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所有的“坚守”

 2020-04-02 17:13  来源:昭通新闻网

“全国累计确诊病例59885例……”

“上海专家:现在说新冠肺炎疫情的拐点到来还为时过早……”

……

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刷频,看新冠病毒的最新消息。武汉进入“封城”的第21天,患者确诊数每天都数以千计,河南成为了第四个确诊人数过千数的省份,我的家乡云南也确诊了155例新冠肺炎患者,每一条新闻背后都是沉重的叹息……

死亡人数每日都在增加,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与时间赛跑、和病毒抗争,义不容辞地奔赴疫情最前沿,用他们的身躯,筑起坚固的抗疫“长城”,是他们用坚守扛起责任与担当,成为最美“坚守者”。

致敬钟南山院士

“今天,钟南山院士又说了……”这是疫情发生后在网上看到最多的标题。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是“非典”战场的不倒旗帜。如今,新冠病毒来袭,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他的到来,不仅明确这种病是人传人,还毫无隐瞒地告诫大众:医护人员有感染,一定要做好防护。

84岁的老人,不但医术高超,更敢讲真话。病毒初期,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却毅然决然地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他每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用坚守岗位扛起责任。《人民日报》这样评价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

向您致敬,钟南山院士!

致敬白衣战士

疫情暴发后,全国20000多名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奔赴武汉。在这个本该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们或含泪辞别自己的亲人,或向家人隐瞒自己的援助行为,一封封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大年三十的夜晚,寒风凛冽,天空飘起了雨夹雪,可是上海机场依然灯火通明,因为那里集结了150名军医,他们将带着人民的期望飞往武汉援助抗击疫情。

资源匮乏,依然坚守到底。坚守武汉的医生为了节约医用物资,用上了成人纸尿裤,进入重症隔离区便不能上厕所,不能吃东西,累到虚脱也要坚持到脱下防护服,伸出手,伤痕累累;摘下护目镜和口罩,满脸痕迹。

疫情肆虐,抗击在疫情前沿的梁武东医生因感染病毒而去世,享年62岁;南京市中心医院防疫工作小组组长徐辉因长时间疲劳工作,倒在了抗击疫情的一线,享年51岁……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生的誓言!

向你们致敬,白衣天使!

致敬无名英雄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并没有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始终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坚守着、奉献着,他们是疫情阻击战中不可缺失的纽带。

致敬“火神山”“雷神山”的建造者们,你们狂飙10天10夜,在江北平地上完成了总用地328亩、建筑面积7.99万平方米的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近万名工人每天在工地上拿命在拼,为的就是能早日打赢这场生死仗。

致敬人民警察,是你们坚守在机场、收费站、车站等防疫岗位,冒着“被感染的第一梯队”的风险,用身躯筑就坚实的城墙,把病毒阻挡在墙外,保护着后方百姓的健康与平安。

致敬运输师傅,2月10日,满载60吨苹果、100吨马铃薯、100吨蔬菜、2.5吨红糖支援武汉的昭通车队出发了,他们不住宾馆、不进饭店,饿了就吃方便面和饼干,一路风尘,只为尽快把物资送到武汉。

湖北菜农,骑行40公里,从白天奔波到黑夜,只为给抗击疫情前线的医疗队送上新鲜的蔬菜。

疫情面前,中华儿女慷慨解囊,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或许只是捐献一包口罩、一套防护服、一桶水,或许是满车的粮食、瓜果,抑或是满飞机的医用物资。幕后的坚守,他们是抗击疫情中的信心力量。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作 者   王 露

审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杨杰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杨杰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