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3-26 16:00“我们终于坐在课堂里了!”
——昭通市民族中学毕业班复课见闻
3月25日,昭通市民族中学立心楼一楼高三174班教室,陈朝飞正和全班其他65名同学一起进行着开学后的第一次摸底测试,当天下午是测试的最后一科。
陈朝飞是来自彝良县荞山镇的彝族姑娘,自1月18日放假离校后,就一直在家。
面对高考和初升高考试的临近,昭通市民族中学高三、初三年级原本定于2月9号开学。孰知,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原本平常的假期变得不平常,学校开学时间也只能一延再延。2月初起,学生每日必须向班主任告知健康状况。
按照中央、省的疫情防控要求,3月11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明确了各阶段的开学时间。昭通市民族中学结合本校实际,及时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3月16日,当班主任田安金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出3月22日到校,3月23日正式上课的通知后,陈朝飞高兴得跳了起来。
“当时非常开心,大家都说,终于可以回到校园,见到老师和同学们了。”陈朝飞说。
3月22日,陈朝飞和同村同校的172班同学潘连爽拿着镇卫生院出具的健康证明,提着行李坐上了前往昭通的商务车。
“到校后,我们交了健康证明,门卫处先帮我们量体温,再把我们的行李全都消过毒,最后我们再用手机扫描学校入校二维码,通过了这4道程序才进入学校。”陈朝飞腼腆地笑着说。
“对于入校的学生,我们是必须经过“检、测、消、扫”4道程序才能进入学校。报名当天,有6名学生经测量体温异常,后面经几轮测量后,全都正常了。”副校长卢启贵说。
卢启贵介绍说,对于不能提供健康证明的学生,通过扫云南省健康二维码等方式在确保健康的情况下,也能入校。对于没有手机,不能扫码进入学校的学生我们则通过班主任扫码及学校门卫人脸识别系统等多种方式进行确认,并保存好相关资料。
陈朝飞说,进入学校后,无论是老师、宿管工作人员还是食堂工作人员都会提醒同学们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他人。教室和宿舍每天都会消毒,同学们每天都要量3次体温。在开学第一课上,班主任老师田安金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并对同学们进行了心理疏导,缓解因疫情导致的学习压力情绪。
进入学校后记者发现,教学楼、广场、走廊、清洁工具室,从校园里每一个细节中,能感受到全体教职员工在疫情防控中的心和情。
教学楼和宿舍卫生间里都张贴了七步洗手法,洗手台上还摆放了洗手液。来自威信县的苗族学生马廷军说,来到学校后感觉变化最大的就是食堂,以前打了饭,大家会挤在餐桌两边,面对面坐着,有说有笑。现在,食堂一体餐桌60厘米的桌面上多了一个约80厘米高的屏风。
“桌面屏风的安放,作用就是在就餐时,能有效隔开餐桌两侧就坐的学生,从而减少接触。”副校长卢启贵说。
面对全校1415名在校高三、初三学生,在一手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另一手也要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毕竟都是孩子,自律性差,为了能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确保下一步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24日、25日年级对学生进行了开学摸底测试。”副校长卢启贵说。
“疫情防控只是阶段性工作,而教育教学和民族文化建设是长期工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市的相关要求,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其他年级学生能够安全、有效、有序复课。”校长龚华东说。
昭通市民族中学一幢幢白墙青瓦的教学楼挺立在蓝天白云之下,瑞麟湖畔水波粼粼、绿意盎然,校园内少了昔日的喧嚣,却多了几分宁静。两个月后高考到来,陈朝飞将离开昭通市民族中学这个美丽的校园和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人生途中会多一份坦然。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盛芳 汪舒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