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纪检人·手记】山高水长情意浓

 2020-03-23 22:56  来源:云岭先锋

“路通了,车开进来啦!”人们放着鞭炮,奔走相告,山村沸腾了。

这是2016年春节前,永善县茂林镇新林村轱辘河的一个情景。时间虽然已过去了三年多,但在我脑海中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市纪委为我们修的路通了。”通车那一天,一位80多岁的老人高兴地对我说,“真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公路修到家门口,祖祖辈辈跋山涉水的历史结束了。”

2015年,在党中央吹响全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市纪委挂钩帮扶永善县茂林镇永安村、松林村、新林村。三个村中,最为困难的是新林村,72.5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布32个村民小组、散居着1395户58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745户3221人。在新林村的轱辘河沿岸,有6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300余户人家,只有2户修有水泥房,其余的都属于不安全住房。村里60岁以上的很多老人从未走出大山,连汽车都没有见过。

据当地人讲,几年前的一个夏天,一场洪水冲走了一位蹚水过河的小学生。乡亲们跟随其父母沿河寻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上学路上,幼小的生命被凶猛的洪水吞噬,每每讲起,无不倍感悲痛。

回到单位,我向市纪委书记陆维智汇报了挂钩帮扶村的情况。陆书记深有所思道:“还有这样的情况?”接着他又说,“路不通,群众脱贫就很难,我们首先得把路的问题解决掉!”随后,陆书记带着我们再次来到茂林镇,来到轱辘河。

河边社社长闻讯赶来,对此充满了期待,见到陆书记,他说:“陆书记,真没有想到,你翻山越岭、趟水过河,不辞辛苦,来到我们小山村,谢谢你了。”

陆书记对他说:“我了解到你们的情况,想到实地来调研一下。来到这里,看到你们的状况让我深感焦虑,路不通,怎么能脱贫,这么多年了,还有这样的状况,是我们没有做好工作,愧对了父老乡亲。你放心,明年我们一定把公路修到你们家门口。”

我们爬山涉水,往返20余次趟过轱辘河,才把6个组走了一遍。入户中,我们看到有的是家徒四壁、有的是房不能遮风避雨、有的是贫病交加,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比我们想象的还差、还困难。

2016年8月,在市纪委牵头协调下,通过争取国家帮扶项目和400余万元的帮扶资金,加上老百姓投工投劳积极参与,不久之后,一条4.5米宽、8.9公里长的乡村公路就修通了。

2016年的春节前夕,轱辘河岸,山笑,水笑,人欢笑。一条蜿蜒的金色大道展现在村民眼前,大家激动地将这条金色大道称之为梦想之路、希望之路、致富之路。

摩托骑进来了、汽车开进来了,扶贫物资送来了,老百姓的山货特产卖出去了,几代人的梦想实现了,人们口口相传:“共产党好,我们国家的扶贫政策真好啊!”

在随后的三年中,市纪委不断推进挂钩帮扶工作的力度。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三个扶贫村产业发展起来了,安全住房修好了,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老百姓彻底告别了过去的穷日子、苦日子。

便捷的交通、安全的房屋、整洁的环境,彻底改变了山庄面貌,农户们高兴地说:“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们不敢相信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老百姓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感激。

对党员干部来说,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是奋斗的使命,扎根扶贫一线,不管付出多少,都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来源:云岭先锋

作者:昭通市纪委监委  赖国春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永善 脱贫攻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