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3-12 15:39杨亚林到鲁甸调研脱贫攻坚要求
对每一棵苹果树都要实行网格化管理
阳春三月,乌蒙大地生机盎然。3月11日下午,市委书记杨亚林到鲁甸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实地查看卯家湾安置区工程扫尾、扶贫车间建设、老果园改造、蔬菜产业基地建设等情况。
卯家湾安置区高楼耸立,街道宽敞整洁,车辆来往穿梭。工人正在补种绿化带里的树苗、保洁员正在打扫卫生、老人在暖阳下聊天、孩童快乐地嬉戏……杨亚林走进安置区详细了解安置区的各项工作后说,易地扶贫搬迁既要实现硬件的跨越,还要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的根本性改变。他将几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称为易地扶贫搬迁“三步曲”:第一步,在各级各部门、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安置房建设进入收尾阶段;第二步,产业培育、劳动力就业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第三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在继续大力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的同时,要着力强化社会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等各项工作,展现安置区崭新的环境、崭新的精神风貌。
老果园升级改造情况怎么样?怎样才能让更多老百姓得到实惠……杨亚林先后到了桃源乡箐门村、文屏镇岩洞村,实地查看了老果园改造情况。岩洞村村民马玉绍是当地的苹果种植大户,经过技术人员指导,将老果园进行了改造,并且管理得特别好。走进果园,一茬茬果树整齐排列、修剪有型,整园的苹果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悄然绽放,好不喜人。
“农村经济就是能人经济。”详细听取改造措施、管理经验、管理模式等相关情况介绍后,杨亚林强调,要加大老果园提质增效改造力度,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落实技术辅导员机制,实行技术承包,确保技术指导全覆盖,助推昭通苹果产业质量的提升、品牌的维护;以高度组织化为根本,按照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实施网格化管理,落到每一个地块、每一棵果树,确保所有老果园全覆盖,不漏一片、不漏一棵,不让一棵苹果树游离在管护体制之外。要顺势而为,扶持能人、培养能人,带动更多群众发展致富,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调研期间,杨亚林还查看了卯家湾安置区扶贫车间、恒大集团援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千顷池湿地规划等情况。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朝禹一同调研。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单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