员 吉学平 摄

悬棺葬是我国南方一种古老而奇特的丧葬习俗,最早发现于大约距今3600年的福建武夷山地区,之后以人群迁徙和流动的方式在华南地区的福建、江西、四川、云南等地区传播。大约2000年前,该习俗传播到了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原住民群体中。绝对年代测定显示,悬棺葬习俗在中国大陆最晚的记录是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的悬棺葬(可能也包括相邻的四川珙县麻塘坝悬棺葬遗址),明代末期之后就不见踪迹,而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清代以后这种葬俗还在流行。

盐津县豆沙关悬棺葬遗址文物巡查。通讯员 刘宏 提供

盐津县豆沙关悬棺。通讯员 邝振宇 摄

“僰人”是已经消失的少数民族,悬棺葬在昭通当地一直被称为“僰人”悬棺。关于悬棺葬习俗的起源、人群源流、族群归属以及与现生人群的关系等,一直存在许多争议。体质人类学研究认为悬棺葬人群与侗傣语系人群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悬棺中随葬品分析的结果则显示南亚语系的孟高棉族群和苗瑶语系人群是悬棺葬习俗重要的实施者和传承者。

悬棺葬文化分布与扩散合成图。通讯员 张晓明 提供

瓦石悬棺内人头骨。通讯员 吉学平 提供

瓦石悬棺内部。通讯员 余腾松 提供

为了探讨这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宾团队古DNA实验室、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昭通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泰国艺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古DNA(aDNA)分析技术,对来自昭通市威信县、盐津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及泰国邦玛帕地区的人类遗骸样品开展了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

研究者发现昭通的悬棺葬人群母系遗传世系遗传多样性非常高,而泰国北部悬棺葬人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该结果符合悬棺葬习俗在中国南方起源并向南流传的观点。研究者将遗传学分析结果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等的证据相结合,推测悬棺葬习俗约在距今3600年前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百越族群中,他们是现今民族众多的侗傣语系族群的先祖。之后,悬棺葬习俗以大量人群迁徙和流动的方式,在华南地区广泛流传,然而大约在2000年前,非常少数的悬棺葬习俗传承者(G3a1世系人群)以文化同化的方式将该习俗大面积传播到了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原住民群体,并广为流传。

威信县瓦石悬棺遗迹。通讯员 余腾松 提供

此项研究结果显示:昭通悬棺葬人群属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侗傣语系民族的先民。

(记者 彭念敏 云南日报记者蔡侯友 沈迅)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彭念敏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彭念敏
标签 >> 历史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