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0-03-11 16:043月8日是星期天,上午汪小峰回到办公室,准备会议室、采访资料和相机,因为一会昭通广播电视台要来这里采访,了解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情况。这也正印证了在昭通党员干部中流传的一句话:“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汪小峰是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中山派驻昭通)成员。2019年1月,她主动报名参加中山市对口帮扶昭通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将8岁儿子的学习生活安排好后,收起行囊奔赴千里之外的乌蒙山区,来到国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启自我锤炼的3年扶贫路。
2019年,她参与策划和组织了“博爱中山情系昭通——百个爱心家庭牵手百名留守儿童”爱心助学之旅活动,为乌蒙山区留守儿童送去了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助学金以及温暖的“妈妈拥抱”,她还捐助了1800元的助学金给一名学生;参与组织了中山专业技术人才支援昭通的扶贫扶志工作,促进当地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地提升。她到对口帮扶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业园区、就业扶贫车间、爱心公益超市、水果种植基地、养殖场,收集扶贫项目信息资料,撰写调研分析报告,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她从初来乍到的一上盘山路就会耳鸣胸闷、晕车作呕,到后来可以在“跳动”的越野车上不受影响地修改文稿,她用自己的方式观察着、记录着、参与着这场扶贫协作攻坚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于2月18日返回岗位,积极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中。她积极协调中山派驻昭通的支医专家发挥专长,组织拍摄“梁陈健肺七步操”教学视频,并制作成微信公众号新闻链接,发动两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帮助患者康复身体、居家人员自我保健,以缓解心理压力和增强抗疫、抗病的信心。面对疫情防控下的最长寒假,她向中山支教教师了解直播教学的经验做法,详细梳理工作流程并编辑成图文信息推送给支教人员学习借鉴,同时借助昭通媒体的力量在全市范围进行宣传推广,助推贫困学子“停课不停学”。此外,她还联系大关县上高桥乡一所学校,“助养”了一名少数民族儿童,资助其购买学习资料及智能手机开展网络学习,并决定一直资助到这名儿童完成大学学业。
相机、录音笔、电脑、笔记本是汪小峰必备的“四件套”。她用手中的笔头和镜头作为武器,投身战“疫”和战“贫”两个战场。在疫情防控期不能外出的情况下,她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详细了解情况,收集爱心企业家、抗疫一线的挂职干部的感人故事,宣传发动更多爱心企业和人士帮助昭通筹措防疫物资。
当疫情阻击战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后,2月23日和29日,她分别到大关县的乡(镇)、县客运站等地采写劳务输出工作。2月25日23时,她赶到昭通火车站采写报道开往中山的首次复工专列情况。几次采访报道都需要到上千人的场所,她做好防护措施到场之后便钻进人群进行面对面采访交流。
中山第一个返岗的扶贫干部、第一个冲锋到一线的支医医生、第一批运抵的爱心防疫物资、第一个转产复工生产口罩的扶贫车间、第一批返岗复工的昭通老乡在中山的生活工作情况......她用一幅幅画面、一个个视频和一段段故事,宣传两地复工复产的惠民政策,推送中山优质企业的招聘岗位,记录返岗群众搭乘免费专车专列的激动时刻。她跟踪报道返岗人员在中山的工作生活情况,协调昭通日报社、微昭通等多家主流媒体向昭通老乡宣传中山城市形象、企业用工环境等,为两地深化劳务协作和加快复工复产加油、鼓劲。
汪小峰在短短的20天时间里共推送了20多篇宣传报道,讲述了中山和昭通同心协力的感人故事。其中多篇稿件被”中国扶贫”“广东省扶贫办”“云南扶贫热线”等微信公众号以及多家主流媒体转载刊用,为助力昭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大决战”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汪小峰说:“我将继续用自己的笔头和镜头,礼赞逆行者、当好记录员,认真讲好金沙江畔、乌蒙山上,中山、昭通两市东西扶贫协作协共担风雨战“疫”、战“贫”的生动故事,汇聚越来越多扶贫协作的正能量,为助力昭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绵薄之力。”